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人生到底是什麼?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相信你無數次的問過自己這個問題……

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出生、上學、工作、結婚、生子、老去、死亡……

這樣聽起來,人的一生好像真的很平淡,可看似無奇,其實卻另有玄機,就是這樣一個好像從出生那一刻就能看到的人生路,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走法,是人生如夢?人生如戲?還是人生如草?……

也許,《人生果實》是我看到的最美妙的答案。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經人推薦,熊噠噠看了紀錄片《人生果實》,怎麼來形容它?平淡真實的一生,安靜恬美的一世。

劇情沒有太多的起伏,但總能吸引著你從頭看到尾,看完後還會餘味兒十足,本以為是講感情的,看完後才後知後覺,它是在講人生和生活。

一間自建小庭院和木屋、70餘種蔬菜、50餘種水果、87歲的英子、90歲的修一,耕種、收穫、料理,日復一日,不緊不慢,自給自足40多年,把人生過成了世外桃源。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主人公:津端英子和津端修一,英子女士拍攝紀錄片的時候是87歲,修一先生是90歲。

40多年前,他們買下了這個土地,建築師修一先生在上面建了房屋,安了家,一住就是40多年,

雖然這所庭院在城市,但他們卻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沒有城市的喧囂,只有鳥語花香,鬱鬱蔥蔥,綠樹成蔭,碩果累累……

彷彿置身於大自然中,悠然自得。陶淵明的《世外桃源》,在這裡有了很真切的寫照……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一般來說,老年人90歲左右,都已經步履蹣跚、行動不便、思想老化了,可是這對夫婦會完全顛覆你的想象,除了滿頭的白髮能看得出歲月的流失……

修一先生是個生活小能手,家裡種的水果和蔬菜加起來有100多種,為了方便老婆子能分得清,親手做指向牌,為了更顯眼,還親手把它們塗成黃色的,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誰說老年人不懂浪漫,細節體現各種小心機哦~櫻桃書上的牌子寫著:櫻桃,英子。英子女士的名字,畫的小人也是英子女士,處處充滿小情調~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他還給偶爾家裡做客的小鳥做了個水盆,畫上了小鳥圖案。

出於對建築的喜愛,修一先生還會自己做一些小手工;還會畫漫畫,畫中兩個老人緊緊靠在一起牽著手,每個人的衣服上寫著各自當時的年齡,這漫畫成了津端夫婦的標誌;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他每天還會手寫十封信,大都是未曾謀面的朋友,每天寫完會騎著腳踏車到郵局郵寄出去,就連英子女士經常買的便利店員工也收到過,

上面寫著鼓勵的話:您的魚肉非常美味,英子用它來做成了壽司,要繼續加油哦~並配上具有標誌性的夫婦漫畫。

90歲夫婦,自種70種蔬菜,50種水果,演繹現實版桃花源式慢生活~

修一先生喜歡自己做東西,他說只要能自己做的就自己動手做,而且要盡力做到最好。

從能做的事情開始,一點一滴,孜孜不倦,積累時間,不緊不慢,一定會有好事發生。

而英子女士就是典型的日本女人的形象,持家、溫柔、會很細心的照顧修一先生。看似平淡的生活,卻把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

簡潔的白色桌布,精緻的早餐,各式美味的甜點,色香味俱全,原材料都取自於自己親手種植的各類蔬果,綠色健康環保安全!

每當種的果實熟了的時候,都是英子最開心的時候,因為又可以做出各種小甜點了。

櫻桃紅了,津端爬上梯子,摘下一個枝頭,英子會用它們來點綴酸奶,做些甜酒。

酸橘熟了,英子會把它們煮熟,搗碎,製作果醬。

一顆不知名的果子落了地,兩個人好奇的剖開來,一刀一刀削下去,啊,原來是個核桃。

修一先生最愛吃土豆,英子女士唯一不吃的就是土豆,說看見土豆就有了飽腹感,可是還是會不厭其煩的做土豆料理,聽見修一先生的誇讚:這個燉菜真的很好吃的時候,還是會滿心歡喜;

修一先生喜歡吃日式早餐,英子女士喜歡吃西式早餐。所以每天早上的餐桌上會出現兩種不同的料理;

修一先生只用木勺子,英子女士用鐵勺子。看似完全不同沒有交集,實則是無條件的尊重和愛,沒有誰為誰改變,只有接納和適應罷了~

他們這麼多年來從來不會講我愛你這類的話,但是總是會想方設法讓對方過的更舒服點兒。

修一先生說:她於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

夫婦兩人用心的耕種自己的土地,穿著樸素的棉麻衣服、辛勤的澆灌,英子說,“他們不能為後代留下什麼財產,至少要留一片肥沃的土地。”

夫婦兩人用最真實的行動來照顧彼此,沒有“我愛你”,卻有擇一處終老,攜一人白頭。

可是當我們還沉浸在倆人的幸福生活時,不幸發生了,紀錄片拍到中途,修一先生突然去世了,他在一天拔草過後的午睡中再也沒有醒來。

他走得很安詳,就像是睡著了一樣,英子女士把修一先生安靜的送走,沒有悲痛欲絕,

一邊撫摸他的額頭一邊說:“老頭子,你在那邊一定很寂寞,你要變成骨灰一直等我,我也很寂寞,等我到了那邊,我們一起遊南太平洋。”

英子女士也說: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自己將怎樣過下去,可是她沒有像困難低頭,積極的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日復一日的生活,

會把修一先生的餐端到照片面前說:“老頭子,這是你最愛吃的。趁熱吃。”好像他從未離開,

生活還是要繼續,只是兩個人變成了一個人,慢慢習慣,依舊努力認真的生活著。

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果香,孜孜不倦,不緊不慢!

這是一段貫穿全片的旁白,“孜孜不倦,不緊不慢”,一共出現了多少次這樣的聲音,我沒數過,可是全程那種“孜孜不倦,不緊不慢”的細節生活卻始終留在了腦海裡,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片中說:“活得越久,人生就會愈加美好。”生命就像一場迴圈,一點一點積累,直到結出人生的果實,詮釋了世間的甘甜。

這是一部很平凡的紀錄片,平平淡淡才是真,用豆瓣上的影評來說就是:很美好,讓人看了不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