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她可真像個男的”

今日,突然想去爬山,我母親就拉著我一塊去了。

爬完下山,正在長椅上休息時,遇見了我的二嬸和她的姐姐。

“她可真像個男的”

我們簡單地相互打了個招呼,沒等她們走遠,母親悄悄用手拉了拉我的衣服:快看,你二嬸的姐姐,就是我們這兒還算有名的女企業家。

我只在老家聚會時看到二嬸一家四口,從沒見過二嬸的姊妹。一聽是有名的女企業家,我頓時有了興趣,仔細觀察了起來。

這位女企業家,頂著一頭乾淨利落的短髮,脖子上戴著一串細細的項鍊,此外,似乎並沒有其他多餘的裝飾。因為是和我二嬸出來爬山,她並沒有穿得很正式,只是一身休閒的運動裝,配上普通的運動鞋,整個人顯得很精神。

由於是背影,我所能獲得的資訊相當有限。

這時,我面前突然出現了幾個揹著袋子的老人家,我二嬸和那位企業家本要再往高處去,看見了他們,都暫時停下了腳步,一邊交流著什麼。

突然,企業家問其中的一位老人家:“老人家,你們這是要做茶油的油茶籽麼?”

我們這邊很多地方都有食用茶油的習慣,本地產的茶油,那更是稀罕,也備受推崇。

“她可真像個男的”

老人家一邊忙著裝袋,一邊回答:“是的呀,我們幾個總是自己採來這油茶籽,自個兒榨出茶油。”

“都是自家吃吶,不賣的嘞!”

企業家和老人們閒聊了起來,說這茶油可是好東西,她說,自己家有個親戚,天天堅持吃茶油,身體好著呢。

老人聽著也樂呵,手上忙著整理油茶籽的活沒停,嘴上也沒停下來,應和著:“對吶!茶油確實是好東西!”

“她可真像個男的”

後來,他們又聊了一陣,我在旁邊聽著,知道了老人們是如何運輸這油茶籽的——三人一同採摘,其中的大爺有一輛摩托車,兩個大袋子,底下放一個,車尾綁一個,就不愁運下去了。

趁這個工夫,我仔細端詳著她的面容,說實話,乍一眼,我並不覺得這位企業家和我二嬸有多麼相像——可能是因為她們一個是長髮,一個是短髮吧。

但是我多看幾眼,確實發現了眉眼之間的那些痕跡,足以證明這兩人的血親關係。要說有什麼不同,那便是我二嬸的臉更瘦削一些,眼睛也更大,而企業家的臉帶著些許肉感,算不上肥胖,給人一種堅毅的感覺,眼神也不易捉摸。

待兩人遠去,母親對我感慨:“她可真像個男的!”

我沒有說話。

因為我認為“像男的”這句話很奇怪。

我不覺得“像男的”是對女性的一種讚美,雖然我母親的本意應該是讚賞著的,說這位女企業家剛毅、堅強、果斷,她還讓我觀察著呢!

不過,女性就不能有這些品格麼?

無論是男是女,都是人;無論男權女權,都是人權。男女不過是一種分類,卻常常被我們打上一些不必要的標籤,形成了刻板印象,甚至超越了刻板印象,流露出尊卑之感。

“像男的”、“像女的”、“女漢子”、“娘娘腔”這些詞兒,同樣很怪!

更怪的是,“女漢子”在不同語境下還有夸人和罵人之分,“娘娘腔”一出,誰都知道這是在損人!

社會對男性有期待,對女性也有期待,這個期待和男女各自的特徵畢竟是不同的。

你可以不接受男性表現出女性的特徵、或者女性表現出男性的特徵,但你不能因此損人。既然不愛,何必傷害?

退一萬步說,就算你在損人,又何必以對應的性別來損人呢?難道誰又比誰高貴?

這是令我感到不解的地方。

歧視難除,偏見難消。願我們都能更好地包容這個世界,也讓世界更好地包容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