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沒能起飛的“鋼鐵雄鷹” 美中情局60年前曾試圖打造無人飛行器監視蘇聯

據俄羅斯《紅星報》網站報道,日前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了一批秘藏多年的情報資料,表明冷戰正酣的上世紀60年代,美國情報機構曾企圖打造一批鋼鐵製造的鷹狀無人飛行器。在當時的設計中,美國人設想這些無人飛行器可以連續飛行30晝夜、跨越6000公里,躲避蘇聯雷達網的搜尋,悄無聲息地收集情報,並對蘇聯領土進行偵察和監視。

其中一份解密檔案寫道:“無人飛行器在禁飛區上空損失的風險顯而易見,這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政治後果。因此,將風險降到最低的途徑,只能是讓這種飛行器的挑釁性比任何其他手段都要少,也就是說將其外形設計得很小,而且不攜帶武器。”

在60年前,無人機偵察可謂天方夜譚。按照美國人的設想,基礎版本的無人飛行器翼展約為2。5米,使用噪音很低的內燃發動機,航速約為50千米每小時,飛行高度為7000米。高階版本則使用核燃料,其效能極大提升,可成為偵察利器。俄羅斯著名歷史學家安德烈·維佳耶夫解釋說:“它們偽裝成鳥的形狀,這樣在防空雷達螢幕上看起來就像鳥一樣,很難識別。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對核潛力實施偵察。”

中情局設想,這些鋼鐵“鳥群”將從美國內華達州秘密軍事基地“51區”起飛,對蘇聯領空的任何地點實施偵察監視,其中一個地點就是蘇聯西伯利亞地區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1960年5月1日,美國飛行員鮑爾斯駕駛的U-2偵察機就是在這裡被擊落。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員、退役少將帕維爾·佐洛塔廖夫指出:“鮑爾斯的這趟飛行為空中偵察畫上了句號。當然,也可以派航空兵實施偵察,不過他們已經無法進入蘇聯領空了。”為弄清鐵幕後面的情況,中情局因此打起了無人飛行器的主意。然而,因當時蒐集到的情報資料只能儲存在硬碟上,而硬碟的重量實在太重,限於科技水平與條件,中情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能讓這種無人飛行器飛上天。

儘管如此,為窺探蘇聯情報,中情局仍然絞盡腦汁想辦法,可謂花樣百出,甚至令人發笑。俄羅斯軍事歷史學家、防空部隊博物館館長尤里·克努托夫說:“中情局曾經花費1000多萬美元,飼養了一隻小貓,在它身上植入特製麥克風和專門的感測器,並在貓尾巴上布上天線……它的任務是在蘇聯大使館附近溜達,等到大使夫人帶孩子出現在使館附近時引起注意。小孩自然喜歡小貓,想領養它,最後小貓就會進入大使家。”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這隻小貓在馬路上就被車撞死了。除此之外,中情局還制訂了許多異想天開的計劃,如裝有微型攝像頭的鴿子和狗,裝有竊聽器的石塊和樹樁等。俄羅斯《國家武器庫》雜誌編輯安德烈·列昂科夫透露稱:“我們也曾經試製無人飛行器,是‘圖波列夫’‘航班’‘雨燕’等公司研製的。它們沿著北約成員國的防空網飛行,收集情報。北約對這些無人飛行器無可奈何,因為它們安裝了噴氣式動力裝置,飛行速度很快。”

在偵察型無人飛行器的角逐中,最終是衛星笑到了最後,因為其蒐集情報的能力遠非無人飛行器能比。不過,無人機這一問世於上世紀60年代的科技成果在今天獲得了新生。現在,無人機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光明,日益成為一種發展潛力巨大的軍事裝備。

作者:李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