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心理機制上看,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之間的聯絡

目前教育戰線上出現了一派新氣象,廣大教師認真教課,多數學生勤學苦練,這是極為可喜的。但是,有的教師片面認為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得“加班加點”,於是,任意增加課時,大量補充材料,追求“大運動量”的練習和作業,搞“題海戰術”。

不少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急於求成,恨鐵不成鋼,發現孩子學習成績稍有下降,就大加申斥,使得孩子精神緊張,壓力很大;還有的家長給孩子佈置大量額外作業,星期天也不讓休息,弄得孩子應接不暇,疲憊不堪。結果,“欲速則不達”,學習效率反而下降了。

這是由於疲勞的緣故。那麼什麼是疲勞?為什麼會產生疲勞?如何測定疲勞?怎樣防止疲勞呢?下面分別講講這些問題。

什麼是疲勞?

首先,疲勞是人們連續工作以後,工作效率下降的一種狀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可以觀察到這種現象,人們在進行了長時間、高度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後,思維的速度和靈活性下降,許多在不疲勞的情況下能解決的問題,這時就解決不了,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學習疲勞”或“工作疲勞”。

學習疲勞可以表現在生理方面,也可以表現在心理方面。疲勞時,生理上表現為感覺遲鈍,動作不協調、不準確,肌肉痙攣、麻木等。

從心理機制上看,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之間的聯絡

而心理上常表現為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維遲緩,反應速度降低,尤其突出的是情緒的躁動、憂慮、厭煩、怠倦,感到無聊等。

由疲勞引起的這種心理和生理反應,既有聯絡又有區別。

在談到二者之間的區別時,有的心理學家稱疲勞在生理上的反應是為工作所倦,是不能,即幹不了;而稱疲勞在心理上的反應是倦於工作,即不想幹了。

疲勞在生理上的反應往往是明顯的,容易用客觀方法測定;而疲勞在心理上的反應則是不明顯的。要解除疲勞在生理上的反應一般需要休息,而要消除和減少疲勞在心理上的反應,則要靠改變態度、激發動機、增加興趣等方法。疲勞所造成的心理反應和生理反應之間又有密切的關係。由於疲勞所造成的輕微生理反應,可以透過意志的努力來克服;而極度生理疲勞不但降低直接參與活動的運動器官的效率,而且首先影響到大腦心理活動的工作效率。如:大量的抄寫作業,不但使兒童手臂痙攣,而且使兒童昏昏欲睡。血戰數日的戰士從前線回來,可因極度疲勞而一邊走路一邊睡覺,說明極度疲勞的生理反應使心理活動的能力減弱或喪失。

相反,疲勞的心理反應也可以減少生理活動的能力。如憂慮和厭煩有害於身體,也使工作效率降低。從學習疲勞的程度不同又可以把學習疲勞分成兩種:暫時疲勞和慢性疲勞。

暫時疲勞可以經過適當的休息而得到恢復;如果人體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得不到適當的休息,疲勞就會積累而產生慢性疲勞,這種過度的慢性疲勞是不大容易恢復的。

疲勞的生理機制、測定與工作曲線

先講講疲勞產生的生理機制和造成的後果。學習中的疲勞是和大腦皮層的內抑制直接有關的。當長時間重複同樣的工作和學習時,皮層的某些細胞長時間地受到頻繁刺激,從而產生強烈的興奮。興奮過程就是神經細胞上化學物質分解代謝的過程,即能量的消耗過程。當刺激超過了一定限度時,反應量不但不會增加,反而會減少。巴甫

從心理機制上看,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之間的聯絡

洛夫認為這是由於當刺激量超過大腦所能接受的程度時所引起的內抑制,“好像是要防止一種非常的、威脅的和毀滅性的過度勞累。”如果沒有這種對超限刺激所產生的抑制,在強的或持續的刺激下,大腦細胞就會因工作能量消耗太多而受到破壞,所以說超限刺激所引起的超限抑制具有保護意義。

這種保護性抑制是不需要學習和訓練的,它是大腦皮層所固有的一種生理機能。

皮層細胞能量的消耗,興奮性的降低並轉入抑制狀態,或擴充套件到周圍區域,這就是疲勞或由於疲勞而引起睡眠的機制。大腦長期處於疲勞狀態可以造成兒童視力減退、失眠、食慾不振、全身疲倦無力,面色蒼白,安靜時脈搏增快,肺活量減少,血壓增高,大腦供血障礙、高階神經活動紊亂即神經衰弱。

臨床心理的症狀有信心不足,心情憂鬱、情緒煩躁、工作能力降低、記憶力減退、精神不集中等等。近來有些衛生防疫部門反映,學生負擔過重使有的中、小學生一看書就睡不著覺,有的一看書就打瞌睡。前者是因為皮層有關部位被迫地、持續地、過度地工作後,使皮層有關部位過度興奮而不能抑制,或者說是興奮和抑制過程的平衡受到了破壞。

而後者主要是因為大腦代謝功能太低,供血供氧不足,因此稍加刺激就過早地發生抑制現象。

由此可見,疲勞可使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就造成神經衰弱等症狀,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及降低學習和工作能力。因而,疲勞問題的研究應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夠的注意。

怎樣測定疲勞?學習疲勞和學習效率有什麼關係?

測定學習疲勞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間接法,一種是直接法。

間接法

間接法

間接法是在從事各種智力活動時,根據身體的各種生理資料來鑑定大腦的機能狀態,即藉助握力計、觸覺器及測量面板電、腦電、腦血流等儀器來測定被試在力量、感覺、脈博、面板電、腦電、腦血等方面的變化,並以他們為客觀指標來確定學習疲勞的程度。

從心理機制上看,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之間的聯絡

但人的情緒也會影響到脈博、面板電的變化,因此,用間接法測定的結果不一定能反映學習疲勞的真實情況。

直接法

如讓被試練習記憶數字,先看他在最好的狀態下,標準時間裡能記多少數字,然後再試驗在疲勞時記憶數字的能力。

日本的荒井用直接法做了一個著名的疲勞實驗。荒井本人心算能力很強,她連續做了四天的乘法心算,採用的題目是由四位數乘以四位數,每四題一組,每天做十七組,共68題。每題做完間隔一、二分鐘,她做第一組題平均用20分鐘,而做最後一組題平均要47。1分鐘。根據她完成各組題目所需的時間的變化,可以知道她的疲勞狀態。可見從事長時間繁重的智力活動,開始的工作效率與最後的工作效率相差兩倍以上。

另一個實驗是研究兩組被試的記憶,甲組在沒有疲勞的情況下學習四小時德文單字;乙組是在長時間的腦力活動之後,開始學習四小時德文單字。過兩天對兩組被試進行同樣的測驗:甲組成績比乙組成績超出百分之十八。以上兩個實驗說明:學習疲勞與學習效率成反函式關係,即人越疲勞,學習效率越低,而不疲勞時效率就高。

但一般說來,學習疲勞在心理上的反應不那樣明顯。

直接法

目前的科學研究還不能對疲勞做出精確的定量分析。造成疲勞的因素是複雜的,因此也不可能用簡單的數字來說明人的疲勞狀況。

從心理機制上看,學生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之間的聯絡

在教學工作中,老師應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細心的觀察來掌握學生疲勞的程度,並根據學生疲勞程度來確定作業的多少。整個工作過程中,效率的變化是否有一定的規律?根據工作過程中不同時期工作效率的起伏,我們可以畫出一條工作曲線。

一般說來,開始工作效率較高,稱為“開工促進”時期;而後進步越來越快,稱為“漸漸得手”時期;以後效率逐漸低落;直到完成工作之前,工作效率又有提高,這叫做“完工促進”時期(這是因為工作者知道工作將近結束,有希望得到充分休息,所以工作出現促進的狀態)。

在一天的工作、學習時間裡,效率也有不同。有人研究了小學五、六年級的學生情況。他們把學生分成幾組,在一天時間裡,有的做數學,有的記憶外語,有的做劃去外語生詞中某個字母的作業,要求學生準確而迅速地進行工作。

直接法

但是一個人到底工作幾小時後才需要休息,休息要多少時間?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要因人而異。有人習慣於做一會兒,休息一會兒;有人喜歡一氣呵成,而後休息;有人傾向先快後慢;有人傾向先慢後快;所以只要求得較高的工作效率,工作和休息的時間可以隨情況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