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真正的分手,不是糾纏不休,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遠”

導語:

見過太多的小情侶吵吵鬧鬧、快意恩仇,在站臺上旁若無人的親密,馬路邊的哭哭啼啼,奶茶打翻了還能撿起來再追上去。不得不讓人感嘆:小孩子的才叫愛情,大人的只能叫過日子。

“我搬過家了,有空了隨時來找我玩。”滿姐給我發的訊息裡盡是輕描淡寫,幾乎連個多餘的標點也沒有。而只有我知道,滿姐和她畢業後同居了七年的男朋友從鬧分手到正式搬離住處,僅僅也就用了四天的時間,和平分手,連一條廣而告之的朋友圈也懶得釋出。

雖心疼滿姐漫漫十年的戀愛之路,卻也欽佩她的敢愛敢恨和灑脫。沒有結果的互相消耗,再多的時間也是徒勞,只會更添幾多遺憾。再華美的諾言和再甜蜜的昨天,如果只能作為回憶來消遣的話,那終究不過是鏡花水月過眼煙雲。

“沒有什麼好說的,都是些老生常談的事了。他是個不錯的人,不過可能不屬於我吧。總之,我祝他好。”滿姐也未必真如她自己所想的那般灑脫,或許旁觀者總是不清楚,又或許人總會後知後覺。

一拍兩散各生歡喜的說辭是否能如願我們尚不可知,可偌大的城市裡,南南北北、人流往去,他們大概是不會再有什麼交集。

不聞不問,然後不知不想,從陌生到熟悉,經歷往昔,不糾不纏,又回到最熟悉的陌生人裡去。

真正的分手,不是糾纏不休,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遠”

1.捨得,是成長的代價。

每個人都會懷念少年時候的鮮活,恣意張揚,對一個人的予舍予得,對一件事的患得患失。當我們回眸時,我們會感慨任性,感謝彼時的熱情和執著,想到事事但求周全的自己,又不禁一笑了之。

像所有相愛的人一樣,我們希望最初的熱情和愛意是那麼的飽滿,我們從一而終,希望和對方白頭偕老,希望紅塵作伴、天荒地老。

“吾生也有涯”,人最大的矛盾便是行知之間的矛盾,最大的痛苦便是自己天馬行空思緒萬千,而有限的生命裡自己所能及的又僅是寥寥。所想的事情並不能事事如願,所做的事情並不能事事成功,所愛的人也未必能比翼連枝舉案齊眉。

這時候,是選遠方的一簇夢,還是選眼前的一盞茶,是痴痴地等晴明的太陽,還是接過那把雨巷裡的傘,都變成了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感情的事情更多的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莫問情緣空自恨,強求更添愁滿懷。

真正的分手,不是糾纏不休,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遠”

2.大哀莫過於心死。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雪崩時,也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情侶之間有從天而降的歡喜,卻很少有突如其來的疏離。矛盾的爆發常常來自於長年累月的積累,來自於細微末節的變化。

一件事情的偶然無法觸動我們的時候,剩下能擊中我們的就只有它的本質了——反反覆覆的背後的本質,一而再再而三的背後的本質,不明所以、無動於衷的背後的本質,勇於認錯、死不悔改背後的本質。

世上最經受不起的事情便是消磨,熱情、耐心、歡喜、時時在意,沒有什麼是經得起時間的消磨的。

俗話說“話說三遍淡如水”,如果兩個人是因為溝通的問題而不能繼續交流下去,往往重點早已不在於交流,不在於交流的方式、態度、頻率,而在於問題本身。

真正的分手,不是糾纏不休,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遠”

3.體面,是成年人的最後一道防線。

默不作聲的疏離,常常短時間內也有自己的困擾。紛擾退去之後,成年人往往更多的只是想有一份留白,給自己,也給對方。某一方的不強求某種程度上是弱勢的一種體現,體面是自己唯一可以留住的東西。

無謂的強求多半也是徒勞的,在明知結果的情況下索性放過對方,也放過自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領導、下屬、子女、導師、合作伙伴等等,成長的每一天都會面對越來越多的社會身份紛至沓來,我們註定無法只為自己一個人而活著,也註定無法只為了伴侶眼中最理想的另一半這個角色而獨善其身。

這份體面的背後,是常人想不到的脆弱。這份體面如同冬日裡一張覆著雪花的窗戶紙,乍看著晶瑩透亮炫彩奪目,其實只要拿手指輕輕一戳,它便就破了。

窗外面,是無休無止的冷冽的寒風。很多人維持這份體面已經尚且不易,哪裡還敢糾纏不休,事事強求。

真正的分手,不是糾纏不休,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遠”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時間多,誰的時間都彷彿無窮無盡用不完,心思也多。常常偷偷地去探究別人的點滴,認識的不認識的,玩得好的鬧矛盾的,自己喜歡的姑娘是朋友的情敵。

閒時會關心身邊人的打扮夠不夠漂亮,思忖別人的拒絕是不是欲拒還迎,自己的一頓操作夠不夠義薄雲天,準備一次約會是不是用心良苦。

現在沒人關心那些繾綣了,事實遠比其他重要。分開是分開,拒絕是拒絕,問候是問候,再相見是再相見。

真正的分手,不是糾纏不休,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