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沒想到,趁著宅家的日子,11年前的《甄嬛傳》又被盤活了。

最可愛的是,戲外三四五刷也不生厭的“甄學家”們的調皮融梗,把冷感的深宮戲,硬生生變成了熱乎乎的尖刻喜劇。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搞怪之餘,我只覺得大家都太愛《甄嬛傳》了,把戲裡的情節玩得熱鬧的原因之一,不過是不捨得人物孤獨走向結局,所以藉著這些創作欲,來消解共情罷了。

所以好多人聊皇后的心酸、聊甄嬛的黑化悲涼、聊沈眉莊的遺憾,最後一定躲不過為愛自困的華妃。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不算是一個正面角色,可偏偏又是戲中更深刻、新鮮、有啟發性的女性人物。

記得采訪時,導演鄭曉龍說《甄嬛傳》是反封建的。如果說甄嬛的新意識是突破性別桎梏,那麼我覺得華妃的“新”是她始終留有鮮活的自我,也是一種愛情、規訓下的隱喻。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說實話,很多時候,華妃的聰明還真沒用在宮鬥上,而是都用在怎麼琢磨討皇上的歡喜了。

好多人看完華妃的結局後開始給她寫小文,想象重生後華妃會怎麼逆風轉盤,可在她們筆下的年世蘭,不像是華妃,更像後期的甄嬛,抹去純粹,套上面具,變為工於心計的精明人了。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我總覺得喜歡“轟轟烈烈”的華妃,就算重來一遍,也還是會走老路的。她對愛的熱忱,飽滿,不也是她最可愛的地方麼?

所以當華妃知道自己一直以來篤信的愛情幻想都是皇上製造的謊言時,她才可以拋開所有執著,毅然離開。這一刻,複雜的、立體的人性,讓觀眾感受了太多情緒。

華妃是有骨有勁的,她的美也是外揚的,雖然濃烈,看起來不好惹,但也有不外露的只交付愛人的溫柔。後來《延禧攻略》裡即使是照樣跋扈、囂張、凌人的高貴妃,也沒有這種觸動了。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記得蔣欣在一個節目裡說的,當年拍完《甄嬛傳》後,她情緒低落,還是用了好些時間和角色告別的。

華妃就像是從她身上割裂的一個影子,她最愛華妃火辣辣的性子,而我覺得,她們在某一種程度上也是極其相像的,比如當初蔣欣自己把“華妃”角色爭取回來時的那種想在人生的某一個點上使勁用力,不到點便不罷休的猛勁。

可以說,與華妃的深度共情,是蔣欣塑造這個角色最好的靈藥。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可華妃火了,蔣欣好像也把自己停在這裡了。

她後來也出演過蠻多角色,雖然大多都有年世蘭的影子,敏感、辛辣、跋扈,可卻再不見那種格外鮮活的複雜性了,而是乏味的、臉譜化的老式刻板形象。

前陣子熱播的《我們的婚姻》就是一個例子。蔣欣在裡頭演的董思佳,是高管,是女強人。

她在戲裡經常把女性在職場上不被平等對待的金句掛在嘴邊,可另一邊,內心裡又是不認可為了她的事業而全職在家照看孩子的丈夫的。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換個角度看,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刻板呢?她對職場、家庭不同價值的預設,也是換了個維度,促進了對職場女性的不平等呀。

她把“利益”當作衡量所有的標準,也是在無意識中,物化了自己的世界。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再看《歡樂頌》裡的樊勝美,也逃不開對自我的物化。最記得故事開篇就描述了她對財的渴望,她恨嫁、拜金,以美自恃,可即使是擁有“拔尖”的外貌,也無法令她擁有安全感,因為在她的戀愛博弈論裡,女性是隨著年齡而決定的“消耗品”。

雖然後來編劇又為這些行為特意找了一個合理的藉口,讓原生家庭來背鍋,由此來突顯樊勝美成長苦路中的獨立。

可她真的獨立麼?說到底,她心底的自我缺失、對年齡的恐慌,才是悲劇的來源,也是錯誤觀念的推手。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而《小捨得》裡的田雨嵐,就更像是樊勝美的中年寫照了。她是用力過猛且時刻焦慮的母親。

因為小時候家裡的貧乏條件,田雨嵐也有著對“成功”的嚮往。可她的成功與否卻是依賴著對比而來的,比家庭、比兒子的學習成績,但全然忘了家人的感覺。

記得戲裡好多場她對兒子的辯駁,說了好多人生的不得已,可每回的落腳永遠是——“看我多好,這都是為你做的一切”。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她是擰巴的,也是矛盾的,為了兒子能獲得金牌班的入場券,她求母親放下身段討好繼父,沒事時,又鄙夷母親的“軟骨頭”。她們都是自己成功慾望的受害者,也是悲劇的推手。

而在這些戲裡,更讓人深刻的甚至都不是角色本身,而是蔣欣的哭戲。四平八穩的技巧,是她閉著眼睛也能演的東西。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更別提在《花千骨》的夏紫薰和《守婚如玉》裡的沙華了,也只是編劇用作女主角愛情雌競的工具人而已。在這些角色裡,足夠酷的、有新鮮意識的女性還是太少了。

華妃成為了蔣欣的經典形象,也固化了她的戲路、她對自己的認知。可更早些時,看過她的扮演,卻都有更豐富、更得勁的角色。不是非得演“壞女人”才是驚豔的。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早期的蔣欣

比如清爽的四仙女,不是普通身份,卻恰恰有勇氣追逐平凡的愛情,直接、熱烈得毫不含糊;比如《箭在弦上》的復仇女神,英勇且有謀,也是跳脫臉譜化的另一種酷。

而更早些的蔣欣,當然也是紮實有勁的。她從8歲出道,在演華妃之前,一直磕磕絆絆地走了好幾年彎路。選角的都覺得她個子太高,於是試鏡常被刷。

後來還是藉著因緣巧合出演《大腳馬皇后》裡的侍女秋菊,才開始有了好的苗頭。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秋菊

後來這戲的導演周曉文覺得蔣欣很有潛力,還推薦她出演《天龍八部》的木婉清,但因為各種原因,蔣欣還差點演不上了。

上節目時周曉文說,當時最記得的,是他讓蔣欣心裡做好準備,角色可能成不了了,可蔣欣說她會等,甚至可以等到開機。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木婉清

就是憑著這股勁兒,蔣欣交出了好些記憶深刻的角色。說實話,蔣欣是能選好角色,也是能演好角色的,可如今,或許是失去較勁的力氣了,也或許是國產影視劇角色的缺失,蔣欣從塑造角色的驚豔,到只留下了“哭戲賣力、搶眼”的記憶點,多少是遺憾的。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華妃會是蔣欣最後一個“狠角色”麼?

我想,與其說後來的角色們不夠狠,不夠有力,不如說還是太古板了。編劇只顧著刻畫女性的困局,卻少了能發現她們新鮮力量、消解刻板的眼睛。那些更重要的、鮮活的,更有啟發性的隱喻。

而演員,也是有選好角色的能力和義務的。說到底,我們看影視劇,不就是期望在熒幕裡,看女性的新潮勁兒,看她們跳脫標準的美麼?

要是隻留有舊式的展演,那可就太沒意思了。

華妃後,蔣欣再無狠角色了麼

小時候的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