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被“碰瓷”的運動服,是又一次的文化展示

最近,一部名為《魷魚遊戲》的韓劇在全網走紅。然而讓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韓國一位教授藉此熱度在社交平臺發文稱,中國演員吳京在拍戲時身穿的印有“中國”字樣的綠色運動服是抄襲了《魷魚遊戲》中主角們的相似制服。

被“碰瓷”的運動服,是又一次的文化展示

這可讓中國網友炸了鍋。要知道,吳京穿印著“中國”字樣運動服的造型,最早出現在2019年上映的電影《老師·好》中。前不久剛結束的東京奧運會,相關劇照成了網友為運動健兒打氣加油的首選表情包,“忙”得不亦樂乎。

更不用說,這件“梅花”牌運動服已在中國流行幾十年,是國潮的標誌之一。真要說“抄襲”,韓國教授的觀點怕是要顛倒一下主語和賓語才行了。

雖然整起事件是一次讓人哭笑不得的“碰瓷”,但從中也能感受到一些深層的意味。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韓流”曾席捲中國,無論是穿著、髮型還是妝容,當時的年輕人都爭相效仿韓國範兒。但在20多年後的現在,中韓之間,乃至中國與世界之間,很多肉眼可見的變化已然發生。

五六年前,和“梅花”牌運動服同樣“古早”的“飛躍”牌球鞋火爆歐美。許多90後、00後從未穿過、售價不過幾十百來元的小白鞋在國外成了時尚圈的新寵,價格攀升至接近千元,許多國人在驚訝的同時,也真切地感受到經典原創的魅力。

隨後幾年,類似情形越來越頻繁地發生。過去只是中國人“自娛自樂”的宮廷劇在全球多個國家熱播;去年,發行於1983年的歌曲《一剪梅》在國際音樂平臺Spotify連創佳績,不少外國人因此學會了那句拗口的“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當然,最著名的案例當屬“李子柒現象”——她的那些拍攝中國農村衣食住行、連英文字幕都沒有的影片,讓她在國外網站擁有了千萬數量級的粉絲。有人粗略數了數,李子柒每個影片下的留言,都有少則十幾種多則幾十種語言。

上世紀90年代,一位叫扶霞·鄧洛普的英國人來到四川成都。作為一位美食愛好者,在那之前她聽說的中國餐飲既怪異又恐怖,這也是當時大多數歐美人對中國菜的成見。然而,在成都一年多的生活以及其後20多年對中國多地餐飲的研究讓扶霞徹底變成了中餐愛好者,更重要的是,她還把熱愛變成文字,寫作了多本向西方世界介紹真實的中國餐飲的書籍。

從對偏見保持沉默需要外人來探究,到對歐美、日韓文化照單全收,再到多種多樣的文化載體主動“出海”,敢於和樂於展示成了當今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對中國文化的主流態度。

這樣的展示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雖然自稱已有“中國胃”,扶霞還是吃不慣北方的滷煮;比如直到東京奧運會,國人才知道舉重運動員呂小軍因其完美的身材在國外健身圈被視為偶像般的存在。

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與之相對應的就有兩百多種文化。在此背景下,文化差異不可忽視,但也不必過分強調,

因為無論是一首歌、一部劇,還是一道菜、一雙鞋,只要製作足夠認真、質量足夠精良,它總會在世界某個角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