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黃瓜“小黃點”病害如何防治?黃瓜褐斑病,易與其他病害混淆!

種植戶俗稱的黃瓜“小黃點”,名為黃瓜褐斑病,又名黃瓜靶斑病,這種病害是由多主棒孢黴侵染所引起的,目前在遼寧、山東、河南、河北等大棚黃瓜重要產地發生嚴重,甚至已成為黃瓜種植最嚴重病害之一。黃瓜褐斑病與黃瓜霜黴病、角斑病表現症狀類似,很多菜農經常錯誤診斷,貽誤治療時機,多主棒孢黴病菌不僅能侵染黃瓜,同時還能侵染西紅柿、茄子等瓜果蔬菜,最終會造成葉片斑點,甚至落花落果現象。

一、黃瓜褐斑病症狀

黃瓜褐斑病主要為害葉片,一般在黃瓜的生長中期或者後期發生,黃瓜的中部葉片最先發病,然後向下發展,褐斑病症狀呈現圓形或不規整圓形斑點,一般根據症狀不同可以分為大型斑點和小型斑點、多角形斑點等,這個病害的發生與種植環境有關,高溫高溼和低溫低溼度表現症狀是不同。

黃瓜“小黃點”病害如何防治?黃瓜褐斑病,易與其他病害混淆!

小斑型黃瓜褐斑病(圖片來源於南方蔬菜)

黃瓜“小黃點”病害如何防治?黃瓜褐斑病,易與其他病害混淆!

大斑型黃瓜褐斑病(圖片來源於南方蔬菜)

黃瓜“小黃點”病害如何防治?黃瓜褐斑病,易與其他病害混淆!

多角型黃瓜褐斑病(圖片來源於南方蔬菜)

在高溫高溼環境下一般產生的是大型斑點,並帶有灰褐黴狀物,如果是細菌性角斑病是不會有黴層的,低溫低溼產生的是小型斑點,小斑點正面是黃色圓形,中間灰白有些凹下。

二、黃瓜褐斑病發生原因

黃瓜褐斑病菌可以在殘枝敗葉等寄主上生存2年,病菌在土壤殘枝敗葉中越冬,種子可以帶毒傳播,休眠菌絲體依附在種皮或種皮內的,在合適條件下會產分生孢子,並大量繁殖,分生孢子在空氣、施肥等田間操作等過程中進行擴張侵染,據研究分生孢子可以透過作物氣孔等途徑進行侵染。

黃瓜褐斑病的發生與大棚溫度溼度關係較大,一般溫度在10-28℃時發病最快,傳染也較快,相對溼度在85%以上進入發病有利時期,研究表明,大棚中高溫高溼、光照時間短、施用氮肥過多,作物缺硼的情況下,都會造成黃瓜褐斑病發生嚴重。

三、黃瓜褐斑病防治措施

在高溫高溼情況下,這個病害發展較快,所以關鍵在於前期預防,主要有以下措施:

種子消毒處理:

一般建議使用55度以上溫度浸泡10分鐘,溫度不建議太高,以免傷及種子,浸泡後再進行催芽處理。

田間管理:

一般建議輪作,並及時處理大棚內殘枝敗葉,並進行悶棚等土壤消毒處理,大棚及時通風,降低棚內溼度。建議每畝施用2-3噸農家肥,也可以使用生物菌肥,注意磷鉀肥施用,控制氮肥使用,黃瓜定植後建議淋施1-2次海精靈生物刺激劑等,以此提高作物本身抗病能力,增強作物長勢。

藥劑防治:

目前主要還是在早期進行藥劑處理,以往使用較多的戊唑醇、苯甲·丙環唑等三唑類藥劑都已經抗性較大,建議使用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等藥劑。推薦的配方有氟菌·肟菌酯、唑醚·代森聯、苯甲·咪鮮胺、噁酮·錳鋅等,在施藥前建議將病葉進行清除,然後進行施藥,一般5天施藥一次,連續噴施2-3次,注意輪換用藥,減緩病菌對於藥劑抗性產生。

本文由@農業助手 團隊編寫,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