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無論孩子長多大,媽媽都是孩子的“保護者”,而不是“教育者”

在日本,有愈來愈多媽媽變得越來越強勢,她們身上的父性要

無論孩子長多大,媽媽都是孩子的“保護者”,而不是“教育者”

素超過了母性要素。此類家庭的數量在逐年遞增,而且這種情況並不侷限於單親家庭。面對這一趨勢,這些年來我一直心焦不已。

數十年之前,日本人的生活要比現在貧窮困苦得多。但是說起來,我還是覺得那時候的媽媽們更富有愛心,更多的家庭裡洋溢著母性之愛。

然而現如今,我們不得不感概,那樣的媽媽、那樣的家庭越來越少有了。

無論孩子長多大,媽媽都是孩子的“保護者”,而不是“教育者”

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

我認為,原因之一就是家長對孩子過度干涉或女性參加社會工作,這對家庭生活產生的影響非常之大。

在過去我們缺衣少食的年代裡,父母根本沒時間奢望孩子多麼有出息,也沒有餘力給孩子制定什麼培養目標。如今,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全民提倡男女共同參與社會生活,無數女性即使不分晝夜辛勤工作,也要力圖做到育兒和工作兩不耽誤。

另外,隨著兒童早教風潮的高漲,讓孩子學習各種技能、早早把孩子送人各種補習班的家庭逐年增加,這可能緣自家長希望孩子能掌握自己小時候沒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吧。很多家庭因此少了天倫之樂,卻多了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期待。

對於這種潮流,我深感不安,因此在每一次面向母親的演講會上,我都會強調說:“孩子媽媽不要以教育者自居!孩子媽媽應該是兒女的保護者!”

家長們過度要求孩子有出息,強加給他們各種目標,媽媽們使出渾身解數,督促孩子實現這些目標,結果呢,孩子反倒不成器。

無論孩子長多大,媽媽都是孩子的“保護者”,而不是“教育者”

在臨床實踐中,我目睹了太多諸如此類的真實案例,多得讓人不忍視之。所以我在每次演講中都反覆強調媽媽的角色。

例如,那個致多人死亡的秋葉原無差別殺人事件的青年罪犯,還有那個刺死母校專業課教授的青年兇手,他們就是母親教育失敗導致的極端後果。小時候他們從母親那裡得到的不是母性之愛,而完全是父性之愛。

追溯一下這些罪犯的成長曆程,我們不難發現,他們的母親都十分嚴格,從小就要求他們遵守社會公德、努力學習,諸如此類全是父性的東西。他們的真實自我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可,因此無法形成接受他人、融入社會的能力。天長日久,他們最終逐步走向反社會的道路,做出殘忍的極端行為。

無論孩子長多大,媽媽都是孩子的“保護者”,而不是“教育者”

20世紀中期以來,我們生活在自由、富裕的和平年代裡,但換個角度來說,我們也在不知不覺變得“自戀”起來。

這種變化導致的後果就是,越來越多的家長不再力求成為孩子心目中的理想父母,相反,養育孩子卻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心願,滿足自己的慾望。真是令人扼腕!

我在父親的故里一滋賀縣的鄉間長大。從小學三年級一直到高中畢業,我和家人都生活在那裡,那是一個貧窮的小山村。

但是,那裡的村民和我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認識:“越是不懂事的孩子越要多疼愛,越要費心思多加照看。”每當看到哪個孩子有點兒不對勁,他們都會及時給予關照、悉心教導。

相反,對於那些十分懂事的孩子,他們甚至認為“不用管也行”

當時有那種家教特別嚴的家庭,孩子大晚上捱罵,被趕出屋罰站,一個人孤零零地在外面哭。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母親一定會想辦法幫助那個孩子。她開導、安慰犯錯的孩子時,總是重複相同的話,以至於小小的我對母親的那句口頭禪也耳熟能詳。

母親根本不間孩子究競犯了什麼錯,而是直截了當地說:“以後咱再也不那樣了,好嗎?”

於是,等到孩子點頭保證之後,母親就說:“好咧!那阿姨陪你一起去承認錯誤吧!”然後把孩子送進家門,對孩子父母說,“這孩子跟我說他再也不犯那樣的錯誤了,咱們就原涼他這一回吧!”

這麼一來,孩子家長也不好意思繼續生氣,這件事就此揭過。

第二天,生活恢復平靜,大家該幹什麼幹什麼,就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

以前,這種“好管閒事”的街坊鄰居隨處可見。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街坊鄰居真的是十分配合家長教育孩子。

相比之下,現如今的家長嘴邊經常掛著的卻是:“不懂事的孩子真糟心!”

無論孩子長多大,媽媽都是孩子的“保護者”,而不是“教育者”

世上的人,個性不一,每個人的優點和缺點都不盡相同。滿心疼愛孩子的家長充滿著濃濃的母性之愛,在育兒過程中,他們會為孩子的人生著想,有時甚至會為了孩子而轉變自已的想法、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不是理所應當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