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別告訴她》是一幅中西觀念衝突下的家庭眾生相。

繁華的紐約街頭,北方城市的街道,蹩腳的中文和地道的東北話,餐桌上親戚間的針鋒相對,裝飾浮誇的小旅館,婚禮上食客的嘴臉。這些誘人的生活細節共同組成了故事的背景。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作為表現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影片,《別告訴她》總讓我想起李安早期的父親三部曲。不同於李安的深沉隱忍,《別告訴她》更多的是情感的抒發。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女主角Billi對奶奶的情感,以及她“美式的”個體權利意識驅使她不斷髮問,為什麼不將患癌的事實告訴奶奶。這是整部影片探討的核心,也是東西方文化爭議的集中體現。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一方面,個體權利要求病人必須知曉自己的病情。另一方面,出於情感需求以及對家庭結構穩定的需要,對病人隱瞞病情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作為6歲移民美國的Billi,自然是傾向告知病情。但隨著深入瞭解奶奶的生活,Billi開始不那麼確定哪種選擇才是正確的。最終,離開奶奶返回美國的Billi選擇和家人一起隱瞞奶奶的病情。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影片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態度,告知或隱瞞,哪個正確或哪個更好,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處。

影片不做評判,只是展現出了事物的複雜性。

經過了觀念之爭,影片最終將鏡頭對準了Billi與奶奶之間的情感。Billi操著蹩腳的中文與奶奶地道的東北口音對話時,地域和文化隔閡完全不存在,反而是奶奶總會說出使Billi反思自己生活的話。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父母都因Billi獎學金申請失敗而責怪她,只有奶奶無論任何事都會安慰Billi。相比於在生活壓力下變得刻薄的母親,奶奶更像是Billi的慈母。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

影片結尾,離去的計程車漸行漸遠,後窗中奶奶的身影越來越小。去機場的路上,長春的街景快速掠過,離去猶如來時的回放,彷彿要將殘存的回憶抹去,就像兒時記憶中,家的地方建起的高樓大廈,童年無影無蹤。

影評|《The Farewell》——別告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