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不負韶華,以青春之我報青春中國

本報記者 楊頻萍 王拓 蔣明睿 張宣

又是一年國慶佳節,秋陽杲杲,舉國歡騰。

72歲的新中國生機蓬勃,有著青春的朝氣和無限的未來。節假日裡記者探訪了江蘇各行各業的優秀青年人,他們感受著祖國發展的節奏,體味著生活的豐富多姿。以青春之我,創青春中國,熱血青年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對祖國的拳拳之情。

博士電工——

特高壓大電網時代大展拳腳

儘管在假期當中,國網江蘇電力檢修公司南京運維站的青年員工陳昊滿腦子都是檢修一線的工作。“國慶我們也會跟平常一樣,負責江蘇地區50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運維檢修,3號,我要給南京500千伏秋秦線缺陷消除做技術準備……”

陳昊是名80後電力檢修人,2005年參加工作。在近日揭曉的第六屆全國職工技術成果獲獎專案中,陳昊創新工作室職工創新成果獲得一等獎。這已經不是陳昊第一次獲得創新類高階獎項。

在傳統眼光裡,電工是個技術工種。然而,陳昊同時還是個專業學霸,本碩博讀的都是東南大學電氣工程專業。他父親是名變電執行技師,“小時候我跟著我爸去變電站,看他工作,就像鑽進了電氣裝置的樹林裡一樣。”陳昊說,當時變電站裝置每到下雨天很容易出現故障,父親常常一看到大雨,就立刻騎上腳踏車,花2個小時趕到位於郊區的大定坊變電站,“我當時就問我爸,那裡有人值班,而且也不一定會出問題,為什麼還要去。我爸說,他懂的技術多,或許能幫大家更快解決問題,就算沒有故障,確認安全再回來他也高興,這種供電安全高於一切的信念,讓我銘記至今。”

父子兩代人進入同一個行業,也一起見證了江蘇電網日新月異的發展。陳昊告訴記者,電壓等級越高,能供電的距離越遠,能供電的容量就越大。在父親那個時代,江蘇變電站的最高電壓等級為220千伏。“我剛工作的時候,全南京只有一座500千伏的變電站,如今已經有6座,南京已構建形成500千伏網架‘O形環網’的格局,江蘇電網已跨進‘特高壓時代’,西部水電、北方火電經數百甚至一兩千公里輸入江蘇。變電站技術持續進步,工作效率也提高不少。我父親當時的一座220千伏變電站三值有24人,現在我們一座500千伏變電站三值僅需6人。”

特高壓大電網時代,電網運檢一線也面臨更多挑戰。2014年,國網江蘇檢修公司成立了以陳昊命名的創新工作室,“當時可把我爸給羨慕壞了!”陳昊笑道,他記得過去父親經常會買一些燈泡和繼電器回來倒騰,在家試驗一些故障模擬,“當時他主要是經驗性的摸索,需要搭建系統的時候就獨木難支了。聽說我們現在好多人一起研究,一個專案還能有專門經費,他連連感嘆,這樣的創新生態一定能推動變電運檢技術不斷髮展,讓我好好幹。”

陳昊沒有辜負父親的期待,他運用科技手段解決了不少一線工作的難點、痛點。此次斬獲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的專案,源於陳昊2013年的一次奇思妙想。一直以來,斷路器故障診斷和處理只能停電檢修,不能及時掌握斷路器故障資訊。陳昊在一次檢修過程中想到,能否借鑑心電圖原理,透過感測器實時監測故障訊號呢?從設想到落地,團隊堅持推進了近10年,針對斷路器潛伏性故障監測手段,創新提出多種技術方法,攻克了機械故障監測、電場強度監測等難題。自試點應用以來,有效減少了變電站臨時停電次數和停電時長,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高校做研究經常是理論走向實踐。而工作中是相反的,往往是發現一個技術問題並解決,然後再深入研究問題的原理看能否推進技術進步。”陳昊說,電網運檢新技術不斷湧現,對電網檢修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年後,我國電網運檢的智慧化水平相較於今天將進一步大幅提升,我們檢修人需要在實踐中持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國家經濟發展略盡綿力。”

90後非遺傳承人——

帶傳統文化走出國門

“今天教大家制作的是揚州通草花,需要用到通草、溼毛巾、剪刀……”10月1日,在揚州博物館手工坊內,出生於1997年的揚州市邗江區揚州通草花非遺傳承人王蘊玉向遊客展示通草花製作過程。一張薄薄的通草紙在她手中經過捏揉剪粘,很快變成一朵嬌俏的小花。

據《揚州畫舫錄》記述,乾隆年間,揚州通草花不但在民間流傳甚廣,還曾成為朝廷的貢品。但隨著時代發展,通草花逐漸走向衰落,目前在揚州僅剩戴春富和錢宏仁兩位老人掌握這項技藝。年輕的王蘊玉拜在戴春富老人門下,接過技藝傳承的“接力棒”。

“小時候讀《紅樓夢》,有一章節講元妃省親,當元妃進大觀園時,下輿乘舟,水路所見兩岸景色,花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但元妃省親的季節正值冬末,大觀園內怎麼會春意盎然呢?書中如此解釋說,‘上面柳杏諸樹雖無花葉,然皆用通草綢綾紙絹依勢作成,粘於枝上的,每一株懸燈數盞’。”這一段短短的描述,讓王蘊玉第一次知道了奇妙的通草花。

“當時來學習的人不少,但很多人學了三五天就走了。有的人覺得學不到東西,有的人就是來借師父的名氣炒作一下。師父看我年紀小,也覺得我是一時興起,就對我說‘你來我就教’。一開始我可能只是出於興趣,但隨著時間的增長,對這門傳統技藝越發熱愛,漸漸萌生出使命感,不希望這門技藝失傳。直到堅持了兩三年後,師父才承認我是他徒弟。”

捏、捻、搓,隨師學藝10年來,王蘊玉逐漸掌握了通草花製作的“獨門絕技”。“手藝易學難精,整個過程是枯燥的,需要重複手法、精益求精,才能做出好東西。”王蘊玉說,師父是一個為人和善而不愛多說話的人,“老手藝人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從師父身上,我感悟到,做手藝人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貧。師父傾盡所有地教我,不止是手藝上的傳承,更多的是精神的傳承。”

以前購買通草花的大多是中老年人,以收藏為主。而王蘊玉和師父開始創新,將其應用到配飾上,這幾年購買通草花的年輕人逐漸增多起來。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知曉和喜歡上這門傳統工藝,王蘊玉經常在抖音上傳新的作品和製作教程,還設計了更多的現代風作品,“目前已經設計製作出50餘種兼顧現代審美和傳統特色的頭飾和配件,包括耳環、戒指、項鍊等。”

2019年2月,王蘊玉作為全國非遺藝術代表團成員,赴荷蘭參加非遺文化展示交流活動。通草花技藝走出國門,讓這名90後更感到身上肩負的責任。除了日常參加宣傳通草花的活動,王蘊玉還會去揚州當地的學校教小朋友做通草花,希望這門技藝能延續下去。

23歲奧運冠軍——

新的競賽週期已經開啟

結束全運會所有賽事後,“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23歲的奧運冠軍張雨霏載譽而歸。這個國慶,她去了母校徐州市民主路小學看望老師,還去培養和輸送自己的徐州市水上運動中心,看望啟蒙教練和師弟師妹們……難得的放鬆時光,她安排得非常緊湊。

“小時候常去的雲龍湖,景色越來越美,城市也越來越繁華,可以去‘吃逛’的地方也越來越多。”當被問到國慶生活怎麼樣,張雨霏說,“在家吃家常便飯的感覺,太幸福了!我姥姥是家裡的‘大廚’,今天中午有土豆絲、辣椒疙瘩,都是我從小愛吃的。”這也是全家人期待已久的重聚,此前足足一年多,張雨霏都沒有回家。

去年國慶,張雨霏與隊友們組成的蘇鄂浙魯聯隊在全國游泳冠軍賽中打破4×100米混合泳接力的世界紀錄。今年國慶更是“豐收”的秋天,在短短的一個多月中,張雨霏摘得6金3銀,其中包括奧運會的2金2銀,和全運會的4金1銀。張雨霏“凡爾賽”地戲稱自己“進貨完成”。

儘管被不少媒體稱為“天才少女”,但努力才是榮譽的現實註腳,“游泳訓練中是沒有快樂的,真正的快樂,只有比賽觸壁的那一刻。”為了實現金牌夢,這個與同齡人一樣喜歡劇本殺、密室逃脫的青春女孩,多年來從不敢讓自己休息太多。為了保持來之不易的訓練成果,每天她至少有五六個小時泡在游泳池中。

“我小時候比賽容易緊張,一緊張,成績就好不了,其實現在依然會緊張,但會將這種情緒控制在正常範圍內。”張雨霏說,對她而言,全運會的壓力比奧運會更大,“拿了奧運冠軍,大家對你預期提高了,你不能輸,更不能懈怠。”

“我可以輸,但絕不認輸”,這是張雨霏的競賽態度,也是她感受到的體育精神。在奧運會期間,張雨霏給競爭對手池江璃花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後者是一名患上白血病、戰勝病魔後重返泳池的日本選手。張雨霏說:“希望她儘快恢復巔峰水平,我跟她說明年見,因為明年是亞運會。”

東京奧運週期結束,意味著巴黎奧運週期的開始,說起比賽,張雨霏坦言:“其實這次比賽我也留下了遺憾,200米和50米的自由泳成績都沒有達到滿意的水準。”

國慶節後,張雨霏就要回到南京體育學院繼續訓練。新的奧運週期,她希望自己像“拼木桶”一樣,“把每一個豎條的板塊都拼湊完整,把不足提上來,我想做一個泳姿、米數都比較全面的運動員。”明年她有兩個“小目標”,第一是世錦賽200米蝶泳金牌,第二是亞運會MVP,“明年在家門口比賽,我希望把這個MVP留在我們中國。”

科技工作者——

為建築配備“最強大腦”

家長接送孩子上下學,到達前十分鐘車牌和人臉資訊已經傳輸到校,學校門口裝置會對接送人員進行比對,孩子被家長安全接走……“智慧校園”應用系統正透過“建築智慧化”的設計逐步變為現實。而這背後,離不開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奮鬥。國慶假期,當大家都沉浸在和家人團聚的喜悅中,還有一群科技工作者將寶貴的休息時間投入研究工作,用實際行動向祖國“表白”。

“技術+建築”的融合,讓建築本體捲入資訊化革命。江蘇中科智慧系統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劉松峰從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後,深耕“建築智慧化”領域已10年有餘。

劉松峰介紹,“建築智慧化”指的是利用系統整合方法,將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多媒體技術和現代建築有機結合,透過對裝置的自動監控,對資訊資源的管理,實現對使用者的資訊服務及其建築環境的最佳化組合。“簡單來說,就是讓現代化建築物更安全、高效、舒適、便利和靈活。形成以人、建築、環境互為協調的整合體。”

以生活中常見的紅綠燈為例,傳統的紅綠燈是定時變化,不能靈活、及時的根據車流量情況進行調整。但在“建築智慧化”的設計下,紅綠燈就可以根據車流量大小自動配時,緩解交通擁堵。

隨著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這個行業也完成了從傳統智慧化簡單的系統整合到為“智慧交通”“智慧醫療”及“智慧養老”“智慧學校”“智慧建築”等完整的系統產業化及應用研究。“我們的專案讓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方便。”劉松峰告訴記者,能夠參與學校、醫院、安置小區、道路交通等民生工程建設和網路中心、資訊化機房建設等科研專案,自己感到十分自豪。

因為工作性質,劉松峰在專案實施中經常需要加班處理一些技術問題,在專案竣工投入使用前通宵加班也是常態。以往的國慶大多數都是加班度過,今年的國慶前三天,要回老家徐州看看奶奶。後面的時間都要趕回來投入工作。在國慶這個特殊的節日,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劉松峰表示:“希望自己繼續踏實苦幹、精心鑽研,將‘建築智慧化’工程做優做精,為推動全面智慧化、資訊化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

無人機研發者——

讓產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我剛剛從飛機上下來。”接受記者採訪時,拓攻機器人CEO張羽表示,自己出差已成常態,這個國慶長假打算一半時間陪陪家人,一半時間去公司。

張羽出生於1989年,是80後的“尾巴”。2015年,他從國外回到南京,加入了拓攻無人機團隊,開始了應用類無人機的創業之旅。張羽說,自己加入拓攻團隊應該算得上是天時地利人和。“我自己有工科背景,同時對飛行也有興趣,有FAA飛行執照,也有幾百小時飛行時間。”拓攻無人機主打行業應用類無人機,廣泛應用於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物流運輸等行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將業務擴充套件到提供整機方案及周邊感測器、高精度任務載荷、行業應用軟體和無人機雲服務。

和大家印象中在實驗室埋頭苦幹不一樣,行業應用類無人機的研發其實有相當的時間都在一線。張羽表示,像農用無人機的研發,從產品經理到研發人員都必須要“泡”在一線做產品,無人機實際的灑水打藥效果如何,能不能自動返航精準降落,農民能不能熟練掌握作業系統,這些都是問題。“只有在一線,才能知道農民真正需要什麼。”

目前,行業應用類無人機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農用無人機作為新一代農機已逐漸普及。拓攻專業植保飛控銷售已超過2萬套,服務國內客戶400多家、海外客戶100多家。除了植保飛控,大型的物流運輸飛控也是熱門產品。它一次能運輸250公斤物品,航程達2000公里,能有效填補偏遠地區和山區的物流運輸空缺。“去年7月,我們和順豐簽下了物流無人機採購協議,這是順豐第一次向民營企業下大量訂單,也是大型固定翼無人機第一次進入民用市場,算是一個商業領域的突破。”

作為無人機領域的前沿開發者,張羽很高興自己趕上了一個時代視窗。“現在中國的高科技行業基礎越來越好,科技創新也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很感謝國家對科技從業者的支援。”張羽表示,對於未來,他希望能做出更多更好的產品,能在無人機這個行業發揮更大的作用,反哺社會,這是一個長期的追求,也是對祖國最好的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