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上海紀錄片《尋味·王家沙》將播,看中華老字號用匠心精神、商業頭腦乘風破浪!

上海紀錄片《尋味·王家沙》將播,看中華老字號用匠心精神、商業頭腦乘風破浪!

傳統老品牌如何在味蕾體驗極大豐富的當下,歷久彌新,用正宗味道征服各地食客,甚至乘上網紅經濟的浪潮,引得大家競相排隊?

即將於本月31日晚10點登陸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人文頻道的《尋味·王家沙》 ,便以傲立美食江湖七十多年的王家沙為樣本,展開一番生動趣味的“調研”。今天一早,距離紀錄片播出還有60小時的檔口,節目主創團隊與鏡頭中的“王家沙人”,齊聚位於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總店二樓,提前“劇透”精彩細節。

《尋味·王家沙》被總導演申紅定義為“財經美食類紀錄片”——拿得下“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殊榮,熱門產品又總能撬動食客排隊熱情的老字號,得以常青,清晰果決、立於時代潮頭的經營理念與心手相傳的匠心味道,缺一不可。

王家沙點心店初創於1945年。舊時王家沙憑藉“四大名旦”深受市場青睞:鮮香滷多的鮮肉生煎、鮮嫩味美的蝦肉餛飩、酥香可口的豆沙酥餅和香脆松透的兩面黃,打開了美食業界口碑,也打動了百姓的心房。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歷程,老字號王家沙幾經變遷,現已成為著名點心連鎖品牌,不但連鎖餐廳達到十四家,產品也在傳承中發展,歷久彌新。

老品牌資訊量巨大,如何展現其風采,曾一度讓導演申紅取捨艱難,最終主創決定從“人”入手:“手手相傳的技藝正是傳統名點的精髓所在”。

鏡頭中的幾位“王家沙人”格外吸睛。

上海紀錄片《尋味·王家沙》將播,看中華老字號用匠心精神、商業頭腦乘風破浪!

現任美食總監虞仁瑛,是一位女將。在傳授晚輩王家沙“傳家寶”酥餅的製作工藝時,她親手示範,也不忘口頭總結。一句“麵糰軟硬度要像你的耳垂一樣”,質樸又生動,浸透匠心。

王家沙點心第一代傳承人蔡立新,將手藝視為事業與歸宿,退而不休,年過古稀,依舊常常來巡店。陪伴老字號走過風風雨雨的老人家,視角更為宏觀透徹。

上世紀90年代,麥當勞、肯德基等洋快餐的強勢登陸,對老字號產生了巨大沖擊,再加附近上大量商業建築開工影響到了客流,王家沙的經營一度陷入困境。不過“王家沙人”並沒有氣餒,想出一招將蝦蟹大餐變成精緻的點心,蟹粉小籠,蟹粉湯糰等佳餚應運而生。點心師傅採取了當堂拆蟹粉的新鮮妙招,既讓觀眾看到食材的新鮮,也帶來巨大的傳播效應。就這樣,“蝦兵蟹將”成為了觀眾的焦點,當年,食客要在王家沙吃到一碗蟹粉湯圓甚至要排五小時的隊,店家只能採取限購模式,比之當下的網紅美食有過之而無不及。

類似的“商戰元素”,是這部紀錄片中的重頭戲。片中還有一段王家沙早年與鼎泰豐“打擂臺”,並且大獲全勝的傳奇情節,同樣能夠讓年輕觀眾眼前一亮。

當下,王家沙的在商業上的進取心依舊不減。在提倡綠色有機理念的當下,王家沙為了在提供綠色食材的同時,保證相對親民的價格,還做了產業鏈衍生,將源頭的生產也納入其中。

“王家沙自成立以來,一直以品質為上,集聚了較高的品牌美譽度。此次拍攝希望為觀眾呈現一部全景式展示中國老字號發展,具有珍貴史料價值的紀錄作品。”申紅說。

值得一提的是,紀錄片還請來了一位美食“主演”,美食家顧佳斌將從專業食客的角度,解鎖上海老味道的成功法則。

上海紀錄片《尋味·王家沙》將播,看中華老字號用匠心精神、商業頭腦乘風破浪!

作者:張禎希

編輯:姜方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