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最具中國意蘊的25部武俠電影——仁義禮智信(義)

義者,人字出頭,再加一點,

指為他人或家國利益情願肝腦塗地之人。

龍門客棧

最具中國意蘊的25部武俠電影——仁義禮智信(義)

導演:胡金銓

主演:上官靈鳳、石雋

因為徐克的翻拍和致敬,讓這部經典作品又煥發了新意,故事以大太監曹少欽謀殺忠良之後,江湖義士捨命救援的主線,拍出那種黃沙漫漫、殘陽如血的肅殺之氣。而那種俠士忠肝義膽、為國為民的情懷,正是胡金銓武俠精神的核心。這部電影的人物設定和徐克的版本略有不同,男主角蕭少鎡一襲白衣,一簫一劍行走江湖,是胡金銓心中儒俠之典範。這種“劍氣簫心”(西方牛仔通常是左輪槍和口琴)屬於中國俠客的獨有氣質,而胡金銓自然也不吝惜用各種大遠景和精緻的構圖、散點透視法和山水畫一樣的寫意場景來加以映襯。

但《龍門客棧》最大的貢獻是造就了“客棧”這一經典環境,這種環境的開發在他隨後的《迎春閣之風波》和《喜怒哀樂》(《怒》一節)更為成熟,這種封閉場景讓人物的空間變得有限,從而可以鉤織起人物之間步步緊逼的張力,這種層疊的心裡激盪、偽裝和鉤心鬥角下的險象環生,前所未見,其牽連出的一場又一場的打鬥,將故事推向層層高潮。胡金銓的武俠配置,從來不是那種大開大合的路線,而是如層巒疊嶂、曲徑通幽,卻又暗地裡積蓄風雨欲來之氣象,有著作者的典範。他極其擅長表現多股力量的制衡,並透過攝影和剪輯來強化這種制衡背後的不穩定感,呈現種種步步為營的危機。胡金銓對情境的強調,也透過那種蒼巖巨松、落日斜陽來比興,一種“風蕭蕭兮易水寒”的詩意,讓人一詠三嘆。胡金銓的俠客,在悲壯和睿智之餘帶著一絲寂寞,充滿神秘、來路不明,事成之後則揮手而去,是永遠獨步江湖的行路人。

報仇

最具中國意蘊的25部武俠電影——仁義禮智信(義)

導演:張徹

主演:姜大衛、狄龍

《報仇》屬於張徹電影裡少有的“靈魂對話”,他對狄龍、姜大衛雙生的使用,採取了一種陰陽相隔的策略,這在以往極不常見。兩人不再為各自跨刀,而是分段進行,這部電影讓姜大衛拿到了亞太影帝,同樣也是狄龍、姜大衛裂隙的開始,中間的恩怨種種,剪不斷理還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影片開端部分狄龍扮演的武生關玉樓就上演著舞臺上的“喋血”,這種高度儀式感的舞臺排程,屬於一種悲壯的舞臺效果。猩紅的染色和倒落舞臺的動作,成為一種宿命的預演,於是當狄龍最終被奸人暗算致死,臨終的情境和舞臺上演繹的“喋血”場景互動剪輯,召喚著一種往生的留戀。

死亡是生命的終結,也是姜大衛扮演的關小樓復仇的開始,然而萬事最關情,復仇就是對情義最好的迴音,這是張徹對暴力的理解,當慌慌亂世法理不立,刀劍就成為對正義的補充,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手段。這必然讓張徹那種粗暴的復仇,帶著情感和正義的雙重使命,刀山虎穴、以寡敵眾,壯士一去不復返,他最喟嘆的,正是這種為了兄弟義氣而兩肋插刀的悲情英雄。

張徹的豪情奔放,正如獻血的煙火表演,最高潮而滌盪人心的地方,往往就是那些慘烈的“盤腸大戰”,這種直露的展示,往往能讓觀眾嗅到血的氣息,也讓他的電影很多時候被作為cult電影(男性友誼的部分則被當作同志電影)來看待,但這偏偏就是典型的張徹情境—生命的賭局,結局早就窺到,但雖死其猶未悔。張徹的電影往往臉譜分明,小人奸猾無比,君子坦坦蕩蕩,天真爛漫,守著同年同月同日死的兄弟誓言。

楚留香

最具中國意蘊的25部武俠電影——仁義禮智信(義)

導演:楚原

主演:狄龍、徐少強

楚留香是古龍小說中知名的高富帥,197 7年的《楚留香》改編自該系列中的《畫眉鳥》,以楚留香潛入神水宮調查天一神水的情節為主線,無花和尚的部分則擷取自《大沙漠》,說到底楚原知道如何刪減組合才能讓古龍作品有最好的銀幕效果。張徹招牌之一的狄龍,此時投奔楚原成為其之後的御用男主角,職業生涯邁上一個新的高度(包括公司也是楚原、狄龍、古龍合組)。《楚留香》跟《流星·蝴蝶·劍》的不同在於它含有古龍的另外一個命題,就是那些俠客的真性情:愛管閒事。正是這種心情,賦予一種風流的氣質,這種風流和張徹的豪情風流不同,帶著一種文人雅痞(也就是所謂的有閒階級),讓人物顯得可愛。

通常來說,古龍小說的高富帥一般不會有真正的致命危險,髮型都不能亂,因此各種懸疑和陷阱雖然是出人意表,但也基本在意料之中。而在美學上,楚原也利用有限的資源和空間,精準還原出那種亭臺樓閣、瑤池仙湖、深閨迴廊、密林山谷,顯得難能可貴。狄龍作為邵氏明星招牌,魅力不減、光彩熠熠,是當時出演楚留香的最佳人選。楚原很中意早期邵氏的那些特殊技法,如快速推焦等,但他同時對景深進行了革命,因為美術上的精緻,他放心地放大了電影的景深,也不需要以大量的物品置於前景。此外,他延伸了諸多另類元素,如同性戀、邪典暴力等,而這些都有利於揭示古龍作品中那複雜而陰暗的人性特徵。楚留香的形象則成為他們的反襯,在這種江湖之中,還有這麼一種經常感到無聊、愛找樂子且不怕麻煩的人,肯定就相當討人喜歡。

最具中國意蘊的25部武俠電影——仁義禮智信(義)

導演:徐克

主演:趙文卓、熊欣欣

《刀》可能是徐克作品裡從格局到演員最小的一部,但簡約不簡單,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部高度混雜的電影。影片是徐克向張徹的《獨臂刀》致敬之作,圍繞一把多年前的斷刀,引出多年前的殺父之仇,主人公意外中失去右手,卻僥倖得到絕世刀譜,最終練就奇功,得報父仇,從此絕跡江湖。本片可能是徐克最具爭議的一部作品,它有些向早期混亂三部曲迴歸的跡象,一種邪惡、猙獰、爆裂、混亂的迴歸,呈現出妖氣濃重的髒亂場景。

《刀》的整個背景,是一種人類劣根性組成的屠宰場式的空間,這就是《地獄無門》《倩女幽魂》等電影的點題之處,那些猙獰的獵戶和各種粗獷的三教九流的異域面孔,強化著這種生死如兒戲的窒息的空間張力。而鍛刀房,那些尖銳的利器隨風搖擺,應和著地上的種種捕獸夾,象徵著徐克那種如履薄冰、針尖上舞蹈的江湖。竹竿作為特定的道具,不再是《黃飛鴻》的輕盈,而是成全一種瘋狂切割的對峙空間,馬賊窮兇極惡的臉孔,熊欣欣身上邪惡的紋身,透射著人物內心深淵般的陰暗—這是個吃人的世界,弱肉強食的獸性的世界,逼得人逃亡,甚至逃無可逃。

影片書寫兩種武俠觀,一種是惠天賜扮演的師傅那樣輾轉避禍,另一種是直面復仇,而後者正是徐克的態度—以暴制暴,完成對這個世界的邪惡和殘暴的拒絕。徐克在電影中展現了一種驚人的蒙太奇,高速剪下製造出武器交接的速度,追求的正是那種“直接”。不可否認,《刀》的美學容易讓人聯想到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但從生猛的氣質上來說,徐克的特點應該相當容易辨認。

新龍門客棧

最具中國意蘊的25部武俠電影——仁義禮智信(義)

導演:李慧民

主演:張曼玉、林青霞

《新龍門客棧》脫胎於胡金銓1967年的《龍門客棧》。兩部影片的故事都發生在“龍門客棧”的狹小空間內,江湖上各路英雄好漢逃犯宦官,都匯聚於此。為名為利為逃命,各種目的不一而足。勢力交錯、波詭雲譎,大戰一觸即發,絕對沒有人能逃離“龍門客棧”。在大戰之後,風沙掩埋了屍骨,江湖上的後來人還會繼續經營這個前哨戰一般的小店。只是誰能知道這裡曾經發生過多少故事呢?有恩怨有情仇有人,就有江湖。而彙集了這些的龍門客棧,可謂是江湖的集大成者。換而言之,龍門客棧,是江湖的一個縮影。徐克並沒有想著要在故事裡展示太多的俠客情誼,他著重表現的是他本人最擅長的功夫設計、鏡頭語言、特異兵器和力怪亂神。影片中客棧,上層是婚房,中層是幾股勢力縱橫捭闔的酒桌,而下層卻是出關的暗道。在這狹小的空間內,徐克製造出了機巧神秘的世界。

雖然影片的故事來自於某種想象力,但是在轟轟烈烈的刀光劍影、血染狂沙之下,卻是一段段兒女情長的繾綣之情。客棧雖然只是棲身之所,但是俠客的精神世界卻是無垠的。關於俠客精神的理解,徐克告訴我們的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他用周淮安的俠情喚醒了客棧老闆金鑲玉內心裡的一點點正義感,讓這個黑店的老闆娘挺身而出,成為了“俠之化身”。在這個寧靜的大漠腹地,或許只有金鑲玉,是最具有俠義的一個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