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每一次清空和捨棄都會更瞭解自己

大號保持純粹,小號與你分享日常

飯飯的第 151

/365

篇原創更新

剛做了一件事情,把微信讀書中的所有書籍選中,然後刪除。

這些書是我這1年來一本一本親手新增的,讀完的沒讀完的都有,還有在讀的,全部刪掉了。

每一次清空和捨棄都會更瞭解自己

之所以敢這麼做,是因為我相信,真的需要這本書,我肯定會回憶起書名並且把它重新找回來。

如果想不起來,也自然沒有保留的必要,反正存著也從來不會開啟閱讀。

感謝這個時代的便捷,可以讓我這麼輕鬆的完成捨棄練習,尤其是

這種徹底的清零式的捨棄,會有種洗淨鉛華的感覺。

實體書就不敢這麼做。

之所以想清零,是因為我發現微信讀書的書架上,又充滿了各種並不是我真的想讀,只是因為聽播客、聽朋友、這本書很有名、看到書名覺得是我要讀的書……這些外界影響讓我覺得我要讀的書,事實上基本都沒有讀下去。

之前的文章說過,我這段時間一直在踐行”以我為主“的閱讀方式,判斷一本書要不要閱讀唯一理由就是我主動想要讀下去。

一旦覺察到我其實沒有想讀,只是因為別人說這本書好才讀,然後還開始拖延(

拖延就是最清晰的訊號,在告訴你,你並不喜歡做這件事情)

,就會放棄閱讀。

筆記大搬家,一口氣刪掉300篇辛苦積累的筆記丨知識極簡

當然,這只是一個閱讀階段,我在透過這種方式充分培養閱讀樂趣、發現自己獨特的閱讀路徑。並不是說要捨棄經典閱讀、啃大部頭式的閱讀,這些更傳統有效的閱讀方式,會在自己的閱讀素養足夠之後再開始。

說回「清零」書籍這件事。

全部清空之後,我首先感覺到的是輕鬆。雖然之前50多本書都存在一個手機App裡,但它在精神上給我帶來的壓力還是實打實的50多本書。

然後,我開始感到興奮。

嗯,會饒有興趣的開始思考,我現在一本書都沒有了,我想要讀一本怎樣的書呢?各種有趣的想法產生。然後興致高昂地開始閱讀起一本書。

當然,這種效果只能持續一條段時間,這次能持續多久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

每次清零都讓我更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

所以,基本上我會按年、按季度的定期進行清零整理,每次清零整理過後都會有種卸下包袱和枷鎖的感覺,整個人會變得更清晰有活力。

寫在最後:

”瞭解那個真實獨特的自己,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想明白的最重要的一個命題。

每一次清空和捨棄都會更瞭解自己

《真探》

這個問題沒有弄清楚,我們根本無法面對潑天的資訊洪流。

每一次手機推送、每一次開啟朋友圈、每一次網路資訊的閱讀,都在展示別人的生活,這些資訊在不斷衝擊你的價值觀、動搖你的信念。

如果我們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發自內心想要做什麼。這些問題我們沒有清晰的答案,面對這麼多外界的衝擊,我們很容易陷入間歇性的自我懷疑、又或者被別人的生活影響活成別人的樣子。

我們的思維很容易被外界資訊”植入“和”洗腦“,很容易陷入自我欺騙還不自知。

但身體的感受感覺不會欺騙我們,他們永遠是最真實的,但我們很容易忽視這份感受或者不相信感受而相信外界的那些道理。

每一次清零,都是在撥開這些外在資訊的影響,只剩下自己最真實的感覺。

不只是微信讀書,我的喜愛歌單也經常會清零。

不過我經常不記歌名,所以不敢全刪了,而是會導到一個叫音樂庫的資料夾歸檔。然後刪掉「我喜歡的」資料夾下面所有的音樂。

然後去大量的聽新的音樂,一旦遇到特別有感覺的,就會點上小紅心,果斷時間繼續這個迴圈。最終建立起我自己的歌單,而不是收藏一大堆別人的歌單。

每年搬一次家也是,這些都是清零的好辦法。

必須是在事實上進行清零,而不是頭腦中想象這也不能缺那也不能少。

徹底的清零對於認識自己、聽從感受的聲音非常有幫助。

每一次清空和捨棄都會更瞭解自己

每一次清空和捨棄都會更瞭解自己

每一次清空和捨棄都會更瞭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