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揭示奧陶紀生物大輻射早期面孔

近日,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黃迪穎研究員、方翔副研究員等人聯合湖南博物院、中南大學的合作者,在湖南永順發現了早奧陶世特異埋藏化石庫——列夕動物群,揭示了奧陶紀生物大輻射早期的海洋生態面貌。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列夕動物群生態復原圖(孫捷繪)

此次發現的列夕動物群產出於湖南省永順縣列夕鄉,化石出自下奧陶統馬刀堉組上部的鈣質泥岩中。目前在列夕動物群中,已發現環節動物、節肢動物、海綿動物、棘皮動物、鰓曳動物、刺胞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苔蘚動物、半索動物和脊索動物11個門一級生物類群,其中以古蠕蟲類和三葉蟲丰度最高。古蠕蟲類大部分以軟軀體型式儲存,保留了部分解剖結構,如消化道等。此外,棘皮動物、海綿動物、多毛類等也有新的類群發現,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列夕動物群儲存了多種生態位的生物類群,包括內底棲、底棲固著、底棲遊移、游泳和漂浮等型別,反映了一個複雜和完整的海洋生態系統。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列夕動物群中的主要化石類群

迄今為止,全球範圍內僅發現少量奧陶紀的特異埋藏生物群,特別是早奧陶世。早奧陶世是研究古生代動物群起源和奧陶紀生物大輻射早期機制的關鍵時段。列夕動物群的時代比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主幕早5~10個百萬年,其中儲存的特異埋藏化石,既包括寒武紀的孑遺類群(如古蠕蟲類、奧托蟲、球接子三葉蟲等),還有大量奧陶紀的新生類群(苔蘚蟲、多毛類等),複雜的化石組合為從寒武紀動物群到古生代動物群的演替提供了新的證據,揭示了奧陶紀生物大輻射早期面貌。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列夕動物群中的蠕蟲化石

在道虎溝生物群中發現

最早的昆蟲育幼行為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付衍哲等,在研究中發現卡拉劃蝽獨特的攜卵行為,該發現將昆蟲育幼行為的直接證據提前了近4000萬年。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卡拉劃蝽化石形態特徵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卡拉劃蝽特化的捕食構造

卡拉劃蝽是中晚侏羅世道虎溝生物群中的代表型別,研究中發現,卡拉劃蝽部分雌性個體的左中足脛節上可見約5–6排緊密排列的、每排約6–7個長度為1。14–1。20 mm的卵,由卵柄附著在脛節上。雌性攜卵個體的左中足脛節較其右中足脛節以及雄性個體的中足脛節更粗。本研究推測道虎溝生物群中大量蠑螈所造成的捕食風險和週期性的食物來源使卡拉劃蝽面臨巨大的生態壓力,攜卵行為可能反映了卡拉劃蝽對棲息地生態環境的適應或對古湖泊生態系統變化的響應。攜卵行為通常是指單親在產卵後攜帶卵或幼體以提供保護的行為,可有效提高孵化率和後代存活率。然而,這種行為很難記錄在昆蟲化石中。卡拉劃蝽的攜卵行為可在孵化過程中為卵提供物理性保護並有效防止卵的乾燥和缺氧,對其演化和繁殖具有重要意義。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卡拉劃蝽化石攜卵標本和現代劃蝽卵(圖i)

以足攜卵的育幼策略尚未發現於其他現生和滅絕的昆蟲類群中,但在水生節肢動物中並不少見,其化石記錄可追溯至寒武紀早期的澄江生物群中。但以一側的足攜卵的行為則屬孤例。研究凸顯了中生代昆蟲多樣化的、鮮為人知的育幼策略,有助於理解昆蟲育幼行為的演化和適應意義。

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發現

卡拉劃蝽的生態復原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