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過春天》一口氣看完,優點太多,不知從何誇起

《過春天》題材獨樹一幟,有青春陣痛與成長普遍共有的情感

電影《過春天》雖是處女作,但成熟的完全不像處女作,手持跟拍自然嫻熟,打光極其考究,整個影調非常有電影感。水客過海關(叫做過春天)的犯罪型別與少女愛情友情的青春型別嫁接在一起,在香港與深圳這樣一種獨特的地域下自然膠合,題材獨樹一幟,非常具當地性,但又有青春陣痛與成長普遍共有的情感。演員整體表現比較出彩。不過作為青春片聚焦故事型別化和獨特性偏過,沒有更多的情緒、情感和思考出來。

《過春天》一口氣看完,優點太多,不知從何誇起

本來是很簡單的一個故事,因為發生在複雜家庭背景下懵懂少女身上而充滿了生命力。在整天玩樂的母親身邊,她壓抑麻木,父親憨厚老實,卻冷漠面對她的痛苦不安,惟一能做的就是給些零花錢。過春天是她賺錢的一個切口,也是她逃避現實的一個途徑。在我看來全劇的高潮在和好友撕逼吵架,雖然狗血,卻是女主真正的一個情緒爆發點,緊接著就是媽媽被騙錢,在和阿豪的爭吵之後,連著兩場戲徹底失控。

《過春天》一口氣看完,優點太多,不知從何誇起

然後就到了我最喜歡的鏡頭,女主在店裡一聲不吭的吃麵,爸爸抽著煙走出來,側臉映在玻璃窗上,就像正對著女主一樣,沒有言語,卻是最讓人心冷的場面。和男主的感情戲更不用說,除開山頂看景和互纏手機,早在第一次見面從海里被救起,上面兩個人繼續卿卿我我,女主一個人扒著扶梯還泡在水裡,慾望和剋制就已經在眼前了。你很喜歡鯊魚啊,你很喜歡看雪啊,最後被放生的鯊魚,以及飄下來的雪,就是最好最現實的結局吧。

《過春天》一口氣看完,優點太多,不知從何誇起

難得的統一與紮實,躲避了身份上的直接討論,但所有的情節又都是一種歷史總結,就是那片曾經令大陸趨之若鶩的地方,現在只是一個經濟附屬,直到這一天,過來人才想起十幾年前的夾縫求生。少女身上綁手機,塑膠膠布耳語一般的響聲,非常青少年情色了,有趣。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大約是一個少女掙扎著,活的樣子,如此凜冽,又如此真實。太多的青春片,創作者在回首時,往往容易陷入矯情的陷阱,但這部影片,不,它乾淨、乾脆。沒有任何粘溼的表達。放在國產青春片維度裡,它是如此特別,特別到,就像春天裡突然綻放的臘梅。

《過春天》一口氣看完,優點太多,不知從何誇起

粵港澳大灣區平民少女生活實錄,難得的現實主義國產青春片,終於走出了校園,遠離了打胎等亂七八糟的玩意兒,當然根子上的矛盾還是與父母(原生家庭)之間的鬥爭,小時代的年輕人沒有大事件,另,電影票上註明了國語,讓我誤以為說普通話。2019年度華語十佳註定有《過春天》一席,真沒想到國產青春片也能拍的如此之酷,少女走水雙城記,在灰色地帶尋找和釋放自我,影片在寫實的視覺風格之下,又有著凌厲、刺激的型別片體驗,與此同時還貢獻了近些年最有創意的曖昧戲,可以說是驚喜不斷。這樣難得的優質華語片,不應該被埋沒。

《過春天》一口氣看完,優點太多,不知從何誇起

完成度非常高的長片處女作,我奇怪的腦洞看完之後竟然會想起《樹大招風》,因為相比對於青春倔強成長的熟悉姿態,我更在意導演對於陸港雙城記的另一種姿態的描摹。《樹大招風》是港人對於迴歸後自我認知的迷茫磕碰,而《過春天》聚焦於單非家庭的孩子的成長處境,亦是一種非港非陸的追尋和摸索。女主角的表演自然動人,對人物心理活動的表達可圈可點,期待之後有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