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優秀作文」《家鄉的三道井》

我喜歡初春家鄉的美景,我喜歡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家鄉的三道井,是茂密的,是美麗的,是生機勃勃的。它是我家鄉的美景,也是我家鄉的驕傲。

清晨,我在三道井漫步,剛剛踏上三道井的旅程,我便看見了美麗的迎春花。迎春花的樣子非常可愛,像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風中翩翩起舞。當春姑娘再一次來到我們身旁時,迎春花就像火焰一般怒放了。

「優秀作文」《家鄉的三道井》

迎春花全身黃燦燦的,遠遠望去,好像一片片小金葉,迎春花嫩綠的枝條上,綴滿了一朵朵金燦燦的花,彷彿一顆顆閃爍的小星星,照花了人的眼。迎春花又像用薄金做成的精巧的小喇叭,一朵朵開著,直開到枝的盡頭。迎春花悄然綻放,宛若一張張燦爛的笑臉,在吐著串串金色,就像黃色的噴泉。

忽然之間,我隱隱約約聽到流水奏出的美妙音樂。小溪是恬靜的。它總是那樣靜靜地、緩緩地流淌著,流淌著。偶爾,也會濺起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仍然是靜靜的,緩緩的。它不像那種愛搗蛋的小男孩兒,亂蹦亂跳;也不像那種愛說話的小女孩兒,嘰嘰喳喳。

「優秀作文」《家鄉的三道井》

噢,它是一個文靜怕羞的小姑娘,見了我們正不好意思呢!聽著流水潺潺的聲音,彷彿感受到了生命的靜美,這聲音,猶如辛巴威的拇指鋼琴一樣,讓人達到忘我的境界,但拇指鋼琴是讓人來撥動琴絃發出的,而這裡流水的聲音卻是大自然譜成的。

接著往上走,我看到了幾株蒲公英,那是怎樣的蒲公英啊!葉子的邊緣已露出萎黃的老態,但還是透著鐵一般的綠。葉們努力的貼向地面,那是一種力量爆發前,手腳觸地的姿勢。樹葉漸漸飛去,草莖慢慢垂下頭來。生命的“紅燈”已在不遠處,正一點一點逼近自己,那就用盡全部的力,貼向底面,貼向地面……這就是蒲公英最聰明、最剛強也最負責任的舉動。

一棵棵松樹,它的褐色的樹幹,足有碗口粗,筆直筆直的,滿樹的松葉綠得可愛,活像一把張開的綠絨大傘,風一吹,輕輕搖曳。漫山遍野的青松,像是一片綠色的海洋。在這片海洋裡,一株株年輕的松樹碧綠滴翠,在古柏叢中攀援而上,實在是清幽極了。空氣裡充滿柏葉的青苦味,似乎置身於瓊樓仙閣的香火繚繞之中。那柏樹的主幹挺拔,沒有一點彎曲,枝葉茂密、厚實,尖尖的樹頂插入白亮的夜空。

鳥瞰三道井,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湧澎湃。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雲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優秀作文」《家鄉的三道井》

我最喜歡家鄉三道井的山了。山有雄壯的風采,也有樸素的品格。山豪邁,山也俊秀。奇險是山,逶迤是山,平坦是山,突兀是山,溫柔是山,呼嘯是山。山,時而鬼斧神工,時而又平淡無奇。山的性格是剛強的,不懼怕任何壓力,但平素卻顯得和藹慈祥,文質彬彬,英俊而柔情。因為有山,流水為之改道,因為有山,城市緣依環繞。大山以渾厚坦蕩容納萬世之胸懷匯聚百川。

那飛流直下的瀑布,是它地裂般的怒吼;那潺潺而流的小溪,是它優美的琴聲傾訴;那汩汩而湧的泉水,是它靚麗的歌喉展示;那怒吼的松濤,是山對肆虐狂風之抗議;那清脆的滴嗒,是山對流逝歲月之記錄。

挺拔天地,粲然四季,垂範千古,啟迪萬物。這是山給予我的厚重酬報。我對於門前的山,彷彿讀懂了李白與敬亭山,產生了“相看兩不厭”的情感。

山是一部辭典,年輕時讀它薄,年長時讀它厚。“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山讓人們讀了千萬年而永遠讀之不完。山,依然那樣虛懷若谷;山,總是樂於把豐富的寶藏奉獻給熱愛它的人們。

山最樸素的品質是石頭,而石頭從不代表山,山是它身上所有存在的總和。山的身體潛藏無數的財富,金銀銅鐵,錫鋁鎳鉻,鮮花美玉,礦泉溫泉,鑽石石墨,木材草藥,珍禽異獸,只要你善於發掘,決不會空回。即使普通如石頭,也有許許多多的品格。山的身上凝聚著人類物質和精神的豐厚成果。

大地何其廣袤,而山其實更壯闊。山的面積是陸地的三倍。山雖然以石為懷,卻從不嫌棄泥土,始終與泥土相依相伴。山雖然雄奇偉岸,卻甘願把泥土表露在自體周圍。人們讚歎山之偉大,而山卻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巔。山因為有泥土,孕育了堅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蒼翠蔥蘢描繪著大山永遠不老的情懷。山正因為有泥土為伴,方襯出挺拔茂盛英姿勃發青春常在。

「優秀作文」《家鄉的三道井》

下山時,我賓士在羊腸小道,看見一個亭子裡一位正在用圓號演奏優美動聽的“洪湖赤衛隊隊歌”,他的旁邊,繁花似錦,吸引著過往的遊人。樹林裡面,小鳥正在唱著一首動聽甜美的音樂。人陶醉在這美麗的景色當中,彷彿在世外桃源。

在羊腸小道的兩側,有許多美麗野花。花真美啊,美得像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花真香啊,香得彷彿讓你走進了香水世界;花真多啊,多得如天上的繁星! 茉莉花真白啊,白的猶如天上朵朵白雲:白的猶如水中片片浪花:白的猶如地上皚皚白雪。雜樣的,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裡,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十分美麗。

啊!我家鄉三道井的景色是多麼美啊!三道井沉沉穩穩地駐在這塊土地上,像一方紙鎮。美麗凝重且深情地壓住這張紙,使我們可以在這張紙上書寫屬於我們的歷史。

作者:柞水縣城區二中九二班 馮輝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