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每個孩子小的時候都會充滿了誠實或是浪漫的想法,然後就會隨著成長而消失。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麥田裡的守望者》

美國作家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自誕生之日起就是一部充滿爭議的小說,它在年輕一代中備受追捧,但在上一代中卻不那麼受歡迎。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正所謂,我之蜜糖,彼之砒霜。支持者認為這是一部傑作,用一個少年的視角把大人的虛偽,把人們精神的荒蕪和焦慮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反對者則認為這本書非常無聊,主人公霍爾頓是一個極度狂妄、傲慢、自命不凡的小渾蛋,他對現實生活、挑戰和鬥爭一無所知,沒有任何足以稱道的經歷。

但是在我看來,如果你在人生的幾個不同時間線閱讀這本書,你將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你對霍爾頓這個角色不可否認的仇恨可能會變成無奈的同情或理解,因為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會有一個霍爾頓階段:你開始透過建立強制性的、不現實的關係來批評早已失去純真的人。

一旦你在閱讀過程中抓住霍爾頓的內心,他的話就會開始同時直接與你的靈魂和心靈對話。

三天的大人生活之旅

主人公霍爾頓是上層社會的一個紈絝子弟,16歲的他痛恨學習,厭惡學校裡的一切,他被退過3次學,後因5門功課4科不及格被第4次退學,憤而離開學校,逃回紐約城。

但他不敢回家,而是找了一間旅館,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大人生活之旅。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在旅館中,他看到一幫縱情酒色,庸俗醜陋的男男女女,覺得噁心和無聊的他跑到娛樂廳,陰差陽錯叫來一個娼女,給完錢後卻又害怕起來,趕緊打發她走,誰知那娼女加了錢才肯走,霍爾頓不肯給,被女人的同夥打了一頓遂乖乖交錢,無奈只能回到旅館。

第二天,霍爾頓和女友去劇院看戲,看到女友那副虛情假意的模樣,霍爾頓和她大吵一架,然後分手了。霍爾頓又和老同學跑到酒吧喝得酩酊大醉,最後用冷水浸頭才清醒過來,誰知一出門頭髮便結起了冰碴,他害怕自己就此染病死去,忙跑回家中和心愛的妹妹告別。

霍爾頓回到家中,恰巧父母都不在,他把自己的夢想告訴了妹妹,說以後要當一名"麥田裡的守望者:

有那麼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塊麥田裡做遊戲。幾千幾萬個小孩子,附近沒有一個人——沒有一個大人,我是說——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賬的懸崖邊。我的職務是在那兒守望,要是有哪個孩子往懸崖邊奔來,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說孩子們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兒跑。我得從什麼地方出來,把他們抓住。我整天就幹這樣的事。我只想當個麥田裡的守望者……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第三天,為逃離眼前的一切,實現心中的夢想,霍爾頓決心去西部闖蕩,臨走那天,他約了妹妹告別,誰知妹妹卻拿著行李箱要和他一起去西部,霍爾頓勸服不了妹妹,只能放棄去西部。

回到家的霍爾頓生了一場病,病好以後,等待他的命運是又被送到一所學校繼續學習......

混世小魔王的兩面性

霍爾頓與他同一年齡段的孩子截然不同,他對受歡迎或社交沒有興趣。從一開始,他就讓我們進入他個人生活之中。

他的父母非常敏感,他的母親特別保護他,無微不至到了一種被壓迫的感覺。霍爾頓的興趣所在和父母的殷切希望完全背道而馳,他傾向於遠離世界上的虛假,如果世界是一家公司,他充當的則是一名真實的出納員。

霍爾頓根本不喜歡電影,他的兄弟為了一張好萊塢的支票而放棄了天生的寫作天賦,他鄙夷這種行為。 在那個時代,任何其他的男孩都會為有一個兄弟姐妹在好萊塢工作而欣喜若狂。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但霍爾頓卻不是,這對他來說太“假”了, 他不會做從眾隨大流的違心之舉,虛假是他最大的敵人。

從他被彭西的學校開除直到他到達他在紐約的老家,在他與小說中穿過的不同角色的關係中,有兩件事讓霍爾頓非常惱火:謊言和虛偽。

有時霍爾頓也會做一些典型的年輕人的事情,但他也試圖思考和重新思考他的生活要去哪裡(如果他要去某個地方)以及為什麼他的態度是不信任那些他認為對他有害的人。

與他的同學們的交易非常苛刻,無論是與阿克利、莫里斯、斯特拉德萊特和斯賓塞,甚至是與他的老師和親戚。 他和女孩們(莎莉·海耶斯、簡·加拉格爾)相處得並不好。 與他們發生性的可能性預先強加了相互的情感距離。

但對於霍爾頓來說,並非一切都是負面的。 有兩個人,一個活著,一個死了,對他有特殊的敬意。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他深深敬佩的已故兄弟艾莉,對他一直有著美好而深情的回憶,還有他八歲的小妹妹菲比的溫柔弱點,她也一直出現在他的生活和思想中。她是他的一切,反之亦然。 它們非常接近,這將在本書的結尾加深。 似乎有時她給他的生活賦予意義,完成它,讓他放心。

成長的代價就是一步步遠離純真

《麥田裡的守望者》將會是一本真正不朽的書,只要人類繼續對文學感興趣,這本書就會繼續被閱讀,這就是賽格林敘事聲音的力量:

霍爾頓總有一天會真正理解長大的感覺。

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那一刻你開始感到無法忍受的幻滅,一種貫穿你的腐化,你不知道也許是什麼時候它開始了,但一旦你注意到,它卻已經存在,並永遠留在那裡。

有一天你醒來,意識到你正在以荒謬、驚人、可怕的準確性再現你從父母和一般成年人那裡憎恨的一切,你不可避免地成為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然後你意識到生活是一個陷阱,就像上了車開始公路旅行,然後發現你將不可避免地發生事故,但你無法下車。

說這本書只是對現代社會及其所有恐怖的無情批判是荒謬的,關鍵是這本小說捕捉到了你意識到自己也迷失了的那一刻。

不管你怎麼努力,世界最終都會趕上你; 你的純潔消失了,你的童年消失了。生活的恐怖已經讓你措手不及,現在你獨自一人,坐在黑暗中,被這些無法辨認但熟悉的人包圍,他們和你一樣深陷泥潭。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但霍爾頓還是個少年:他仍然相信,或者仍在努力相信。 他非常接近於意識到他正在成為一個成年人,這個世界是可怕的,它讓你也變得可怕。

你對自己撒謊,但你討厭別人對你撒謊。 可是如果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無法得救,你會不會嘗試拯救他人?

這就是霍爾頓所做的:他嘗試。 當然,失敗了。

他想當麥田裡的守望者,但他無法阻止孩子掉下懸崖,因為他無法阻止他們成長,無法阻止黑暗抓住他們,哪怕是一瞬間,哪怕是最細微的觸碰。

《麥田裡的守望者》:生命是盛夏的果實,成長是必經的一場潰爛

《麥田裡的守望者》 是一聲吶喊,是一聲哀嘆,是對被墮落、成為成年人的必然性的抗議。 它告訴我們生命是盛夏的果實,而成長是你必經的一場潰爛。我不認為霍爾頓是一個開明的悲劇詩人,他能看到超越凡人所能看到的東西。

確實,有些人沒有意識到我們周圍密集的恐怖,但在某些時候,即使是一瞬間,我們都面臨著黑暗、深淵和絕望的景象。

無論是死亡、打擊、謊言都無關緊要。 有那麼一刻,我們開始意識到事情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也即是我們不再是孩子的那一刻,即使我們試圖逃跑,我們每走一步都會讓我們遠離我們想要返回的地方:我們的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