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約翰尼德普童心未泯《尋找夢幻島》

《尋找夢幻島》是一部由馬克·福斯特執導,約翰尼·德普、凱特·溫斯萊特、弗萊迪·海默等主演的劇情電影,於2004年11月12日在美國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在二十世紀初的倫敦,作家詹姆士巴里結識了4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在和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得到了靈感,創作了一部以一個不願意長大的小孩子為主人公的兒童讀物,並塑造出了一個西方家喻戶曉的經典童話人物“小飛俠”彼德-潘的故事。

2004年,馬克·福斯特憑藉該片獲得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魔法時刻獎。2005年,詹恩。凱茲梅利克憑藉該片獲得第77屆奧斯卡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劇情介紹

編輯

約翰尼德普童心未泯《尋找夢幻島》

尋找夢幻島(5)詹姆斯·巴里(約翰尼·德普飾)是一個居住在倫敦的作家,每日重複的平實生活讓他找不到創作的靈感。每天他都會路過肯辛頓公園兩次,每次他都會看見一群孩子不厭其煩的在草地上追逐玩耍,有一天公園中發生的一幕讓他停下了腳步,用心觀察這裡發生的一切。

孩子們把肯辛頓公園當作是他們進行海盜遊戲的大本營,他們用樹枝搭起一個小屋,摳起地上的泥土捏成了供奉給海盜的點心。男孩子們在腰間紮起寬寬的紅布條,插進他們引以為豪的大刀,頭上自然少不了海盜們的標誌性頭巾,最後就是海盜船的船長。巴里在一旁看著孩子們煞有介事的遊戲,孩子們發現之後熱情的邀請巴里加入海盜的隊伍,於是這支肯辛頓公園海盜小隊又多了一個獨眼大海盜。巴里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惡作劇、過家家,進入城堡和國王、牛仔和印第安人、海盜和漂流的世界。是他把小山坡變成帆船、木棍削成寶劍、風箏畫成仙女,把四個小男孩裝扮成“迷失的夢幻島男孩”。

透過和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的接觸,幾個孩子豐富的想象力感染了巴里,打開了巴里想象力的大門,他不但拉來孩子們的母親(凱特·溫斯萊特飾)加入海盜小隊,更以此為靈感創造了之後家喻戶曉的人物——小飛俠彼得·潘。最初,巴里的劇團對這部童話劇的吸引力非常懷疑,就連一向支援他的製作人查爾斯(達斯汀·霍夫曼)也擔憂不已。但是在巴利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小飛俠》最終以天真的童趣和豐富的想象,打動了不計其數的孩子和大人。

然而,正當詹姆斯·巴里準備向全世界介紹《小飛俠》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讓所有人意識到現實的殘酷……

約翰尼德普童心未泯《尋找夢幻島》

詹姆士·巴里(約翰尼·德普 飾)

一個居住在倫敦的作家,每日重複的生活讓他找不到創作靈感,直到在公園裡遇到了四個沒有父親的孩子,被邀請一起玩後便當上了他們的海盜船長,藉此靈感寫出了聞名於世界的兒童文學著作《小飛俠》。

約翰尼德普童心未泯《尋找夢幻島》

西爾維婭·戴維斯(凱特·溫絲萊特 飾)

巴里的鄰居,遭丈夫拋棄,是四個孩子的母親,同時患有疾病即將面臨死亡。認識巴里後兩人很快成為了朋友,巴里在和西爾維婭的相處中被激發了創作熱情。

約翰尼德普童心未泯《尋找夢幻島》

彼得·戴維斯(弗萊迪·海默 飾)

四個孩子中的老三,天真無邪,活潑可愛,在跟家人玩耍時發現一旁的巴里並邀請他加入海盜隊伍。彼得就是巴里所創作的《小飛俠》中的主人公彼得·潘的原型。

約翰尼德普童心未泯《尋找夢幻島》

查理斯·弗洛曼(達斯汀·霍夫曼 飾)

巴里的好朋友,是劇場製片人。巴里把他把創作好的劇本交給弗洛曼,弗洛曼立刻被這個童話般的故事和它描述的夢幻世界所吸引,並把它編排成舞臺劇。

創作背景

1904年,《彼得·潘》第一次席捲倫敦舞臺,所有觀眾都被其傾倒,紛紛陶醉在前所未有的奇幻和暢想中。《彼得·潘》成為了社會如何改變對童年看法的重要象徵,即使時至今日,彼得·潘的故事依然在提醒世人,不管世事如何,都要保留一顆未泯的童心。

詹姆斯·巴里一直在渴望一個充滿童趣和奇思怪想的世界,這直接源於他不如意的童年。1860年,巴里出生在一個蘇格蘭的織布工人家庭,6歲時,他13歲的哥哥在一次溜冰意外中不幸喪生,這件事深深震撼了年幼的巴里,為了安慰極度悲傷的母親,巴里希望能夠取代死去的哥哥,他模仿哥哥的姿勢和習慣,甚至穿上他的衣服。小巴里曾宣佈,當自己長到13歲時,將停止成長。

巴里自幼酷愛寫作,在1882年從愛丁堡大學畢業之後,便重拾寫作,從事了兩年的新聞工作。1915年移居倫敦之後,成為自由撰稿人的巴里開始創作反應蘇格蘭人生活的劇本和小說。1919年巴里擔任聖安德魯斯大學校長,1928年當選為英國作家協會主席,1930年成為愛丁堡大學名譽校長。巴里的作品偏向田園派,浸染幽默和溫情的筆觸經常深入蘇格蘭農村,除了這部令他家喻戶曉的《彼得·潘》之外,社會喜劇和幻想元素也經常出現在巴里的作品當中。《彼得·潘》這部兒童讀物大獲成功之後,改編的同名舞臺劇在倫敦引起巨大反響。這部著作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流傳於全世界兒童中間,以小飛俠為原型的連環畫、紀念冊和郵票等風行各國。

劇本改編

本片劇本改編自獲獎劇作家艾倫·尼(Allan Knee)的舞臺劇劇本《The Man Who Was Peter Pan》,製片人奈莉·貝爾弗勞爾(Nellie Bellflower)在當地劇院的工作間裡發現了這個劇本,當即選中,並將劇本交給大衛·馬吉改編。貝爾弗勞爾說:“艾倫·尼創作出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個男子變成了這群孩子們的父親式的人物,引導他們從悲劇中走出來。”

當製片人理查德·格萊德斯坦(Richard Gladstein)將出自大衛·馬吉(David Magee)之手的《尋找夢幻島》的劇本拿給導演馬克·福斯特時,福斯特正苦於無法找到頗具魔力的劇本。可想而知,福斯特很快被故事深深吸引了,他開始情不自禁的想象創作《彼得·潘》時的境況和情緒,那是曾打動全世界上百萬人的故事。

“我將影片看成是講述一個人用非凡的創造力將人們帶到另外一個世界的故事,從而體現出人類對幻想、夢想和信仰的深切需要,這些足以賦予我們坦然面對悲劇的力量,”福斯特說,“對我來說,這種創造力是想象產生的變形力,會讓你脫胎換骨,即使沒人相信你。”

在製片人理查德·格萊德斯坦看來,影片將個體和情感同意想不到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結合在一起,這是次獨特的機會。

“其實,我完成的劇本並非是詹姆斯·巴里在創作《彼得·潘》時經歷的真實再現,長大意味著什麼?要對你周圍的人擔負起責任,這就是我所要講述的故事。我希望觀眾將影片當作對巴里創造天賦的致敬,”馬吉是如此闡釋創作劇本的定位。在創作劇本的同時,馬吉的個人生活也正處在特殊時期:“在我開始動筆時,我的第一個孩子即將出生,而我身患癌症的父親在同病魔抗爭多年之後也將不久於人世,我開始思考成長的意味,感慨時光的飛逝。”作為一個作者,馬吉也非常想探索生活如何啟發藝術、藝術又如何反作用於生活。許多富有創造力的天才都比我們大多數人更長久的保有童年的天性,而被日常生活銷蝕殆盡的我們需要透過故事和藝術來回味。巴里的過人之處在於,他在表現出童年快樂的同時,也表達出我們遠離之後的遺憾。

劇本經過進一步加工後,尋找導演的工作也隨即展開。此時米拉麥克斯的執行製片米歇爾恰好看了《死囚之舞》,深受打動的他理所當然的選擇了馬克·福斯特。他們在改進劇本和尋找演員時,從詹姆斯·巴里本人的一句話中發現了靈感,巴里在指導他的演員時曾寫過:“所有角色無論**還是孩子,都必須以孩子式外觀為唯一標準,”這項要求也成為影片製作的指南。主創人員甚至將這句話作為序言,每次改寫劇本都放在開頭,好讓演員和劇組明白意圖。

可以說約翰尼·德普是扮演巴里的最佳人選,因為他本身所帶有的孩子氣的氣質是角色必備的特質。為了練就地道的蘇格蘭口音,德普還特地向語音教練請教。而他之所以對巴里的角色情有獨鍾,是因為《彼得·潘》的魔力深深感染了他,“這是天才的作品,是想象力的傑作,”德普盛讚道。

文學影響

儘管在《彼得·潘》誕生之前兒童文學具有著悠久淵源,但這本小說發起了兒童文學變革,從《彼得·潘》開始,出版商終於意識到兒童讀者的巨大潛力,兒童文學自此成為流行書刊中的重要門類。

“Neverland”一詞被收錄進《美國傳統詞典》,意為“虛幻而美妙的地方,夢幻之地”。

溫迪的名字源於詹姆斯·巴里合作伙伴的女兒瑪格麗特的發音習慣,雖然瑪格麗特6歲就夭折於人世,但溫迪這個人物卻一直流傳下來,而且很多父母都給女兒取名溫迪。

時尚界將大圓領稱為“彼得·潘領”。

《彼得·潘》在舞臺上上演了數千次,還被改編為百老匯音樂劇、多部電影和電視劇,成為動畫經典,並出現在迪斯尼主題公園,彼得·潘的雕像被設在倫敦的肯辛頓公園。

詹姆斯·巴里將《彼得·潘》的版權遺贈給英國大奧蒙街兒童醫院,由此獲利的數百萬美元用於救助貧困兒童。

拍攝過程

拍攝時間:2002年6月14日 -

在影片拍攝期間,德普和四個小演員的親密關係不僅僅是在鏡頭前,他們在日 常生活中都已經成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常陪他們玩耍,有時還會邀請他們去他的房車做客,似乎已經成了一家人。凱特·溫斯萊特幾乎每天都會帶著自己2歲的女兒出現在片場,她不但驚訝於德普純正的蘇格蘭口音,還被德普頑皮淘氣的一面感染不少。在拍攝一段晚餐的場景時,德普偷偷帶了一個會發出放屁聲音的小玩意,然後出其不意的發出聲響,讓拍攝現場輕鬆了起來,同時也達到了導演的拍攝要求。

本片原定於2003年秋季上映,但由於哥倫比亞公司同期上映的《小飛俠》持有原著作者J。M。 Barrie的版權,他們不同意米拉麥克斯使用某些原著片斷除非他們延期上映。最後米拉麥克斯以延期一年上映換得了版權。

正如影片中一樣,舞臺劇中的小飛俠歷來都是女孩扮演的,這是一個傳統。

約翰尼·德普是演員中第一個簽約的,凱特·溫絲萊特是第二個。

影片開頭那場戲中很多群眾演員爭相走過左邊那扇門,這樣他們就能握到達斯汀·霍夫曼的手了。

在影片拍攝期間,達斯汀·霍夫曼曾因折迭椅坍塌而失去一隻指尖,為了減輕疼痛,霍夫曼曾在表演的一整天依賴嗎啡止痛,在一個鏡頭中,還將手插進衣兜以隱藏繃帶。

據製片人理查德·格萊德斯坦說,有50位導演拒絕執導本片。

實際上,彼得·潘的人物原型並非是片中所指的彼得·李維林·戴維斯,而是他的弟弟邁克爾。

穿幫鏡頭:當彼得打翻戲劇佈景時,玻璃窗上映出了一位劇組人員。

幻境設計

《尋找夢幻島》的獨特設計帶來了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世紀之初的倫敦和奇異瑰麗的夢幻國度。透過美術、服裝、攝影和照明,兩個世界此消彼長又相互依存。美術設計吉瑪·傑克森認為,這個故事糅合了多種元素,但是幻想的主題畢竟超越現實。馬克·福斯特不想執著於歷史細節,因此他們更著力打造現實之外的世界。

能夠挑戰與以往不同的工作,對於曾經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服裝設計師亞歷山大·拜恩來說是件十分過癮的事情。在服裝設計上要求想象和現實結合的情況很罕見,電影人通常只針對其中一種作出選擇,因此拜恩開始到博物館參觀展品和畫作以蒐集資料。但是設計孩子們夢幻中的服裝就不那麼輕鬆了,還需要基於時代的特點體現出幻想的魅力。

拜恩從當時的穿著時尚中汲取靈感,為凱特·溫斯萊特和拉達·米切爾設計出緊身外套和休閒家庭裝,還為孩子們提供了輕鬆活潑的帽子和燈籠褲。在片中重要的演出時間裡,拜恩則明顯輕現實重想象,神奇的仙女翅膀、海盜馬褲、印第安頭巾紛紛亮相。在和攝影指導羅伯託·薩弗的共同努力下,打造出一個充滿無窮幻想魅力的世界。

實際上,羅伯託和特效設計師凱文·託德·漢的合作更密切。他們一起努力把彼得·潘之父眼中的世界呈現給觀眾,將巴里周遭的事物都表現得與眾不同。在這些幻想中的場景中,他們結合了動畫、電腦特效和真人表演,同時攝影機的移動方式也明顯不同,這樣一來所有的幻想戲便顯得非常生動。

影片在英國拍攝完成,外景地包括倫敦市中心的肯辛頓公園、歷史上著名的賽維爾俱樂部和建於19世紀的布羅姆頓墓地,杜約克劇院則由位於薩里郡的里士滿劇院代替,里士滿大劇院極盡豪華,建於1899年,90年代被翻修一新。而最令人興奮的景觀,莫過於故事中神奇的夢幻島。

夢幻島只存在於每個人的想象中,它的草木山水無不讓人陶醉其中。這個重要的地點在賽普頓攝影棚搭建,起初製作者只考慮到它是巴里腦中的仙島,但後來他們放開了思路,力圖打破“眾口難調”的慣例,讓每個人都會認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劇組人員動用了所有關於童年的記憶和想象。

約翰尼·德普又為自己的表演生涯添上了濃重一筆——《紐約郵報》

有些事值得哽咽,本片就是如此——《休斯頓紀事》

毫無瑕疵並真摯感人——《綜藝》

今天是世界兒童同時歡慶的日子,在這充滿童趣的一天,我迎來了我18歲的生日,從兒童邁向了成人。於是在這個對立明顯的特殊的日子裡,我決定好好挑選我成年前的最後一部電影。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得到了這張《尋找夢幻島》,就像我一直信任命運那樣。這一次,我被命運送給我的這個特殊的禮物感動的熱淚盈眶。 這是一個講述著成長與希望的故事,也許是因為這個特殊的日子吧,我從影片中感受到了許許多多的和我一樣的成長的煩惱,對時光流逝的惋惜,對童心的期盼。可以說,這部電影,為我忐忑不安的心做好了準備。因為,它讓我看到了我心中那座永遠存在的夢幻島。

一,“每天醒來,他們都會變老一天,等他們發覺的時候,他們已經長大了。” 這是童心未泯的巴利先生對戴維斯家的小男孩們發出的一聲感嘆,這句不經意間流露出來的真情深深地觸動了我,讓我一瞬間記住了這句臺詞,那四個小男孩和那個一臉孩子氣的巴利先生。他嚮往童趣的世界,對成人那用名譽和金錢構築的社會感到絕望。戴維斯一家的四位小兄弟和巴利先生成了好朋友,他們在一起玩耍,一起扮演戲劇角色並且為巴利帶來了取之不盡的喜劇靈感。他樂在其中,享受著與小男孩們玩耍的每一分鐘。但是,巴利先生的做法在成人的社會里遭到了誤讀。因為他們覺得巴利先生這個有婦之夫不應該去向寡婦戴維斯“獻殷勤”。 於是乎,當小男孩將要上床睡覺,巴利不得不離開他們而回到自己那沉悶的家時。他說出了這樣一句代表著他內心渴望的話,也是我想要說的話,真是太貼切了。那一瞬間我似乎看到了我自己。我承認,我是一個極端恐懼長大的人,一想到成人便要注意的種種禁忌,種種束縛,我就打心底覺得心慌。一轉眼,人生已經過了18個年頭,回頭往事,18個腳印,也就那麼歪歪斜斜的走了過來。我懼怕成年後,那些天馬行空的幻想,那些天真無邪的笑容,那些情意真摯的朋友是不是都會離我而去? 但是,當巴利發現小男孩彼得渴望成為大人時,我幾乎和巴利一樣吃驚。彼得因為幼年喪父,心靈受到極大創傷,他渴望長大的原因也是因為他覺得長大了就能夠不那麼容易的被失去親人的傷痛打倒。於是他壓抑了自己的情感,變得現實而嚴肅,似乎這樣,就能讓他長大,就能讓他逃避失去父親的痛苦。但是,巴利告訴他,這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成為大人,也不會改變什麼。他要做的,是勇敢的去面對,並且要去相信自己的心。 轉過來思考我自己,面對不可避免的長大,相信自己的心,堅持自己的心,並不是長大就要放棄自我。相反,長大了,人應該成為自己了。

二,“你看看,太神奇了,小男孩不見了,你在30秒內長大成人。” 面對母親的病痛,四兄弟中的老大喬治對他外婆過激行為的理解並且在對巴利解釋時眼中的神情讓巴利為之振奮。那是一雙思考的眼睛,他替他的母親擔憂,為他的弟弟們擔憂。巴利知道,喬治已經長大了。他已經懂得去思考自己的責任,他明白,自己將替代母親成為這個家庭的頂樑柱。一瞬間,他便長大成人。 在為喬治感到振奮的同時,我的心情也由低谷走出,我開始思索我為何如此恐懼18歲的生日。難道,人到了18歲,就會理所應當的成熟起來嗎?難道人到了18歲,就會瞬間蛻變成另外一個人嗎?不,不會。人並不會因為年齡的改變而改變,改變的只是閱歷。而閱歷並不是靠“18歲”這個簡單的尺碼就能夠計量的。18歲,只是一個數字,除了在法律上標誌你可以幹一些事,必須對一些事情負責以外,並無多大的含義。重要的,是他背後的意義。就像喬治,經歷了父親和母親相繼過世的打擊之後,他學會了去思考,學會了去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儘管他的外表仍然是稚嫩的,他的內心卻可以說已經“18歲”了。 那走向成熟的短短30秒,也許會很快來到,但有時候也許一輩子也不會來到,這取決於我們自己。

三“她永遠活在你想象的每一頁紙中,她永遠都會在,永遠不變。” 長大,並不是意味著失去自己的想象和色彩。18歲就像一個車站,就和之前我走過的17個車站一樣,每一站,都有一個自己留下,另一個自己收拾行裝繼續前行。但是,在這一站,過去的你該下車了,他將要代替你留下,將你的包袱全都卸下,讓你重新啟程。也許我還是和以前一樣懵懂,一樣天真。但是,我知道這就是我,而且我知道,我就是我。

而那個過去的我,我也不會忘記他,因為巴利讓我知道,他將去到我心中的夢幻島。在那裡,他將和我的幻想和快樂生活在一起。而且,我相信,在我往下要經過的每一條道路上,我都能看見它。它將成為我所有美好理想與希望棲身的地方,並且它將是我心中最美麗的地方。只要我相信,我就能看見它。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一座如仙境般的夢幻島,那裡有著金色的陽光,有著花香鳥語,有著無盡的寧靜與安詳,空氣中飄灑著花香,風中夾雜著醉人的旋律。。。每個人的仙境也許會有所不同,但是,它無疑是美麗而純潔的。只要我們相信它,它的大門就會開啟,帶給我們一雙色彩斑斕的雙眼,讓我們體驗到生活的美好與希望。並且帶給我們挑戰未知,戰勝挫折的力量。 既然都已經擁有這麼多了,我還有什麼可恐懼的呢?人生的旅途,才剛剛開始! [2]

彼得潘是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孩子,他勇敢善良,他可以自由的飛翔,他也有自己的煩惱。我們小時候或許會有機會見到這個可愛的小人兒,但當我們變成大人的那一刻我們的這個好朋友也便悄悄地離開了我們~~彼得潘僅存在於孩子們的純真的幻想世界中,他住在一個名叫夢幻島的地方,我們都曾去過那個美麗的地方,只是時光的流逝也將最初的美好帶走了,是時光的荏苒帶走了我們那份童年的無憂無慮的時光。

《尋找夢幻島》這部電影可以看作是一部關於其作者的傳記,但卻並不乏味,影片充滿了溫暖的色彩,。沒有太多刻意的電腦特效營造的夢幻世界,僅是我們構想就夠了,這是德普飾演的作家巴里和一個溫馨家庭的故事,四個純真的孩子,一個依然相信童話的母親,當遇到了他們在一起,有打有鬧,又哭又笑,生活很簡單也很美好~~

片中作家巴里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生活,審視所謂生命的內在涵義,影片的具體情節也很新奇可愛,德普很好的演活了一個大孩子的形象,從開頭他抱著狗熊跳舞到扮成嚇人的海盜的遊戲還有印第安人的搞笑裝扮,這些孩子氣的元素也很好的溶於巴里的彼得潘話劇創作當中,彼得潘是巴克獻給這一家四個孩子最好的童年禮物同時也可以說過是巴里自己尋找夢幻島的獨特的回憶錄~~ [3]

這年頭電影沒有大牌押陣,還真不能吸引觀眾觀看。《尋找夢幻島》一片不是約翰尼·德普與凱特·溫斯蕾特參影的話,的確很難吊起我觀影慾望。前者演的電影很多都看過,諸如《剪刀手愛德華》、《斷頭谷》與《加勒比海盜等》等,他大多數時候亦正亦邪的形象深入我心,這片中他難得的不再翹蘭花指,“素顏”出演,歲月似乎並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痕跡。而凱特·溫斯蕾特自《泰坦尼克號》後,就少看她主演的電影。今年她憑《朗讀者》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可見其演技與身材一樣內涵飽滿。不過《朗讀者》尚未觀看,所以她的形象在我腦中一直是“燕肥”的年輕露絲--十前年與傑克在泰坦尼克號上生死相戀。她在這片中突乞變成四個孩子的母親西維婭,成天為孩子操盡了心,讓我吃了一驚。儘管她眉梢眼角盡顯中年之意--不是老態--而是風韻,自有另一種味道。

我感興趣的是,這電影中隱藏著一絲夫妻的之間的情感,而這似乎不是電影的主題。

英王愛德華年代的英國,那時候還沒有電影,戲劇成為人們生活中單一的做夢工具。也許劇作家因此而地位尊崇,是一個劇團的靈魂。約翰尼·德普飾演的劇作家詹姆斯·巴利並不滿意自己此前所寫的戲劇--儘管中規中矩,卻毫無想象力可言。任何一個對自己的創作有“潔癖”的人理應對此感到羞恥和苦惱,可以想像他為此疏遠老婆,“竭慮”而不“殫精”,還拈斷了好“幾斤”須。這引發了老婆的不快,種下了紅杏出牆的禍根。

電影中他在公園溜狗散心時偶遇西維婭一家五口,四個小孩子的天真嬉戲卻給他的創作帶來無盡靈感。其實也可以說,他不是在創作“震古爍今”的作品,而是這些故事早已存在某處,只待有緣人發現,詹姆斯·巴利只是在那四個小孩身上找到了通往夢幻島的鎖匙。而夢幻島象徵著想象力的天堂。為了獲得更多的靈感,他整天到西維婭家中和小朋友廝混,並和他們“打成一片”。世俗的孩子祖母艾瑪對此憂心衷衷。是的,寡婦門前事非多,儘管詹姆斯·巴利聲稱別無他圖,他到寡婦家中只不過是為了和孩子玩過家家遊戲,從而獲得創作靈感。可是俗世眼中,他所有的行為與措辭都成為一種可笑的籍口。一個有婦之夫,有事沒事到一孤兒寡婦家中和小孩廝混,還為她們提供生活上的幫助。如果沒有流言蜚語反倒不正常。

凱特·溫斯蕾特扮演的寡婦西維婭,在電影中並沒有飆演技的機會,可能與扮演的角色並不需要太多的內心戲,難度並不大之故。

但他摯愛的妻子並不理解他的行為:現實中有些人在寫文時激情四射,想象力浩蕩無邊,平素看起來卻可能悶騷之至。就看你怎麼看了。電影中那女子身形較苗條,貌美,似乎以前是個演員,因為崇拜詹姆斯·巴利的才華而下嫁於他。電影中她多次頗為幽怨的看著丈夫,喃喃的抱怨他在家的時候太少,而不是用心去傾聽丈夫的辯解--為自己的夢想而創作。是不是七年之癢到了,兩個人漸漸的走在十字路口上,看似牢固的婚姻關係實已出現不易察覺的裂痕,此時唯有用心傾聽彼此與相互信任才能修補這種裂痕。否則,婚姻這種易碎品很易被擊碎,跌得滿地都是,再也不能捏合成形。

創作成痴的丈夫似乎並未察覺到妻子的空虛與寂寞。而且妻子企圖透過偷窺丈夫的日記來知道其內心的隱秘。即便是日誌中並無任何出軌的蛛絲馬跡,只是多次提到夢幻島。可這麼美麗的地方丈夫居然對她提都未提!她更加忌恨。作為妻子,她並不理解這只是丈夫的夢想,兩人實已同床異夢。

詹姆斯·巴利對妻子的偷窺行為頗為不齒。他冷冷的說道,我是不會帶你去這個地方的。其實這話也可以理解為一句氣話--妻子永遠理解不了他的夢想,世俗與夢想、童真遠隔著一條恆河,亦有如東西參商。有時候知識分子的冷漠更是傷人。於是妻子覺得更凍,紅杏出牆已經不可避免,只不過電影中處理得含蓄。電影結尾時,神情落寞的妻子親吻丈夫的臉頰,祝賀他新寫的戲劇成功,詹姆斯·巴利輕聲道謝,客氣得像陌路人。

電影令人玩味之處是,詹姆斯·巴利理智上雖告誡自己不可以與寡婦有瓜葛。然而與孩子相處日久,他潛意識裡愛上孩子的母親那也是有的。他內心既與妻子漸行漸遠,當然渴望有人與他共鳴。更成熟,更有包容性西維婭對他實在是有莫大的吸引力。

只是電影的主旨是人的童真與想象力,抑或隱喻文學作品與現實分裂,而非婚姻與兩性關係,

故而電影安排西維婭身患不治之症(肺癌?),而她的夢想是到詹姆斯·巴利所提到的夢幻島中去。當她在彌留之際,正是詹姆斯·巴利的戲劇風行全國之時,於是電影中的畫面是,戲幕緩緩展開,如夢似幻的夢幻島就在她眼前,她輕輕的走進夢幻島當中……畫面切換,西維婭入土為安。似乎她永遠生活在夢幻島當中,等著詹姆斯·巴利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