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排雲詩集之三十二:匆匆俗務真堪笑

排雲詩集之三十二:匆匆俗務真堪笑

本篇所錄為光緒十九年癸巳(1893)條目下諸詩。四十七歲的王廷贊開始了他的官宦生涯。

奉檄守提龍安等處地丁津捐,宿新都縣

監門投刺報開程,奉檄龍安督解徵。

丞相祠前趨俯軾

[1]

,狀元坊畔晚停旌

[2]

宗功究憾三分定,國統徒勞一哭爭。

惆悵古今多少事,夜來旅夢未能清。

注:

[1]

丞相祠前趨俯軾:句下原注“武侯祠在北門外道旁”。

[2]

狀元坊畔晚停旌:句下原注“新都乃楊升庵故里,狀元坊尚存”。楊慎,字用修,初號月溪、升庵,又號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 、金馬碧雞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區)人,祖籍廬陵。明代文學家、學者、官員,明代三才子之首,東閣大學士楊廷和之子。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年)狀元及第。

排雲詩集之三十二:匆匆俗務真堪笑

綿州界書所見

南辭德陽城,北入綿州界。

農人插秧忙,田水瀹

[1]

萬派。

翻江上山腰,戽車

[2]

制可愛。

他年歸泗濱,擬向行裝載。

依式造千輪,倡眾事灌溉。

磽确

[3]

化膏腴,梓桑或永賴。

注:

[1]

瀹(yuè):疏通。

[2]

戽(hù)車:水車。

[3]

磽(qiāo)確:指土地堅硬瘠薄。

彰明小住,旅館寂寥,遣僕詣高鶴君明府借縣誌,答無是書,而以其先大父青書太守《宦遊紀略》與張文端公《聰訓齋語》見貽,書此志謝

欲借一編破旅愁,翻承雙冊賜琳球

[1]

家型賢相傳聰訓,治譜神君紀宦遊。

化洽只全民物性,慶餘遠為子孫謀。

居然與塊堪相擬,拜受弗辭學晉侯。

注:

[1]

琳球:

亦作‘琳璆’。 指美玉。 玉器撞擊聲。 比喻優秀人物或優美文辭。

中壩

巨鎮推中壩,交衢百貨陳。

菁華收蜀產,負販雜番人。

賽會笙歌沸,開張匾對新。

笑看釐局內,官亦祀財神。

平武

邊陲首縣隸龍安,入境彌嗟蜀道難。

峭壁側行輿恐墜,緣溪暴漲路全漫。

往來渾欲人蹤滅,參謁偏逢禮數寬

[1]

吾羨陳君兼仕隱,桃花源裡作仙官。

注:

[1]

參謁偏逢禮數寬:句下原注“時太守久駐江油”。

自江油赴石泉道中

微行一線夾秧畦,咫尺旋東復轉西。

雨氣融泥防足滑,雲陰掩日悵心迷。

群山漸入深如甕,危磴屢攀矗似梯。

傍晚且投人處宿,炊煙幾縷瓦簷低。

石泉縣

青蓋淩風指石泉,入疆屈曲萬峰穿。

禹鄉自昔祥長髮,羌俗於今陋未捐。

薄有課銀徵瘠土,但從包穀祝豐年。

窮巖也要資臨控,斗大孤城俯壑懸。

香水北渡石泉江

山束江奔激盪多,驚濤駭浪帶盤渦。

上游牽纜舟斜放,斷岸搭篙渡己過。

色漾渾渾如米沉,聲宣滾滾似湯鍋。

不知昔未經疏鑿,此地懷襄更若何。

曉髮香水,經永安廠至安縣

香水朝辭赴永安,沿溪景入畫圖看。

煙雲繚繞輿爭捧,竹木橫斜路欲攔。

遠岫螺浮藏梵宇,長堤虹亙障江灘。

匆匆俗務真堪笑,又向山城謁縣官。

川北紀遊,用李申夫方伯《泊龍陽湖濱》韻

連峰極嵯峨,奔流少瀲灩。

蜀道航且梯,潼洛通綿劍。

我奉方伯檄,丁捐提餘欠。

日日涉危途,常防落坑塹。

上時如登天,下時如臨窆

[1]

險固心戰兢,奇偏目飽饜

[2]

名刺投官衙,行旌駐旅店。

隨寓居皆安,肆筵坐屢僭。

賢令李江油,慕我科名豔。

聲價重品題,眉宇增光焰。

夫馬稅他邦,程儀饋豐贍。

漸欣公事畢,遠動私家念。

民本樂輸將,臣終慚聚斂。

撫字與催科,兩善孰能兼。

歸路詩盈囊,何足呈壇坫

[3]

聊以紀遊蹤,得向喜沾沾。

江山迎復送,回頭看不厭。

薏珠

[4]

諒無疑,琴鶴還自砭。

數盞滌塵襟,茶瀹

[5]

蒙山醉。

注:

[1]

窆(biǎn):墳、墓穴。

[2]

饜(yàn):吃飽;滿足。

[3]

壇坫(diàn):指文人集會或集會之所,引申指文壇。

[4]

薏珠:即“薏苡明珠”,原指把薏苡的果實當成了明珠。後比喻蒙受不白之冤,或歪曲事實,構陷他人,也作“薏苡之謗”。

[5]

瀹(yuè):煮。

唐太宗

太原公子裼裘來,創業終嫌是霸才。

未免天倫先有愧,那知家法後堪哀。

佳兒佳婦徒虛語,阿弟阿兄總禍胎。

尤恨晉陽初定策,蔑君陷父亂喘開。

鹽龍

得來神物自南陲,玉筋銀盤好飼之。

尺許自藏調鼎用,尋常誰識作霖姿。

形成煉水休名虎,頷結明珠恰似驪。

救世何辭供藥餌,晶瑩鱗甲日紛披。

國蝸角

一角江山建國基,紛紛蠻觸互爭馳。

涎痕域外環瀛海,抵隙

[1]

宅中列殿墀。

界闢雙尖圖縮地,封傳千古篆留碑。

何當壁上觀交鬥,蟻陣遙鉤任指麾。

注:

[1]

抵隙:指抨擊缺點。

哭於樹滋兄

[1]

到川才幾日,抱病竟多時。

慟悔輕遊宦,悲傷亂用醫。

死生情立見,造化意難知。

何事人播弄,登場頓至斯。

孤寡空銜恤,知交遍告哀。

眾擎歸裡籍,獨送哭江涯。

淚灑隨流去,神傷結伴來。

遙知鄉父老,倍我惜君才。

注:

[1]

於樹滋:於相德,字樹滋,泗東北亮莊村人。與王廷贊壬辰(1892年)同科進士,同發四川。據其子於縉臣記載“是年十一月稟到,屢蒙上憲委派。次年正月,委派錦江書院閱卷,在事遇疾,二月初五日戌時卒於官寓,年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