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有愛家庭vs缺愛家庭,自信快樂vs怯懦悲觀的小孩!

一個童年不幸福的孩子,長大後是很難擁有幸福感的。而一個性格有缺陷、心理有創傷的成年人,所有的歸因都會回到童年,回到原生家庭父母身上。

《療愈你的內在小孩》這本書中提到了一個概念——內在小孩:每個人內心都存在著這麼一個孩子的狀態,而且這個內在的孩子不會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而消失。

曾經我朋友跟我講了一個事情:

有一天坐地鐵,她一個快40歲的人戴著口罩站在門邊上哭得淚流滿面。為什麼呢?只是因為她看到了一個被奶奶打罵的小孩。

小孩子不知道是要什麼東西,奶奶不給,小孩就開始哭。奶奶表現得很煩躁,動手打耳光,小孩越哭越厲害,奶奶只是嫌棄她丟人,更加生氣,連續打了好幾下臉,甚至還用腳踹,罵罵咧咧地拉著下車了,完全沒有管孩子的傷心。

這個畫面深深地刺激了我朋友,她想起自己在暴力中長大的原生家庭,她想起自己也曾控制不住對孩子打罵、羞辱,她難過,她自責,覺得自己可憐,也對孩子有愧疚。

這就是住在我朋友身體裡的內在小孩,是不管你長多大,依然會時不時讓人想起的存在。

當然,內在小孩的形象,有正面有負面。

有愛家庭vs缺愛家庭,自信快樂vs怯懦悲觀的小孩!

今天我之所以講這些,就是希望家長們明白,趁還來得及,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否則那些創傷,是一輩子都不可能被治癒的。

如果一個在有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是自信的,快樂的

,因為他一直有被尊重、被保護,所以內在充滿一股強大的力量。

他長大以後,不管是面對感情還是工作,都有一份底氣在。戀愛中他情緒穩定、自尊自愛;工作中會有自信,敢於表現敢於擔責,即使出現了別人的指責、質疑,他也能坦然地面對。

如果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責罵、被忽視、被拋棄的家庭環境中,那麼他就會自卑、會膽小、也會易怒、悲觀等。

他長大以後,戀愛中就是極其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容易沒有底線無自尊地討好對方,因為怕失去;工作中膽小怕事,當有人質疑他的時候,簡直就是滅頂之災,因為他相當不自信,很容易為外在的反饋產生情緒波動,別人說自己不行,那就是不行。

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孩子就需要得到父母足夠的愛撫、眼神交流等情感連線。到孩子逐漸長大,他需要父母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援,能夠了解他的各種情緒並且加以合適的引導,當他有比如難過、憤怒、害怕等負面情緒的時候,爸爸媽媽能理解他,陪伴他,最重要是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忽視孩子的情緒,或者不給予迴應,或者給出更消極的反應,比如大吼大叫等,孩子的內心就會受到傷害,他們覺得可能自己是錯的,是有問題的,雖然根本不知道問題在哪,但是他會強烈地否定自己。而且他會一直找不到更為合理的情緒表達方式,那他就會延續之前的做法甚至模仿父母的崩潰、憤怒等。

家庭教育中有句用爛的話,家庭是影印機,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我們的一舉一動都會深深地烙印在孩子的心底。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擁有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