愛伊米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

長大後世界就沒童話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

我寧願永遠都笨又傻

我不想我不想不想長大

長大後我就會失去他

這首曾傳遍大街小巷的歌曲,唱出了我們很多人的心聲,沒有誰想要長大,但這是我們成年後的想法。

小孩子看著大人挺好,就希望長大,長大才發現一切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樣。

真的是,兒時不懂少年的好,讀懂已是夢中人,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不願長大。

“他們長大了,就再也飛不起來了”,讓人印象異常地深刻。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長不大的孩子,彼得·潘,就是一個會飛的長不大的男孩。

但其實,彼得不僅長不大,他也不想長大,可是我們又何嘗想長大呢?

長大的世界,比那些藏著怪獸、海盜的神秘森林,更加可怕

而彼得,又何嘗不是我們內心深處那個長不大的自己。

我們想要一直有媽媽的照顧,想一直不長大,可總是事與願違,並不是因為人為,而是自然規律就這樣。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彼得是一個會飛的孩子,穿著樹葉做成的衣服,手裡總會有讓人飛起來的仙塵,在一直“找媽媽”。

在《彼得·潘》描繪的無憂無慮的永無島上,男孩子們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可以勇敢地與野獸搏鬥,可他們還是需要一位媽媽的照顧。

達利家有三個孩子,孩子們喜歡做夢。他們總會夢見一個會飛的小孩子叫彼得·潘,也會夢見一個叫做永無鄉的地方。在永無鄉,有印第安人,有兇惡的海盜。三個孩子腦海中的永無鄉都是不一樣的,拼在一起就是整個奇幻的永無鄉。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於是,有一天趁達利夫妻不在,彼得·潘來到了達利家。彼得·潘喜歡聽溫迪的故事,渴望給永無島的孩子們找一個母親,就帶著溫迪和三個孩子飛去了永無島。

他們住在了永無島地下的家裡,每一個人擁有一棵跟自己很搭配的樹,幫助他們通往地下的家。

在永無島還有其他的男孩子,他們在那裡過著傳奇般的生活、成年人為了逃避現實構建永恆夢境,在永恆夢境裡,孩子卻在模仿成年人生活)、和海盜戰鬥、搭救印第安公主等。在那裡,溫迪是他們的媽媽。

島上的男孩們在彼得的帶領下和兇惡的海盜胡克船長鬥智鬥勇,戰勝了胡克。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之後,溫迪和別的男孩都回歸了家庭,也漸漸長大生兒育女。只有永遠長不大的彼得·潘還繼續在童話的世界“永無鄉”裡漂泊,給一代代孩子帶去驚險和美麗的童年體驗。

彼得為永無島的孩子找媽媽,給孩子們帶去驚險和美麗的童年,這些和他自己連不開關係。

彼得,他勇敢、無畏、調皮、隨心所欲、英雄主義,而他也想要有一個媽媽,但是,卻不大會主動去索取情感。

我們都需要媽媽,彼得也一樣,他總會提到自己的媽媽,並會誇耀她。但他永遠不想飛離永無島回到媽媽身邊,因為他說自己曾在媽媽窗前飛過好幾次,那扇窗卻一直鎖著,從未向他敞開,而原來他睡的床上,躺著另一個小男孩。

可即便彼得的心裡對媽媽有些恨,恨媽媽拋棄自己,但他依然愛著媽媽,並且非常想要擁有媽媽。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我愛讀經典:彼得·潘(世界文學大師傳世經典,哈利波特道具設計團隊MinaLima傾力打造)浪花朵朵

¥

186。1

領券

減10

京東

月銷60

購買

每個人生來就有媽媽,也渴望一直有媽媽的照顧。媽媽對孩子來說,是沒有誰可以代替的。

彼得如願一直沒有長大,但我們每個人都必須長大、只能長大。

就像溫迪,她回到了家,一年又一年,長大成人,結婚成家。

可是為什麼我們不想長大呢,只有長大的人才知道大人的世界裡充滿酸澀、壓力、苦楚。

就像達利先生一樣,他為生計所迫,為了金錢而斤斤計較。達利夫人每次懷孕,他都會和夫人算算賬,犯愁養活不了生下的孩子。

但是,他依然很愛孩子,孩子們丟失之後,他自己住在狗舍裡不肯離開,這條新聞還上了當地的報紙。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長大,是一件令人驕傲,可又令人心酸的事情。

溫迪抱歉地對彼得說:“我不能去,我忘了怎麼飛了 。”

“啊,彼得,別在我身上浪費仙塵了。”

溫迪不得不告訴他,“我老了,彼得。我已經二十好幾了,早就長大成人了。”

彼得問“你答應過我你不長大的!”

溫迪回答:“我沒有辦法不長大。我是一個結了婚的女人,彼得。”

溫迪清楚地知道彼得,可自己又沒有辦法。溫迪的女兒再次陪伴彼得,女兒的女兒陪彼得·······這大概就是人生的遺憾,然後週而復始。

“為什麼人長大就會忘了怎麼非?”

“因為他們不再是快活的,天真的,沒心沒肺的。只有快活的,天真的,沒心沒肺的人才能飛。”

在這個故事裡,我們一直有一個疑惑,為什麼彼得·潘不會長大?他為什麼要讓溫迪去永無鄉?永無鄉為什麼有那麼多的孩子?

其實,這就是貫穿故事的一條暗線,父母和孩子的親情。

彼得不願長大也永遠長不大,這背後的真相是他離開家後,有一次想回歸家庭,飛回家卻看見自家的窗關著,媽媽早已遺忘了自己,對著其他孩子歡笑。

彼得對對媽媽的求而不得,讓他一再地重複,看似是為找不家的孩子找媽媽送溫暖,根本是為內心的小孩尋找媽媽。

希望我們的媽媽,以及每一個做媽媽的人,永遠為孩子敞開那扇窗戶,讓孩子歸來有宿。

人總要長大,這很不幸,但人類是有希望的。不捨童年,但童年是永不逝去的。

這大概就是詹姆斯·馬修·巴里在《我愛讀經典:彼得·潘》裡最想表達的。

兒時不懂少年好,讀懂已是成年人,其實我們和小飛俠一樣不想長大

我愛讀經典:叢林故事+彼得·潘 世界文學大師傳世經典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傳世之作

¥

185。12

領券

減10

京東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