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當今的武林不成樣子?其實隱去的俠並未逝去!

當今的武林不成樣子?其實隱去的俠並未逝去!

作者:趙振魯

當前熱映的電影《邪不壓正》取材於張北海的小說《俠隱》。講述了一個師門被滅,僥倖逃脫的李天然於“七七事變”前夕回到北平向仇人復仇的故事。原著作者張北海用文字復活了老北京,再現了古城的四季和街道、市民的生活和習俗。但作為一部武俠小說,主人公越洋歸來、一了恩仇、穿雲而去的主線始終牽引著讀者。很多人開始對比時下的武林,懷念過去的“俠隱”。

當今的武林不成樣子?其實隱去的俠並未逝去!

俠隱的含義

“俠隱”在原著書中有三種含義:

其一,剛回國的俠客,勢單力薄,對方人多勢眾,李天然不得不隱蔽自己,伺機行動;

其二,戰爭打響,功夫敵不過槍子,李天然最後還是借用手槍復仇。雖然達到了目的,但相比於深夜留帖、廢墟還劍時的武俠規矩,多少有了些無奈和妥協;

其三,戰爭結束後世界終將平靜,那時法律走到臺前充當行為準則,遊俠將於何處棲身?

這麼多年習慣了金庸的古代武俠小說,忽然間來到近代,冷熱兵器碰撞下,“暗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錚鳴”,看到那個快意恩仇的武林江湖離我們遠去,多少有些傷感。但轉念一想,“孤帆遠影碧空盡”,看不見就不存在了嗎?“俠”是一種身份,更是一種精神。俠是扶危濟困、懲惡揚善、路見不平一聲吼,俠是你我心中的正義感。

是否習武只是外在表現,能否出手才是精神核心。

當今的武林不成樣子?其實隱去的俠並未逝去!

中國人血液中汩汩流淌 “俠”的基因

古往今來,“俠”的基因代代相傳。

墨子一派稱墨俠,荊軻為首的謂任俠,魯朱家、豫劇孟、漢郭解是遊俠,習武之人為武俠,以“愛民”為教義曰“義俠”。

明朝,魏忠賢禍國殃民,蘇州市民奮起反抗,事後五位平民挺身而出甘願代十萬人受罰,慷慨赴死。文學家張溥感其忠義,撰文紀念:“嗟夫!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而五人生於編伍之間,素不聞詩書之訓,激昂大義,蹈死不顧。”

清朝,幫楊露禪照顧家人、得陳清萍教誨而開宗立派、悉心傳拳於外姓的武禹襄。

抗戰,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有強烈歷史責任感、出任29軍大刀隊總教頭的李堯臣(時年55歲)。

現代,勇鬥歹徒的徐洪剛,巨浪中三進三出的魏青剛。

前幾天,四連踹救出司機的格日樂圖,一腳幹翻劫匪的“朝陽區群眾”……

這些人不是權傾一時的貴族,不是炙手可熱的寵臣,也不是富可敵國的商賈。他們都是平民百姓,渺小但有力量,卑微卻有尊嚴。他們之所以能夠留得生前身後名,只因為他們的行為符合道義,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諾必誠,不矜其能,羞伐其德。

當今的武林不成樣子?其實隱去的俠並未逝去!

具俠義風,行春秋事,布衣亦可傲王侯。他們從人群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群中去。他們是英雄,從平民中走出的英雄。

他們如一顆顆珍珠,串聯起國家的歷史;又如一粒粒石子,構築著健康社會應有的道德基石;亦如一根根標杆,指引著民族前行的方向。

“俠”未逝去,他就隱藏在我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