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薦片之劇情片(二):生命體驗與個人史詩

忘記了東西南北

只記得前後左右

一個人

一條狗

在國道兩頭

一頭是荒丘

一頭是入海口

——Jerry《人與狗》

1.《入殮師》:死亡是一扇門(豆瓣評分:8.8)

薦片之劇情片(二):生命體驗與個人史詩

日本文學和電影總是對死有種莫名的迷戀,文學如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系列,電影如巖井俊二的《關於莉莉周的一切》、中島哲也的《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而瀧田洋二郎的這部《入殮師》則是將鏡頭直接聚焦於“死亡”這一主題,透過入殮師這一職業向我們展示了死亡的儀式,以及在這種儀式之下日本人對於死亡的態度。

電影的主角是一名原以拉大提琴為生的小林大悟,在樂隊解散之後無奈只能攜妻子回到鄉下,在找工作的機緣中進入了“入殮師”這一行業。原本小林僅僅想憑藉這份工作養家餬口,卻在為死者進行入殮儀式的過程中,深深地愛上了這份工作。促成小林態度轉變的,除了親人對死者的愛與不捨這種人間至純至美的情感之外,更為重要的恐怕是在面對如此之多的生死之後,小林的內心也多了一份達觀和通透,這其中既有對生懷有深深的感激,對死亦抱有濃濃的敬意。

影片展現了日本電影一貫的優點,細膩而不失格局,樸實而不失厚重。在安靜的鄉野上,小林獨自拉著大提琴,在經歷了諸多與死者的接觸後,也許他最需要的就是與自己的對話,這種對話超脫於生死之外,儼然是心靈的重新型塑,就像那河中逆流而上的鮭魚,在乎的不是生死,而是靈魂上的落葉歸根。

如果電影有氣力的話,《入殮師》無疑是最強大的那種,看似不發一著,卻力有千鈞,給人以心靈上深深地震撼;表面平靜如水,內裡卻洶湧澎湃,牽扯著每一位觀者的情感。

正如片中的老者所言,“死可能是一道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也許這扇門從來沒有關閉,在門的兩端,生者在這頭,死者在那頭,生死之間,連線著人世間最美好、最樸素的情感,既有生者對死者飽含深情的遙望,也有死者對生者言猶未盡的寄託。

2.《鋼的琴》:小人物的史詩(豆瓣評分:8.4)

薦片之劇情片(二):生命體驗與個人史詩

一個地域、一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和風土人情往往是一座富礦,提供了十分有營養的創作土壤。生於斯長於斯的導演是最能夠嗅出這片土壤的味道,也最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脈動。賈樟柯給他的家鄉寫了許多封精彩的“情書”,生長於東北的張猛則用這部《鋼的琴》,為自己生長的大地譜寫了一曲剛猛而又婉轉的樂曲。

《鋼的琴》有兩個主題,一是父愛,二是國企員工下崗的喜怒哀樂,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前者的感動與掙扎,後者的現實與荒誕,都在一架鋼琴的製造過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呈現出了醇厚綿遠的電影意象。

《鋼的琴》是近年來國產電影中最為出色的黑色幽默電影之一,影片的劇情一氣呵成,不拖泥帶水,在小節處見大功夫,將近兩個小時的故事讓觀者酣暢淋漓。配樂更是天衣無縫,與年代的齒輪緊密地咬合在一起,把東北上世紀90年代初的荒涼破敗,與那個時代下小人物的荒誕與無奈,透過一首首切合時代主題的俄羅斯音樂和臺灣歌曲,完美地表達了出來。

在某種意義上講,電影是屬於“小人物”的,也只有“小人物”,才能創造出真正偉大的電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角色塑造極為成功,豪爽而又卑微的陳桂林,大氣而又細膩的淑賢,有情有義的季哥,油腔滑調的王抗美,外冷內熱的快手······是這樣一個個小人物成就了這部電影,不僅僅是由於他們精彩的演繹,還在於他們跳脫於影片之外,塑造了自己的“主體人格”,使得這部電影充實、飽滿、生命力十足。

《鋼的琴》用這些大時代下的小人物,向我們展現了“喜劇的憂傷”。它充滿了深深的掙扎和淺淺的希冀,蘊含著濃濃的無奈和淡淡的哀愁。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大潮中,這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被時代的巨輪無情的碾壓而過,以近乎悲壯性的角色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蜷縮在了一個個“鋼鐵廠”之內。在宏大的歷史敘事和時代潮流的衝擊下,他們是一個個被高速運轉的時代陀螺甩下來的人,卑微而又渺小,裹挾其中卻又渾然不覺。

這是一部需要靜下心來體會,轉過頭來回味的電影,它是對上世紀90年代的祭奠和緬懷。正如影片中兩座巨大煙囪的驟然倒下,旁觀的人們只能在一旁觀望著。他們在迷茫,舊的時代已經“倒下”,可新的時代卻還沒有到來,他們被擠壓在精神上青黃不接的時代夾縫中,在腳下的大地上守望著。

影片雖然充滿了黑色幽默,卻始終籠罩著一股哀愁。像片中的送葬,煙囪的消亡,也隱含著一個時代的逝去,說不上美好,卻足以值得懷念。只是時代的潮汐幾度洶湧與消退,這些小人物還沒有找到自己的腳印。悠揚的手風琴所釋放出的,既是一曲時代的輓歌,也是這些小人物一聲無可奈何的嘆息。

我們生長的土地其實是一個充滿著魔幻現實主義的國度,它為我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素材。《鋼的琴》正是這片土壤上的結晶。只是這樣的果實太少太少了,我們的電影不應該這樣,也許每年能夠出現15到20部這樣的好電影,我們才能完成從電影大國到電影強國的蛻變。而這絕不是張猛、賈樟柯、王小帥、婁燁等少數幾個人能夠做到的,它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情懷、有主張的電影人真正沉下心來,去緊隨這個民族的腳步,去感受這片大地的脈搏。

3.《實尾島》:被國家背叛,是最絕望的背叛(豆瓣評分:8.1)

薦片之劇情片(二):生命體驗與個人史詩

隨著韓國電影的強勢崛起,韓國影壇湧現出了很多對於朝韓關係反映和反思的影片,甚至可以說朝韓關係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韓國電影的崛起,如《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太極旗飄揚》、《隱秘而偉大》等。

上映於2003年的《實尾島》同樣是反映朝韓關係的影片,並且作為韓國第一部千萬人次電影被載入韓影史冊。為了報復朝鮮特工對韓國總統的刺殺,韓國軍方組織了31個死囚犯到實尾島上接受秘密訓練。訓練異常殘酷和血腥,很快這批人被訓練成為了最優秀計程車兵。在去刺殺金日成的途中,突然接到命令,刺殺任務暫時停止。隨著朝韓關係的緩和,這批士兵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而最惡劣的是,政府怕洩露出去刺殺金日成的訊息,決定把這批人秘密消滅掉。可訓練這批人的教官於心不忍,於是放出訊息給這批人。經過和島上士兵的激烈戰鬥後,這批士兵逃出實尾島,劫持一輛大巴車,奔赴青瓦臺向韓國總統要個說法。在路上被韓國軍隊層層圍截的他們,最終點燃了身上的手榴彈,飲恨離去。

儘管影片沒有擺脫韓國電影刻意煽情和用力過猛的通病,並且劇情上稍有拖沓,但依然是部有內容、有思考、有力量的影片。

有內容,則在於對歷史事件的真實還原,不美化政府,也不美化這批死囚犯身上的惡。劇情上步步為營,情節衝突塑造得體,人物性格鮮明突出,使得兩個小時的電影並不沉悶。

有思考,在於影片題材的大膽和銳利。影片前半部分矛頭針對的是朝鮮和金日成,後半部分則轉變為個人和政府之間的衝突。這批囚犯被國家利用,當失去了利用價值,又被國家拋棄,矛頭轉向了漠視公民權利和生命的政府。對政府之惡毫不留情地揭露和反抗,成了影片最亮眼的部分,並且以後也湧現出了《恐怖直播》、《辯護人》等類似題材的優秀影片,不得不佩服韓國電影人的勇氣和擔當。當然,這也得益於韓國電影寬鬆包容的環境。

有力量,則在於影片沒有韓劇中氾濫的兒女情長和卿卿我我,而是激情四射的男兒豪氣。面對艱苦的訓練,甚至死亡,毫不猶豫;對國家深深的忠誠,矢志完成交待的任務;在發現被國家拋棄時,不甘心不妥協,誓要向總統要個說法,絕不苟活。

看韓國電影,除了被其下了的煽情感動到,更多的是被其犀利大膽的題材和堅決有力的表達震撼到,韓國電影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影響力,恐怕後者才是決定性的。

4.《完美的世界》: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完美只在我們心中(豆瓣評分:9.1)

薦片之劇情片(二):生命體驗與個人史詩

小的時候常常有很多莫名的幻想,那時候一臺黑白電視機是連線我和這個世界的媒介,這頭是幼稚懵懂的我,那頭是無奇不有、無所不包的大千世界。於是就幻想著這個完美的世界,有美得讓人窒息的風景,有萌得讓人愛憐的動物,也有可以讓我們盡情馳騁的舞臺。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去的地方、經歷的事情越來越多,心中的幻想也漸漸破滅以至於無。我幾乎已經忘記了小時候看過的所有動畫片和童話故事,也終於認識到,這個世界不僅不完美,而且充滿著殘酷和冷漠。《完美的世界》本質上仍是個童話故事,只不過以公路片和警匪片的形式做了巧妙的包裝。

影片講述了劫匪Butch和被劫持的小男孩Phillip一路奔向阿拉斯加的故事。在這個旅途中,Butch打死了企圖傷害Phillip的另一名罪犯,搶劫了一家服裝店,邂逅了一名餐館服務員,被一位黑人邀請卻在他家中惹下風波,最終導致了Phillip把槍口對向自己。而小小的Phillip,由於家庭的宗教信仰和媽媽的嚴格要求,喪失了很多童年本該有的快樂。在這一路上,Phillip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服,喝自己想喝的可樂,玩自己想玩的“摩天輪”,體驗了一把放肆的童年快樂。

可童話放在現實裡,終究是要醒來的,當兩人被警察追上時,已經中過Phillip一槍的Butch想掏給阿拉斯加的明信片,作為給Phillip最後的禮物,卻被警察以為要傷害Phillip而開槍致命。Phillip再也忍不住大哭,是這個所謂的罪犯給了自己缺失的父愛,給了自己童年不曾享有的快樂。萬聖節面具丟在了草地上,Butch給自己留下的美元也散落開來,Phillip唯有一張浸血的明信片,代表著和Butch有過的美好時光。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從破碎的童話中走出來的Phillip,這個可愛的精靈,請記住,這個世界並不完美,完美只在我們心中,只在疼愛我們的人身上。

5.《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春比現實更殘酷(豆瓣評分:8.8)

薦片之劇情片(二):生命體驗與個人史詩

國產青春片近兩年大行其道,更是在商業票房的誘惑下,把電影的藝術性生生撕開,使得國產青春片與圈錢劃上了等號。也許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了,反而忘記了出發目的,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國產電影已經沒有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純粹和樸實,取而代之的是是金錢,是諂媚,是一部部批次生產的流水線劣質品。

如今的青春片更是重災區,以至於談到優秀的青春片,我們總要往回看。事實上也是如此,有兩部青春片是足以載炳史冊的,也是當之無愧的最好的兩部華語青春片,一部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另一部就是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楊德昌的作品雖然不多,卻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和對社會觀察的深刻表達,使其成為了臺灣電影史上與侯孝賢並列的電影大師,成就了臺灣電影的一座豐碑。《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雖然是部1991年的電影,但影片中對青少年生活狀態的深刻洞察,對社會政治的含蓄隱喻,以及對臺灣社會外科手術式的剖析,使得影片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歷久而彌新,散發出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

影片講述了一個叫做張震的初中生在其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從乖巧懵懂到捲入當地小混混的幫派衝突,並且喜歡上了一個叫小明的女孩。在發現了喜歡的女孩只是個玩弄感情的人,張震把刀刺入了小明的胸膛,從而展現了一段充滿迷茫和激情的青春殘酷物語。

楊德昌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把一個青少年的成長故事拍出了史詩片的感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一件件交相錯雜的故事,都在導演陰暗沉悶的鏡頭下具有了別樣的味道。這種味道既有成長的痛苦和青春的彷徨,又有友情的嬗變和愛情的萌芽,一部在這種百味陳雜的味道中發酵出來的電影,不僅沒有變味,反而更加的純粹,更加的耐人尋味。

得益於導演強大而又全面的掌控能力,影片的劇情似是一張收縮自如的巨網,小到一個個特色鮮明的人物,大到臺灣社會環境的演變,都在這張織就的巨網下,展現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臺灣的社會政治文化環境,以及那個環境下的青少年群體。

看這部電影,我們很有可能會從中看到曾經的自己,有些叛逆與不羈,逞強與乖張,而正由於導演對這個年齡段的社會群體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夠拍出如此深刻而又具有人文氣質的作品。

真正的經典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正如楊德昌已離我們遠去,這部作品卻好像越來越接近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