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福子死了。

表面上看,福子好像是被華妃讓周寧海推入水井淹死的,真是如此嗎?我們來琢磨琢磨:

這黑鍋必須背

要分析福子的死,就得從華妃給皇后的那次請安說起。華妃給皇后的那次請安,是憋著一股子起床氣的,你想啊,大中午的外面日頭又曬,華妃卸了妝躺下剛眯著兒,就被皇后給薅起來了。所以華妃很不爽,她肯定在來的路上就跟頌芝抱怨過這事兒。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接下來,皇后賞華妃一盤牡丹卷這屬於突發事件,華妃是不可能提前預知並明示頌芝說:你把這牡丹卷當著皇后的面兒砸地上。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華妃說讓頌芝接過來,這種情形下,如果你是頌芝,你會怎麼辦?這個度其實是非常難把握的:一方面,你的主子沒有明確告訴你讓你把點心摔地上,另一方面,你的主子其實很不想接這盤點心。

這個黑鍋貌似必須得你來背,這是一種忠僕具有的基本素質,也是長年累月和主子間形成的高度默契。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接,你必須得接,這是皇后娘娘賞賜的;摔,你也必須得摔,這是取悅主子考驗忠誠的絕佳時刻。結果我們都知道,頌芝就假裝不小心把點心摔地上了。

但必須明白一點,

所有的行為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頌芝在此刻是取悅到了華妃,但也得罪了另外一位從權力上來看更高一層的皇后

,她這一摔給了皇后可乘之機,皇后以此為藉口安插福子去華妃身邊服侍。這種明面上的膈應,連華妃都無法拒絕。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這就是規矩:你的人雖然為你出了氣,但也因此授人以柄。

殺死的真正凶手

如果你仔細看甄嬛傳,你就會注意到,接下來華妃坐專車回宮時,貼身跟著的除了頌芝,另一位就是福子。就連常年伺候的靈芝都只能跟在後面。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福子之所以可以貼身跟著,一方面是因為她是皇后所賞賜的宮人必須給與抬舉,另一方面是因為頌芝剛犯了錯,福子是作為示範標準來到華妃身邊的。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表面上看,華妃是福子之死的導火索,一次是皇上對福子的另眼相看,另外一次是福子伺候梳頭時工作失誤,華妃就讓周寧海“打發了他”,周寧海就把福子打暈丟到井裡。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再往深了看,皇后當時將計就計把福子賜給華妃時,以皇后的手段,她如果想要安插個臥底,從來不會用這麼顯眼的招數。所以她也會意識到,把福子賜給華妃,就註定了她變“泡芙”的命運。

但以上兩個人都不是福子之死的真正凶手,殺死福子的幕後兇手其實是頌芝。

頌芝的掣肘

為什麼是頌芝呢?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首先,福子的存在一直是頌芝職業生涯的汙點,因為她是以“華妃宮裡人業務不行”的名義空降到翊坤宮的,而業務不行所指即是大宮女喬頌芝。

其次,福子將有可能影響到頌芝的地位。強調一下,光頭這裡說的影響,並不是說福子會影響到頌芝在華妃心中的地位,作為陪嫁丫鬟,頌芝永遠會是華妃的核心圈,

我這裡說的影響,是頌芝在後宮奴才圈的地位。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皇后作為後宮的主人,手握整個後宮奴才的人事調動權。

你看甄嬛回宮後,崔槿汐是如何被皇后以“對食”為由直接被打發到慎刑司服役的,崔槿汐被皇后直接扣下,甚至沒有經過甄嬛的同意。所以,各宮裡不管是掌事宮女還是最貼近主子的陪嫁丫鬟,一旦你被皇后抓住任何把柄,皇后擁有對你的絕對處置權。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頌芝已經因為牡丹卷事件得罪了皇后,而現在身邊又多了一個皇后宮裡派來的宮女,一旦這個宮女以後掌握到頌芝更多的問題和把柄,那頌芝鐵定完蛋。而在華妃身邊工作,自己身上沒有點問題是不可能的。後宮這種烏煙瘴氣之地,很多時候大家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但只要有由頭去查,那是一查一個準兒,哪怕謹小慎微如崔槿汐。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所以,其實比起華妃,更深感自身安全和地位受到威脅的,其實就是頌芝。

像近身梳頭這樣的事兒,很有可能就是頌芝安排的。因為你不做事就不會犯錯,只有多做事才有犯錯的可能,才能逮到機會修理。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而周寧海只不過是這件事情的執行者和頌芝的同謀,所以他們其實是故意誇大領會了華妃的要求:把打發變成打死。

(注意看下面的動圖)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對付華妃不喜歡的人,怎麼把控這個尺度其實非常微妙,但是下手狠一點無非更能在華妃面前賣個忠心人設,即使出了問題華妃也會護犢子,但我認為,在處理福子這件事情上,頌芝一定有自己的私心。

環環相扣

福子的死告訴我們,在那樣一個環境裡,個人的命運是多麼的隨波逐流、身不由己。哪怕他人對你的一個問候和笑臉都可能把你推向深淵。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福子之死和夏冬春殘廢這兩件事情緊挨著發生,傳達了這樣一個意思:這座看上去處處富麗堂皇、人人金尊玉貴、天天萬福金安的紫禁城,像極了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雖然到處都在講仁義道德,實際上從上到下都是在“吃人”,無論嬪妃還是奴才,對自己的命運其實都無從掌控。

而一丈紅事件和福子之死的一步一步的醞釀和爆發,再加上海棠樹下麝香被甄嬛發覺,這三件事情又共同促成了甄嬛入宮後的第一個重大決定:假病避寵。

殺死福子的兇手不是華妃,也不是皇后

所以其實所謂鋪墊和伏筆,不是說把草灰蛇線剪輯成幾段放在事情發生前的段落裡就可以了,而是環環相扣、一環扣一環共同推動情節向前發展。

最後光頭還是想強調一遍,文字解讀從來沒有標準答案,即使創作者本人也給不了標準答案,因為一部作品創作出來後,就註定不只屬於創作者了。

我從來沒有說我的解讀一定是對的,解讀的妙處就是能給大家提供更多品讀經典的可能性:哦,原來還可以是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