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持續熱播,劇情近期放緩,沒有開始時緊湊,緊張。

雖然網上已出現了一些批評之聲,很多人都希望一直保持著前期的節奏,但是投資方卻並不會這麼做,他們肯定要趁著這波熱度,儘可能的拉長劇情,做到利益最大化。另外電視劇的改編比原著有了很大出入,讓一部分原著粉不滿。但是有的人物改編,卻讓角色形象更加生動、真實、豐滿。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比如對崔器,小編認為改得很成功。崔器原在隴右當兵,他的哥哥崔六郎為了讓他能有更大發展,透過關係把他調入長安。儘管身在長安,但他經常自稱“隴右崔器”,可見他對隴右的經濟難以忘懷。

張小敬也曾在隴右當兵,並且在隴右結識了劇中的幾個重要人物,他們鮮血凝成的友誼牢不可破,比如丁老三,為了兄弟,不惜手刃自己的手下,背叛守捉郎。正是這種單純牢固的兄弟情義,讓崔器、張小敬等時刻難忘。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但長安和隴右不同,長安裡的關係錯綜複雜,盤根錯節,甚至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張小敬對此體會深刻,他在長安沒有被同化,還儲存著當兵時的俠骨豪情。崔器卻是另一番情景,為了完成崔六郎的願望,為了能出人頭地,他面對誘惑有過動搖,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又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可以說這個人真實得讓我們感動,結局又讓我們扼腕嘆息。

李必曾對姚汝能評價崔器,說他雖有自私,但本性善良,關鍵時候靠得住,這種評價可謂一針見血,崔器最後的結局也印證了李必的話。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崔器雖是一個小人物,卻懷揣大夢想,他在人際關係複雜的長安沒有靠山,又不像張小敬那麼狡猾,這也註定了他的野心撐不起他的夢想,崔器的悲劇其實是長安眾多小人物的悲劇。他自私,剛見張小敬時,看不起這個死囚,不稱呼他“張都尉”,而稱“張先生”,後來雖然態度有所改觀,但他一直無法釋懷,一個死囚竟能凌駕自己之上,這樣的心理也導致了他叛變靖安司。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他在耳聞目睹了張小敬的所作所為後,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也許軍人的本能,也許是心有愧疚,他獨自留守靖安司,完成了向死而生的偉大轉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是一個英雄,一個真實的英雄。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這個英雄有缺點,就像一個普通人,在大義面前,他知道自己如何選擇,這是他又成了那個隴右的勇兵,沒有絲毫的退卻,明知必死,仍一往無前。我們在前面形成的對他的偏見,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尊重和敬佩。正是這種觀眾前後巨大的心理反差,讓崔器的悲劇更加打動人心。

原著中甘守成和崔器臨死的對話,崔器犧牲前高呼“隴右崔器!隴右崔器!”在劇中除了句話外,又加了一個細節,崔器蘸著血,在自己的身份牌上寫上“長安”二字。這一細節更加緊扣“長安十二時辰”,因為劇中的正面人物們都是在為長安的生死存亡,為長安百萬百姓的命運而戰鬥。

長安崔器:每一個心懷大義之人都值得被尊重

從“隴右崔器”到“長安崔器”的轉變是一個點睛之筆,一方面讓崔器的形象更高大,同時也沒有脫離原先的人物設計,沒有讓觀眾有違和感;另一方面突出了本劇的主題。

張小敬說:“長安城是一匹怪獸,不變成和它一樣,就被它吞噬。”幸運的是崔器沒有被吞噬,他的心底還儲存有最純潔的善良,最忠貞的愛國,最讓人心痛的悲情,最令人無法釋懷的無奈。(如果喜歡,請點關注,我和你一起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