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許久沒有聯絡的表姐向我吐槽自家孩子:

誒呀,我家這孩子真的是,寫個作文真的要他的命了

。昨天晚上寫到十一點鐘,今天六點鐘又要起床,我是又心疼又焦慮,我家孩子是不適不適合學習啊。

相信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為啥我家孩子寫作文這麼困難呢,難道真的要去報一個作文課嗎?為啥我家孩子記憶力這麼差勁?怎麼考試總是考不好?向那些“別人家的小孩”的家長請教呢,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讓你家孩子多讀書啊,多讀一點課外書就好了啊。又或者問問老師,老師往往回答的也是加強孩子的課外閱讀。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就像我小的時候一樣,每一年我的學期記錄裡,老師的評語千篇一律的總是:

加強課外閱讀,多讀課外書

,但是無論我再怎麼讀,還是沒能下筆如有神。再放大些,為什麼很多孩子都對學習沒啥興趣呢?

這就是問題癥結所在,我們家長總是很困惑:為啥這些孩子們可以坐在電視機前幾個小時,玩手機也是越玩越有興趣?於是也就很容易推匯出 ,興趣孩子學習有幫助,還有這樣一句耳熟能詳的名句加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於是大家千方百計地培養挖掘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但是大家往往會忽視這樣一個原因:學習所需要的腦力活動遠遠高於電視和手機,簡單來說就是,學習比看電視和玩手機累。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相比起被爸爸媽媽勒令坐在冰涼的書桌前,枯燥的坐上幾個小時,甚至在這幾個小時之內只憋出幾個字,如果只用坐在電視機前,不用思考,只用盯著螢幕看就能獲得單純的快樂,你會選擇哪個呢?

而且,

學習本身就不是一個快樂的過程

,如果非要說它能給人帶來快樂的話,那也就是獲得好成績之後那短暫的幾聲表揚,或者是那些已經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人在學術裡暢遊的快意,但那也是針對成年人。而且對已經有了自制力成年人來說,要從學習中獲得單純的快樂都實屬不易,更不用說我們的孩子了。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因而我要說解決方法之前,希望和家長們達成這樣一個共識,學習知識,尤其是學習課本知識,本身不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學習的興趣,或者說探索新知的興趣卻是可以經由後天培養且可習得的。

我們不能去欺騙孩子學習是一個有趣的過程,更不能用學習對TA 今後的生活發揮多麼大的作用來“誘惑他”,當然,很多情況下也誘惑不到。

1. 首先,第一個方法便是:重視對知識的篩選能力而不僅僅是單純的記憶能力。

在好幾年前,我們還可以經常聽到有許多家長炫耀自己的孩子幾歲就可以流利背誦唐詩三百首,幾歲識字量就已經達到多少多少,但是現在卻越來越少聽到這樣的驕傲的“自誇”了,取而代之的是對學習力的關注,朋友圈裡的媽媽們總說自己的孩子學了這個得獎,參加那個比賽獲獎,歸根到底是炫耀的重心已經發生了變化,

現在的孩子們值得驕傲的不再僅僅是驚人的記憶力,而是學習力。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為什麼呢?

學習的過程應該包含了閱讀,記憶,理解,運用,而它們都不過是學習過程中的手段罷了

,最終要達到的是掌握學習的方法,也即思維方式養成,社會物質水平越高,科技水平越快,我們需要學習的東西就越多,幾十年前生活在貧瘠社會的人根本想象不到需要學習如此多的東西(微信支付,滴滴打車,等等)才能正常的生活。而一味地追逐記憶能力往往會讓人失去學習的重要能力——思考。

作家博爾赫斯曾經寫過這樣一個故事——《博聞強記的富內斯》講述的就是一個記憶力超群的人,超群到什麼程度呢?打個比方:他可以記得幾年前見過的一個陌生人穿的毛衣甚至是那毛衣紋路,以及他們時間點幾分幾面擦肩而過。可以稱得上是人體印表機而且還是彩色的。

但是,他記住這些有什麼意義?這些大量的細節記住了有什麼意義,這些無用的細節被記住,只會讓本質被掩蓋,記住所有就相當於什麼也沒有記住,就像是我們需要詞典,但我們不需要記住每一個條目,這些字的排列順序並不會幫助你寫出好的文章,過猶不及就是這個道理。

2. 其次,少即是多,珍惜孩子們寶貴的專注力,減少碎片化資訊瀏覽。

可以說這個資訊化的時代,既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資訊的便捷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記憶在過載,面對這浩如煙海的的資訊,

我們要讓孩子們學會的不再是記憶這些資訊的能力了,而是如何挑選資訊。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孩子們每天都無可避免的接觸許多資訊,電視新聞,技術條件已經實現了這種俯拾皆是的“課外讀物”,可以說獲取知識的途徑紛繁複雜,

資訊量也不需要擔心,接觸的頻率更不必說。

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還是下筆困難呢?

因為這麼多未經挑選的資訊,就算滿滿都是乾貨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大部分都是過目而忘,誇張一些說,

這些未經挑選的資訊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垃圾,毫無用處

。而長時間的,漫無目的地刷微博,瀏覽源源不斷新聞,只會讓孩子們在碎片化閱讀中不斷獲得滿足了好奇心的快感,就像是一個答案的獲得既不需要付出精力,又不需要耗費腦力,“只”需消耗那為數不多的專注,就可以獲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那學習對他們來說不過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方式,更遑論耐下心來閱讀長篇內容。

長此以往,

那些被消耗了注意力的孩子更加難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過程不可謂不痛苦。

3. 最後,適當的有意識地培養專注力與自學能力。

為什麼從幼兒園到高中,在學習中占主導地位的都是老師呢,因為在這一階段,孩子是很難做到自覺的,要希望孩子自己養成自覺地習慣簡直是天方夜譚,很多表現突出的孩子往往不是那些特別聰明的,而是那些會聽老師話的人。

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培養學習力是關鍵,睿智的父母懂得做好三點

我就不是一個聰明的小孩,光是學看錶那一節內容我學了一個學期都沒會,最後還是爸爸在假期裡手把手地教我才搞懂,但是我小的時候有一個優點,就是不自覺地賦予了老師絕對的權威,老師佈置的任務,我從來不打折扣。而這一點恰恰在無形之中幫助我掌握了學習的方法。

因而在這一重要的自主學習的養成階段,老師和家長髮揮的作用就是引導孩子去使用自己的思維,並學會如何開動自己的腦筋,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好靜,有的孩子喜動,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

我們每個人都當過孩子,初來乍到的感覺都體驗過,只不過體驗的方式不同,有的孩子愛提問,這時候,我們不不能夠單純地把手機扔給他們,而應該告訴他們,如何為自己的問題找到答案,從書裡,從生活裡,網路應該如何使用,百度詞條的答案就一定正確嗎?答案不是最重要的,過程才是。有的孩子愛想象,那麼就應該讓他們親自去嘗試,在做的過程中一定會產生疑問,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會自己探索。

總而言之,

枯燥的課本知識不是目的,張口就幾千幾萬的識字量不是目的,試卷上的紅色一百分更不是目的

,那些都是手段,都是工具,最終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擁有學習的能力,對這個多姿多彩世界,這個神秘的宇宙,這個豐富的社會保有恆久的想象與好奇,畢竟,一整個未來都將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