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折騰了10多年,網路文學IP翻拍改編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孫佳山 中國藝術研究院

折騰了10多年,網路文學IP翻拍改編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翻拍的根本原因是我國電視劇的產能過剩,在產能嚴重過剩的背景下,拍新劇的壓力太大了,在這個年底,沒三個億的投入,想拍出一個收視有保證的電視劇的可能性是很低的。沒有“天價片酬”的大明星壓陣,如果劇本、編劇、導演再又沒有太多知名度的話,拍出來的劇集就沒有收視率號召力,連電視臺都不會購買。

打個比方,著名的《人民的名義》裡的演員基本上都是老戲骨,但就是這幫老戲骨的片酬實際上也不便宜,《人民的名義》的製片人就曾公開說過,如果走市場價的話,這部劇的製作成本就不會那麼低。

折騰了10多年,網路文學IP翻拍改編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就只有炒冷飯了,炒過去市場裡的經典IP。雖然這樣也有“十拍九糊”之類的風險,但這比起拍新劇,成功的機率還是要相對大一些。翻拍是試圖尋求收視率預期,再透過找大明星壓陣,贏得可能的收視群體的關注,這就是當下的中國式IP的開發邏輯。

從文字內部的原因來分析,劇本的原創將是個大問題。目前我國的影視行業內就那麼十幾個知名編劇,而在這些編劇裡面,就算有名氣的也未必能回本。比如劉和平,他的《北平無戰事》,口碑很好,但也沒賺錢。

折騰了10多年,網路文學IP翻拍改編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而新生代的編劇,現在又沒有幾個能同時夠保證質量和收視的,所以就只好從那些經典IP下手了。尤其這幾年,曾經的所謂的“大IP”,也就是曾認為網路文學是個“寶庫”,結果那套東西現在也不管用了。

一度以為類似《甄嬛傳》是這個“寶庫”的開端,但後來發現迄今為止也就那麼幾部是靠譜的,之後的同類型電視劇越拍越亂,越拍越邪乎,鬧出的醜聞也越來越多,比如演員“摳圖”等亂象。所以,在這樣的行業背景和生態下,自然會傾向於翻拍。

折騰了10多年,網路文學IP翻拍改編的路,為何越走越窄?

而這種翻拍熱潮的最直接的影響,則是我國電視劇行業的原創問題。道理很簡單,都是翻拍舊的經典IP,那麼創新意義的探索從何談起呢?都去翻拍過去的東西,那麼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又有多少呢?另外,這也會導致大量新的導演、新的編劇、新的演員都少了很多實戰檢驗的鍛鍊機會,這個影響將是長期的。

可以預見,像過去那樣誕生那麼多經典IP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這將是一個惡性迴圈。對於影視行業來說,長此以往,這將使整個行業逐漸進入到下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