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的複雜關係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上下左右的複雜關係,在極其殘酷的人事傾軋中,始終地位穩固,立於不敗之地,就在於他深諳糊塗之道,從來不炫耀自己的功勞。自從隨從曹操四處征伐,常常運籌帷幄,就連他的子侄及當時的其他人,都不知道他曾經獻過那些計謀。曹操有一段話形象而又精闢地反映了荀攸這一大智若愚的糊塗謀略:“公達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誇耀自己的好處,不誇大自己的功勞,他的內智別人或者可以達到,但他的外愚別人卻達不到,即使是像顏子、寧武那樣的大賢也不能超過他。”可見苟攸平時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內對外,對敵對己,迥然不同。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的複雜關係

參與軍機,他智慧過人,連出妙策;迎戰敵軍他奮勇當先,不屈不撓。但對曹操、對同僚,卻不爭高下,表現得總是很謙卑、文弱、愚鈍、怯懦。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韜曾問及他當年為曹操謀取袁紹冀州的情況,苟攸卻極力否認自己的謀略貢獻,說自己什麼也沒有做,完全是“丞相一人之謀也”。苟攸為曹操“前後凡劃奇策十二”,史學家稱讚他是“張良、陳平第二”,但他本人對自己的卓著功勳卻是守口如瓶,諱莫如深,從不對任何人說起。荀攸與曹操相處20餘年,關係融洽,深受寵信,從來沒有人到曹操那裡進讒言加害於他,也從來沒有一點得罪過曹操,就連稍微使曹操不悅也沒有過。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的複雜關係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苟攸在隨曹操征討東吳孫權時去世,在很長時間裡,曹操只要一說起苟攸就痛哭流涕,說:“孤與荀公達周遊二十餘年,無毫毛可非者。”並讚譽他為謙虛的君子和完美的“真賢人也”,具備溫、良、恭、儉、讓等道德規範,可挑剔。這都是苟攸大智若愚,精於糊塗之道的結果。另外,清王朝的開國元勳范文程,也是一個真正精通大智若愚糊塗之道的大智慧者。在清初複雜而動盪的時期,范文程先後輔佐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福臨三朝四個統治者,共在清初政治舞臺上活動了50年,對國家的統一做出了重要貢獻他運用糊塗之道處世安身,獲得了極高的讚譽。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的複雜關係

范文程所活動的那個時期,民族矛盾異常複雜尖銳,在後金與清統治階層,一直存在著對漢人的疑忌和歧視。范文程身為漢人,又是地位顯赫的大臣,在這種微妙環境裡,處境自然十分險峻。一方面,他要忠於清廷,建功立業;另一方面,他又要小心謹慎,在內部權力傾軋中儲存自己。因此,范文程雖然深得清朝最高統治者的賞識,官至大學士、太傅兼太子太師,但他仍為人謙退,處處小心。順治九年(公元1662年),范文程受命“監修太宗實錄”時知道自己一生所進奏章有許多關係到有關建國治國的重大決策問題,為免得“功高震主”,范文程悄悄把他草擬的奏章大部焚燒不留,而在實錄中所記下的,不足十分之一,以突出清太宗皇太極的豐功偉績。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的複雜關係

功成引退後,他“闢東皋為別業,稍構亭館,植卉木,引親故,倘祥其中,時以詩書騎射課子弟,性廉好施與”,太太平平地度過了晚年。可見,劉墉式“夾起尾巴糊塗人經”確實管用。劉墉在侍奉皇上、智鬥和珅等人時,經常是把明白藏在心裡,善於靠各種招術去應對自己的對手。他從不把對手看成一塊頑石,特別是在與和坤鬥智過程中,採取了“攻心”的辦法與之較量,因為他比和坤謊更明白究竟應該怎樣做人怎樣辦事。

荀攸在朝20餘年,能夠從容自如地處理政治漩渦中的複雜關係

以上僅是小編的看法,喜歡的可以新增收藏或關注,不喜勿噴哦。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並積極談論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大家一起來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