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錢學森、錢鍾書、錢三強、錢穆這些我們聽來如雷貫耳的大師的名號,至今我們想到他們為祖國做出的貢獻都不由的感嘆他們的務業精神與品德。不過當我瞭解到他們居然來自同一家族的時候,被強烈的好奇心所吸引了,像一探吳越錢氏發家的源頭。

而本文的內容主要是講解吳越錢氏的先祖,錢鏐,這個在中國古代也是獨樹一幟的人物了。雖其起於微末之中,但仍舊能在那個風雲激盪的年代憑藉個人的才能,平步青雲。但身居廟堂之高,卻仍舊保持一顆平和的心,身處於五代十國這個權力慾望背信背德的大染缸裡面,卻依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守家鄉之土,不參與外界的血雨腥風。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家境貧寒仍茁壯成長

錢鏐,出身在杭州臨安縣石鏡鄉的一戶農家裡,因出生之時外貌醜陋等原因,差點被其父親遺棄,所幸其祖母不忍,攔下其父,挽留了這個注將成就一方王業的孩子的性命。之後的日子裡面,作為一個地道的鄉下孩子錢鏐還不曾有一個正式的名字,而他的出生像極了那位氣吞萬里如虎的大人物劉裕,一樣的為父不喜,一樣的被其他親人憐憫照顧,此時的他因為祖母而保留性命,所以有了一個小名就叫:“婆留”。

而之後的他,平平淡淡的度過了16年的生涯,而16歲他面對家庭的困楚,決定鋌而走險去販賣私鹽,而這一販賣私鹽卻成為了第一次鍛鍊他膽魄,讓他脫離了原本鄉村少年的眼界,對這個大唐的社會有了極深的瞭解。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無心插花式的發家

1.無能的唐中央政府

販賣私鹽在唐代中晚期可以是一種官府無能導致社會病態。在唐初國家有力,稅收有效的情況下,唐代的鹽稅從貞觀到開元的130年間鹽稅是為零的,而問題就出在唐末藩鎮割據之後,唐朝即便唐宣宗一度中興大唐,力壓藩鎮。但可惜面對在國內林立的藩鎮唐朝極難無理由取締他們,而藩鎮存在一天,中央政府就很難繞過藩鎮對地方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體系以及稅收體系。那麼鹽利的獲取對於大唐就成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搖錢樹。

即便知道這顆樹上的果子有毒,大唐也只能像一個癮君子一樣,沉迷其中,直到遺留在大唐體內的毒終於被引爆了。當唐帝國的官員用天價鹽強迫百姓購買之時,並且為這種愚蠢的收稅方式洋洋得意:“天下之賦,鹽利居半”之時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一首誦《不第後賦菊》像一陣子旋風,席捲整個大唐,將這個快要凋零的帝國最後一絲生氣徹底毀滅。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黃巢,這位錢鏐的同行,傳奇大鹽販,投身科舉不成,極端病態的他終於選擇以暴力的方式向唐帝國討回當初的不公。而錢婆留,經過了販賣私鹽獲得了第一筆金後,勤練武藝、苦讀兵法,開始準備參軍入伍,兩位同行因為命運的不同,已經踏上了不同的陣營,而錢鏐的第一筆大功的貢獻者,正是我們的黃巢同學。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2.金子的發光

錢鏐參軍之後很快成為了其長官指揮使董昌的手下的一員悍將,並且摒棄了自己的小名,獲得了自己的大名“錢鏐”在唐末那個年代,叛亂如同地裡的野草一般,無休無止,錢鏐的地位隨著他一次次充當大唐的救火隊長而水漲船高。而他人生履歷最光輝的一幕也即將到來。

面對這種亂世,錢鏐倒是一直都沒有特別積極的想要有所作為,不過有些東西,你越是想要,越得不到,反倒順其自然,機遇自然就到自己面前,當然還有一點,你必須要有實力,不然就不是機遇了而是燙手的山芋甚至引火上身可就不妙了。

好了,機遇現在來到錢鏐面前了,將唐朝打的五臟具裂的黃巢,現在他親自率領2000人的前頭部隊已經奔向錢鏐所在的石鏡鎮了而隨後的大軍也可隨時殺到,而本地守軍不到300人,面對此種情況恐怕換任何人來恐怕都很難不兩股顫顫,面部改色了。

但這種對於一般人來說是噩夢的場景,對於錢鏐卻是一場機遇,他了解到了動態之後,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當下應該做什麼了。面對此情此景,如果讓黃巢大軍摸清虛實,大軍殺到憑黃巢的軍隊數量,全軍壓上我方必然全滅,死路不可取,就取活路。

他親自率領精銳部隊,憑藉對地方的瞭解,趁著黃巢大軍尚未了解大軍動向已經被知曉之際。兵貴神速,火速搶先一步駐紮在黃巢的必經之路的一處險要的山谷處,乘機突襲黃巢先頭部隊,此戰將士死戰,以少勝多,擊潰黃巢兩千人軍隊,斬首數百級。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此戰,震懾黃巢,然後錢鏐的第二手準備也起效了,他散佈數萬大軍已經駐紮在了臨安處,而之前的慘痛的兵敗,也讓他對之深信不疑,他萬萬想不到,一隻不足千人的軍隊,如果沒有大軍在後的底氣,有如何敢與之力戰。可見錢鏐的有膽有謀。

3.無心插柳的越王

如果只說軍功,中國曆朝歷代無不有傳奇人物,但是身居高位之後仍舊淡泊寧靜的卻實在少有人了。在這點上錢鏐實在是一個很懂得滿足的人。但錢鏐是一個有本領但又容易滿足的老好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就比如他那位老上司,董昌。

董昌的發達離不開錢鏐立下的功勞,而作為錢鏐的上司,自然會有一些領導之功。而本領平平的他,口氣倒是不小,感覺自己勞苦功高,決定向上要求要稱吳王(這傢伙口氣真不小),而作為他的老部下的錢鏐親自寫了一封信,希望勸服老上司。

結果當然是不聽,錢鏐深知在唐末藩鎮割據大勢已成的情況下,誰先稱王誰就是出頭鳥,而出頭鳥的下場一般都……。。。。。而他的老上司表現的卻不是跳而是非常的跳,人家腦子一熱居然直接跳過稱王直接稱帝了。這種行為,唐王朝只要有一口氣就忍不了他。

果然,面對這種情況,唐王朝開始調兵遣將,其中就有我們的老朋友錢鏐壯士(此時的錢鏐已經戎馬二十年之久),作為一名赫赫有名的戰將的他,別人不知道他多厲害,作為錢鏐老領導的董昌心裡還是有數目的,立馬認慫(早幹嘛去了)將自己還沒坐熱的皇帝椅子劈了,並且還向附近的淮南節度使楊行密求援,結果他們兩個充分表現出了領導的無能,兩個加一起被比他們官低一級的錢鏐吊起來打,兩個加一起一年不到就被錢鏐給幹翻了。

而錢鏐的軍隊很快攻入越州,活捉董昌,而董昌此時也已經無法接受這種從人生的大起大落,主動在押送路上投水自殺。而錢鏐這次平叛的最後收穫,如果董昌泉下有知恐怕淚流滿面吧。沒錯就是那個讓董昌念念不忘的越王封號,真是貪慾無能者求而不得,淡泊隨和者不求而得之。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威名遠揚後的淡泊寧靜

說起來,官至如此,錢鏐戎馬半生早就心滿意足了,在其徹底控制了兩浙地區之後,他表現出於其他的軍閥完全不一樣的地方,當別的軍閥專注於享樂,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錢鏐實在是一個踏實佛系的人,他實在對朝廷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情況沒有興趣。

他很清楚現在的大唐是什麼樣子,也明白以他的能力並不能再造大唐,並且他也確實對大唐足夠忠心耿耿了,所以面對朱溫等人的主動示好,錢鏐也明確用言行表示了自己沒有問鼎的野心,在他看來只是一種無聊的野心罷了。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能要什麼,而對待親人,錢鏐雖然後面自封國主,建立自己的朝廷,但對於夫人家人始終保持原樣,而對待自己子女的教育等方面也是關懷備至,不同於五代十國其他皇室,弒父殺兄、骨肉相殘,錢鏐自己給孩子留下的就是一個寬厚正常的父親形象,比起那些在北方盡情放肆自己慾望的朱溫、李存勖、朱友貞這些北地梟雄相比,他更想一個溫和的普通人,在這亂世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保境衛民。

最後或許用他在一年夫人回家省親之時,寫信給夫人的一句話可以表明他的心態:

陌上花開可緩歸。

五代十國亂世中真正的仁人,保一方安康的王者

這可真是一個雅士,而他最後以身作則也讓他的子孫得以避免了歷代軍閥子孫後人均不得好死的命運,想反,這些錢氏子孫卻一直在吳越故地發展,並且在嚴格重文的家風下,名人大師層出不窮。

這就是錢鏐,一個常勝將軍、白手起家的英才、體恤百姓的君王於一體的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