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人類發明文字之後,便進入書寫的歷史。從獸骨、龜甲上的字元到石頭上的石鼓文,從青銅器上的金紋

到竹簡和木牘上的古文,再到絲綢製作的帛書。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人類嘗試著用各種天然材料來書寫歷史。貝葉經就是其中的一種。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貝葉經是刻寫在貝葉棕樹葉子上的佛經,源於古印度。在造紙技術還沒有傳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貝樹葉子書寫東西,佛教徒們也用貝葉書寫佛教經典和畫佛像,貝葉經的名字由此而來。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貝葉是取自一種叫貝葉棕樹的葉片,經過一套特殊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刻寫的經文用繩子穿成冊可儲存數百年之久。貝葉經最早出現在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即使是今天,大多數傣族男孩依然在適當的年齡虔誠的來到寺廟出家做和尚。當地傣族百姓往往將其視為學習知識,接受文化傳統教育的必經階段。

貝葉經不但記載了佛教經典,也囊括了傣族的天文、立法、社會、歷史、法律、法規、民情、民俗、醫理、醫藥、文學、藝術等豐富多彩的內容,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傣族文化。因此傣族人民對貝葉經格外珍惜,將其譽為傣族文化的百科全書。

西雙版納的五百多個佛寺儲存了五萬多部貝葉經,是繼承製作貝葉經製作技藝較為完整的地區。在西雙版納發現的巴利文字和傣文字貝葉經規格多為每頁四行式、五行式、六行式和八行式四種。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貝葉經最早是從古印度傳入中國的,相傳唐代高僧玄奘西去取經,取回來的就是貝葉經。然而製作貝葉經的技藝早在印度已經失傳了。在書寫工具日新月異的今天,能夠熟練掌握貝葉經製作技藝的人在中國也不會超過一百個人。

其實貝葉只是一種十分普通的樹葉,但是經過製作工匠的打造,就能夠完好無損的儲存上千年。它的製作過程也就註定是傳統而又神秘的。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作為佛教聖物,製作貝葉經的工匠必須要有出家的經歷。在收集到足夠的貝葉後,先將貝葉修剪整齊,然後再把它們放進鐵鍋中,隨後用酸角和貝葉一起在鍋裡煮。

沸水中的熬煮,能讓貝葉表面的皮慢慢脫落,而酸角中的酸性物質還可以脫掉貝葉中的營養成分。經過這樣處理的貝葉不但柔韌防水,而且日後不容易滋生細菌。當時的人們能夠想到如此巧妙的辦法足以看出古人的好學與智慧。

經過一夜不間斷的熬煮,將貝葉從鍋中取出,在盆裡漂洗乾淨,然後放在太陽下曬乾。

為了方便繫繩儲存還在貝葉上鑽出小孔。經過仔細的修剪,貝葉變成了長約三十釐米、寬約五釐米的長片。最後在貝葉上彈出墨線。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貝葉經製作成敗最重要的階段是刻寫,沿著事先打好的墨線將文字寫在貝葉上,因為用的是鐵筆,與其說是寫,倒不如說是刻。

它不僅是佛經,也是傣族文化百科全書:貝葉經

鐵筆是特製的,筆尖不但是用好鋼打造,還要細如針尖。就如同以前使用油墨印刷時雕刻蠟紙一樣。

刻在貝葉經上的文字是傣文,傣文也是雲南很多少數民族共同使用的語言。除了記載著佛教經典外,貝葉經上還記載著一千多年來當地少數民族的歷史和文化。而研究這些古老的貝葉經,也成為了今天的學者瞭解這些少數民族歷史和習俗的重要手段。

最終將貝葉上的字跡清楚而又不腐爛的程式是將一些鍋底灰和肉桂油調和在一起,混合物隨後被塗抹在貝葉上,葉片很快變成了黑灰色。然後用乾淨的布擦拭葉子,將葉片上的黑色擦拭乾淨。但鐵筆留下的痕跡卻變得越來越清晰。

經過漫長而細緻的工序,刻好的貝葉最終被裝訂成冊,塗上金邊加以保護和裝飾,儲存在傣族的廟宇當中。

在千年的歷史當中,傣家先輩們在這一片片貝葉的方寸之間,記錄著傣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社會的發展程序,默默奉獻著自己的智慧與才華。在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在自己刻寫的經文裡留下自己的名字,然而卻給後代留下了無窮的智慧和精神財富。

彙集成為浩瀚的貝葉典籍,創造了博大而又精深的貝葉文化,從而使得豐富的貝葉典籍變成了傣族社會的百科全書形成極具特色的地方性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