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想知道怎麼判斷一個企業的實力嗎?其實很簡單,先看它是否具備上市的實力,再看它有沒有進入世界企業500強榜單。

像是那些我們熟悉的中企,基本都是該榜單裡面的常客。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今年8月,2022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正式出爐,美國企業上榜124家、日本企業上榜47家、印度企業上榜10家。

從該資料中就能看出,美國的企業實力確實很強,中國的表現如何呢?

一、 美國上榜企業

榜單中一共有500家企業,光是美國的企業就能夠佔比五分之一左右,足以證明美國的資本市場非常強大。

你知道哪個企業在美國排第一嗎?是蘋果?又或者世界首富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其實,世界500強企業的龍頭老大是一家連鎖超市,也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沃爾瑪。

2021年,沃爾瑪的營收總額達到5730億美元,甚至超出2021年陝西省的全年GDP。

有些人或許會感到疑惑,沃爾瑪就是一家開商場的企業,市值要被蘋果公司遠遠甩在身後,憑什麼可以成為世界第一呢?

其實這是因為,該榜單的排名標準是按照企業營收來進行計算。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沃爾瑪的市值雖然不是很大,但這家企業的營收模式為賣場經營,每年可以賺取大量的營業額。

因此,按照這一標準進行統計的沃爾瑪,便可以穩穩坐在世界龍頭企業的位置。

在榜單前10名中,美國企業共享有4個席位,除了排在第1的沃爾瑪以外,另外3家分別為亞馬遜、蘋果公司以及西維斯健康。

相較於2021年的排名,這三家企業都有進步。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日本和印度的企業實力排名如何?

二、 日本與印度企業

叢總量上來看,印度與日本的企業數量算不上多,差不多位於中上游的水平。

只不過,日企與印企的最高排名相對並不是很高,日企第一名排在榜單中的第13位,印企第一名排在榜單中的第98位。

日本企業第一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豐田汽車,日系車早先在中國也非常有市場。但是在今年,

位於德國的大眾公司成功反超豐田,重新奪回全球最大汽車生產商的寶座。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值得一提的是,

由於新能源汽車的興起,我國新能源車企比亞迪也已經進入了世界500強榜單當中。

或許也正是因為受到國產汽車崛起的影響,豐田、本田等日系車企在中華區的營收額有了普遍下滑。

印度企業的第一名叫印度人壽保險公司,這是印度的一家國有企業,其總部位於孟買。

在印度生活的民眾,大多對這家企業非常瞭解,因為印度人壽幾乎已經壟斷了全國範圍內的保險業務。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除了這家國有企業以外,另外幾家上榜的印度企業主要集中在工業領域,例如石油、天然氣、鋼鐵等等。

光是從這一點,基本也能大致推斷出印度內部的產業機構。

說了這麼多,中國企業的表現如何呢?

三、 中國上榜企業

在前10名裡,中國與美國的佔有數量一樣,都是享有4個席位,其中還有3個連號,分別為第3名的國家電網、第4名的中石油以及第5名的中石化。

另外,中國建築集團排在榜單中的第九名。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從前十名的數量來看,中國和美國的表現可以說是55開,從總量來進行對比呢?

縱覽榜單中的500家企業,中國企業佔有145個席位,超出美國的124席。

判斷一個國家的實力強大與否,需要透過多個指標來綜合看待。

在商業領域,中國雖說尚未完全超越美國,但也已經無限拉進了與美國的距離,同時把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本世紀初,也就是2000年,當時的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美國總數位於世界第一,共享有179個席位,第二名為日本,上榜企業共計107家。

我國呢?那一年我國的上榜企業僅有9家。

短短20餘年的時間裡,我國的世界500強企業實現了從個位數到三位數的突破。

與此同時,在總量上我們實現了對美國的超越,在質量上的超越還會遠嗎?

2022年世界500強:美方124家,日方47家,印方10家,中國呢?

結語

美國的沃爾瑪公司,透過賣場經營的模式常年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大家覺得,中國的企業是否有機會實現對沃爾瑪的超越,從而站上世界之巔的位置呢?

歡迎在下方留下你的看法,還可以順手點個關注哦。

免責宣告: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絡,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