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銘記的也許不僅僅是電影本身,而是那種仰望星空的企盼和憧憬。

張藝謀為宣傳《一秒鐘》寫了一封手寫信,上述那句話表達了他對於電影事業的熱愛,這點個人從來沒有懷疑過。

如果說《一秒鐘》給人以驚豔的感覺,那麼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半部驚豔,半部嘆息了。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對於《懸崖之上》一直比較期待,看完之後一直沒想到如何去面對這份期待,想一想還是實話實說吧。

個人對這部電影的綜合評價就是交付了一個標準的影視作品,但是離驚豔差點距離,很不張藝謀了。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為什麼這樣說?

就每個鏡頭展現來看,張藝謀對於視聽語言、色彩平衡的把握一直保持強悍把控力。

張譯、於和偉這些老戲骨加上新生代謀女郎劉浩存的表現同樣在線。

剩下的就是個人經常說的那兩個字,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故事、故事、還是故事。

而故事的核心就是邏輯和人物動機,這兩者立住了,基本上一個故事就不會太差。

正如《如何聊電影中》反問的那一句話:角色的情感是否符合他們的經歷、行為和動機?

01

張藝謀的視聽表現手法已經歷經多部影片,證明了其獨特的一面。

《英雄》影片中紅、蘭、白、黃共四種色彩的變化、《影》中的黑白潑墨風,《一秒鐘》中的漫天黃沙的瀰漫,這些色彩的變化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到了《懸崖之上》這部影片,漫無邊際的雪白成為了主色調,永遠吹不完的風雪總是一直伴隨著情節的推動。

觸目之間,天地一片白茫茫。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以景喻情這種事,對於張藝謀來說實在過於小兒科了,風雪不斷也暗示著這次旅程充滿了無數變數。

隨著劇情的開展,無論是敵我雙方的鬥智鬥勇,還是暗流湧動下的平靜,風雪漫天是其不變的基調。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直到最後,塵埃落定,任務完成之後,風雪之後則是晴朗之天。

一切都有了個盼頭,燦爛的明天也就來到了,黎明之後的希望也來了。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視聽語言是影片的一部分,張藝謀在這方面交付了令人滿意的答卷。

除卻視聽語言之外,影片總體故事情節的半部驚豔只在於開端,卻沒能往下延續,倒是令人遺憾。

02

一部劇本優秀的電影能在前十分鐘告訴觀眾如何欣賞這部電影。——《如何聊電影》

一部電影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了一半,《懸崖之上》的開局確實令人驚豔。

四人小組包括張憲臣(張譯飾)、王鬱(秦海璐飾)、楚良(朱亞文飾)、小蘭(劉浩存飾)是一對夫妻及一對情侶,從他們跳傘落地之後,劇情緊湊並且充滿了懸念,動機及邏輯性十分令人信服。

如四人小組帶著關鍵任務,只有張憲臣一人知道具體任務內容,就是防止提前洩密。

另外分配成兩個小組時,可不是按情侶角色來分,要拆開組隊,保證一組被抓,另一組依舊能完成任務。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這裡面就有對人性的提防在內,因為是夫妻和情侶,拆散後對完成任務來說,是有好處的,當一組被抓後,一定不會供出對方小組,畢竟愛情是偉大的,特別是面對可能犧牲的時候。

若以影片時間來劃分,前40分鐘的高能展示,讓人看到張藝謀對於如何開局把握得非常之精妙。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四個人的人設及故事交代也在這短短的40分鐘內完成了設定。

張憲臣穩重且老謀深算,任何時候不輕信他人,看上去簡單的對話就明白這邊的任務已經出問題了,有接頭方的高層出賣了他們。

而小蘭雖然經過專業訓練,估計也是第一次出這種難度的任務,則略顯生澀和被動。

所以才開始都是張憲臣的主場,在雪中與特務打鬥,哪怕一根樹枝都可以當作武器,動作場面非常精彩。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諜影重重》中的伯恩一樣,只要看在眼中的東西,如圓珠筆、書本都可以拿來當武器,這才是間諜隨機應變的作派。

乘坐火車去哈爾濱時,第二組人馬也開啟了人設。

楚良看到小蘭在車廂裡時,有點不淡定了,甚至還回頭看了兩次,若是有心人就能發現他的反常,情感還是大於理性,畢竟太年輕了。

反觀王鬱則是透過簡單的眼神就讓楚良意識到自己有點不激動過頭,讓楚良意識到自己問題所在。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當小蘭在車廂裡東張西望惹來隨車特務注意和盤查時,楚良直接告訴接頭人對方是另一個組的成員。

楚良還是經驗不足,特別容易相信人,以為對方就是上級組織派來接頭的人,一是警惕心不足,二是感性大於理性了。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這已經違背了才開始的初衷了,按理未到哈爾濱之前,這兩組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要裝作不認識對方。

這一點在後續張憲臣和小蘭的對話中就有體現。

小蘭擔心楚良他們的安危,張憲臣直接說了一句:你應該當他已經死了。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這說明了,兩個小組是獨立的,不管對方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只能隔空警告,但是不能直接出手,必須要保證一組人員存活去完成任務。

楚良和小蘭還是年輕啊,對於如何完成任務方面並沒有做好思想準備。

這也是分開的必要性,徒弟還得要老師父帶著,慢慢教導才成。

如果保持影片前40鐘的節奏、邏輯及人設的設定,這部電影完全可以成為國產諜戰片中的經典之作。

遺憾在於後半部分,因為人設及邏輯方面出了問題。

03

邏輯出問題,一切還是從書店開始說起。

張憲臣假裝成女人去書店偷拿密碼本,這裡就有點魔幻了,根本沒看清張憲臣是如何把書偷到手的。

按理,書店裡那麼多人盯死一本書,會在眼皮底下被偷走,著實讓人驚訝。

當然了,更讓人驚訝地是,樓上的女特務憑藉第六感知道書偷走了,開始追出去。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女特務帶隊追出去之後,當然追不到了,張憲臣已經坐車走了,女特務回去得要挨批了。

然而,魔幻的操作來了,張憲臣竟然下車去找孩子,這種春秋手法就讓人看不明白了。

對於一個優秀的特工人員來說,執行任務期間會犯這樣的錯誤?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前面妻子的死活都不顧,會想著在如此危險的境況之下找孩子?

5年前就知道孩子在乞討,還差這一時的尋找嗎?

退一步說,即使找到了孩子,也會把孩子置於險境之中,如果特務機靈一點,假設這次逃脫,下次只要把劇院門口的孩子全部抓住搞不定能也得到一些訊息呢?

當然更魔幻的是,張憲臣剛剛從巷口出來,女特務們一看就知道他是剛才書店裡的女人。

這樣判斷的邏輯是什麼?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女特務不打聲招呼和判斷,立馬開槍抓人,那麼原來的偽裝做得也太差勁了吧,實在讓人費解了。

後續一番折騰不必說了,原本可以殺身成仁的張憲臣被折磨了兩次,終於特務們知道了接頭地點。

按理,此次行動差不多要宣告失敗了,但是為了展現如何在敵人眼皮底下完成任務,倒是花了一番心思,特別是周乙的出場,讓一切又回到任務主線上來了。

於和偉的演技果然不是蓋的,把一名地下工作者的沉穩、機智和剋制演得入木三分。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但是,同樣有意思事出現了,周乙在海報上勾上的標記不可能不讓人懷疑了,那麼他為什麼還要如此操作呢?

個人倒是認為這完全沒必要,畢竟後續已經準備安排王鬱和楚良逃跑,只要她們跑出去,想要找到小蘭會更容易才對。

折騰出一起電影院的事件,除了讓自己被懷疑之外,具體能夠有多大的收穫呢?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結果一場電視院事件下來,老金同志背了鍋,然後頂頭上司是一會相信,一會認為對方就是臥底,到最後把老金幹掉之後,還是談誰是臥底的問題,那麼老金是不是死得太冤了。

影片後續的故事其實有點散亂了,雖然最終任務成功,不過細心的觀眾會發現,4人小組中的張憲臣和楚良領了盒飯交差之外,王鬱變成了工具人,完全沒她什麼事了。

至小蘭如何透過組織給的暗號破解密碼並找到解救的人,也是一筆帶過,言之不詳。

後續就完全演變為周乙如何與敵人鬥智鬥勇,而整體影片的立意是4人小組出發完成任務,最後的任務到底是什麼呢?

不知道其他人如何看待這個任務,這個任務看來完成得貌似有點太過於順利了,反而前戲卻是十足。

張藝謀的《懸崖之上》只能說是一半驚豔,一半嘆息了

如果看過《拯救大兵瑞恩》應該能明白,拯救的過程很重要,但是任務是否達成同樣重要,而這個任務才是拯救的重頭戲。

否則4人小組花費如此大的代價,一路槍林彈雨走過來,任務就變成了一個代號,無論從立意、動機還是邏輯上面來說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所以說,《懸崖之上》這部電影在個人看來是前半部驚豔,後半部場景和雙方的你來我往的單個場景同樣精彩之外,立意、動機和邏輯方面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也許張藝謀想要展現在戰爭年代那種對於家的渴望和人性的探索,只是這是部諜戰片啊,除了要團聚之外,最重要的是任務目標有沒有達成呢?

推薦閱讀:

《北轍南轅》劉曉慶飾演的老太太,面對啃老說不,這才是人間清醒

一部毀三觀的美劇,卻道出婚姻中兩性最好的關係

《叛逆者》豆瓣評分僅8。3,網友:良心好劇打低了

《千古玦塵》豆瓣4。9分,三料影后周冬雨要背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