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圖片來源:unsplash

*蔡清,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教授。

每一個小孩語言爆發期的早晚會非常的不一樣,從一兩歲到三四歲都有可能。研究者注意到的一點就是,生活在二語或者是多語家庭中的小孩,通常開口會比較晚一點。

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認知控制。這種能力通常是要到一歲多到兩歲才能較好地發展起來,所以如果是一個在雙語家庭長大的小孩,他開口晚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語言和認知在發展上是一個相互制約的一個過程。

兒童如何學會語言

大家好,我是蔡清。剛才大家看到的那隻學識淵博的非人靈長類朋友是倭黑猩猩。它是在進化樹上離我們最近的鄰居。和大家一樣,我也驚歎於它的詞彙量。作為一個四歲孩子的媽媽,我當時心中在想,不知道是它認識的詞多,還是我兒子認識的詞比較多。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幸運的是,已有研究告訴我們,一個四歲的孩子大概可以認識2000到4000個字,存在個體差異,但大致和這隻倭黑猩猩差不多。那麼,這是不是說他們具有相似的語言能力呢?在第一次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外甥在四歲的時候講的一句話出現在我腦中。

他那個時候跟其他小孩一樣,也不願意去上幼兒園。他跟他媽媽是這麼表達的:“在幼兒園裡,孤獨就像一張網,網住了我”。倭黑猩猩不會“說”話,就算能發出聲音,我相信它也沒有辦法表達出這樣一句意義和感情如此豐富,並且句法如此完整的句子。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所以講一句話其實特別不容易。除了發音的部分以外,我們還要知道詞彙的詞義,要了解句法結構,還要知道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如何去運用這些句子。

語言能力是不是人類所特有的?

任何一種語言都需要兩種基本的能力。第一種是統計能力,在談話過程中對語音資訊不斷的進行統計。另一種能力是掌握聲音序列中的抽象規則,並且一般化這些抽象規則的能力。

在我們進行語言研究的時候,經常談到的一種“模式動物”就是鳥類。

2012年的一篇研究論文裡,讓一種會唱歌的鳥兒學會“啾啾啾”的聲音序列,然後發現如果這個聲音序列發生變化,鳥兒可以發現。於是研究者得出鳥類可以習得序列規則的結論。

但是大家可能會發現:不對,任何一個鳥,可能在它的“鳥生”中只需要記住十句句子,所以只要這句話它沒有聽過就可以了,它並不需要真正的運用到規則。

在這一點受到質疑之後,大家就很長時間地進入了一個爭論,直到靈長類的研究回答了這個問題。最近,我的一位同事,王立平,他的課題組做了這樣一個研究。

這是獼猴,他們發現這種小猴不但可以學會示範的序列,而且在一年多里,經過一萬多次的學習以後,它學會了一件很複雜的事:你隨便給它點一個序列,它可以倒著順序點出來。也就是說,它不但學習了這個序列,還可以反過來對它進行某一種抽象的計算。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看了這個研究,那個關於人類特殊性的問題現在應該這樣問:

人類的語言在何種程度上是具有特殊性的?

我們常常說,人類個體的發展是整個種系發育的一個縮影。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小孩,看看人類從出生時候開始是怎麼學習語言的。

初生兒:驚人的統計學家

在胎兒期間,大腦非常快速地增長。到嬰兒出生時,大腦是成人大腦的1/4到1/3這麼重,大概是300多克。可以看到,嬰兒出生時腦的溝回形態已經跟成人非常相似了。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我們都說嬰兒出生的時候就像一張白紙一樣,其實完全不是這樣。我的一位同事更是說過非常絕對的話:

每個嬰兒在出生的時候,已經是一個貝葉斯統計機器。

腦成像的研究發現,在嬰兒出生不久,如果聽到的是自己媽媽在對他說話,比起一個不認識的女性對他說話,他左側大腦的語言區就有更多的活動了。他不但可以辨別出“這是我媽媽”,還會努力去理解媽媽到底想要跟我說什麼。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甚至比這更早。剛才談到的是嬰兒早期,下面這個研究是一位同事Ghislaine Dehaene-Lambertz對30孕周出生的早產兒進行的。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30孕周的時候,大部分的嬰兒還沒有出生。這時,他們的右半腦已經可以檢測出這是爸爸還是媽媽在對我說話;同時,他們也已經可以分辨像“ba、da”這樣不同的聲音,左右兩側大腦都參與了分辨音素的這個活動。

最初一年都是世界公民

一些研究者這麼說:孩子出生之後的最初一年多都是世界公民。什麼叫世界公民呢?舉個例子,南京人可能覺得“n”和“l”是很難分的。其實這種現象在各種語言中都有存在。對一個英語母語的成人來說,很難分清“qi”和“xi”。

但是嬰兒並不是這樣的,在嬰兒六個月的時候,只要兩個音之間存在差異,不管這個差異在不在母語中出現,他們都可以立刻把這兩個音分開。

那到什麼時候他們沒有了這個能力呢?大概是在一歲以後。

你看這個講漢語的小孩,他可以繼續很好的分辨“qi”和“xi”,但是在十個月到十二個月的時候,在美國生長的嬰兒就不再具有區分這兩個的能力。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Patricia Kuhl的團隊就做了一個研究。他們要看看在這段時間讓美國嬰兒保持接觸普通話會怎麼樣。他們找了一個講普通話的女士,常常跟小朋友說漢語,裡面就有“qi”“xi”,像“西瓜”“氣球”這樣的詞。

他們發現在這段時間接觸到“qi”“xi”這兩個音的美國嬰兒,就跟講中文的嬰兒一樣,在第一年末的時候還是可以非常好地區分這兩個音的。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之後研究者又想,是不是可以偷偷懶,把跟嬰兒講“qi”“ xi”這樣的活動拍成影片錄下來,每天給他們看就好了。

他們意外地發現好像不行。有真人和嬰兒交流的,可以起到加強語音識別的效果,但如果只用錄下來的影片,就完全起不到這樣的效果。所以得到一個結論,在早期語音學習的過程中,真實的社會交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嬰兒如何學會最早的詞彙?

在語音學習之後,小朋友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在六個月到九個月時,很多爸爸媽媽那時都還沒有意識到,發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嬰兒開始理解他們人生中最早的幾個詞彙了。

在他們第一個生日之前,一個嬰兒,不管他使用什麼語言,大概已經可以理解50個詞彙。我們也許覺得理解詞彙這個事情容易,就是要把一個聲音跟一個形象連在一起。但是科學家發現並不僅是如此。

實驗室的研究發現,在嬰兒四個月的時候,讓他看一個特定的形狀和聽到“kiki”,他就可以學會這個尖尖的形狀和一個特定的詞“kiki”有關係,而“bubu”和這個圓圓的形狀在一塊。所以嬰兒在四個月的時候就可以把聲音和形狀聯絡起來。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為什麼要再過好幾個月,嬰兒才可以學會最早的詞彙呢?

其實我們如果去細想會發現一個事情,就是嬰兒學會詞彙的過程,並不簡單是一個把聲音和形狀連起來、完成聯結學習的一個過程,它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我們叫做

共同注意

的社會能力。

如果你在小孩六個月以前指著一個東西對他說,“你看,杯杯”,他會一直盯著你,根本不會跟著你的手轉過頭去看旁邊的那個東西。除非把東西放到他面前他才會注意到。

共同注意的能力,就是指可以跟隨別人的手勢或眼神,瞭解對方注意力在什麼地方,並把他的注意力也跟過去的過程。反過來,他也明白,他指一指,就是叫其它人注意那裡的一個過程。

這樣一個能力要到六到九個月的時候才發展出來。這種共同注意的能力,可能會制約到兒童的詞彙學習。

一旦獲得了共同注意的能力,其實還有很困難的一步,就是他要把聲音跟一些具體或者抽象的意思聯絡起來。

你想一想,它並不是簡單的聯絡。嬰兒聽到或者想到“飛機”的時候,可能是他的玩具飛機,可能是書上畫的一個飛機,還可能是天上各種各樣不同形狀的飛機。他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飛機,需要抽象的能力。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想一想“爸爸”“媽媽”這樣的詞,情況其實更復雜。因為媽媽既可以是自己的媽媽,也可以指別人的媽媽,還可以指媽媽的媽媽。所以詞彙的學習遠遠不是這麼簡單。

我們剛才說,小孩在大概一歲的時候,就學會了人生的前50個詞,接下來他就慢慢開始理解短語。比如說“狗”,可以有“黃狗”“大黃狗追小狗”,還有“所有的狗”。我們講的時候覺得特別簡單,但對小孩來說可不是這樣子,他需要能夠把這些概念跟概念聯合在一起。

而且在嬰兒明白“追狗”的時候,要明白那個狗是被追的物件,而且要知道,“追狗”前面還有個主體,是寶寶去追狗或者是媽媽去追狗,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他也要學會語法。而有的表達像“有的狗“、“所有的狗”,則需要他的小腦袋去做更多的邏輯運算。

語言的爆發期

到一歲多的時候,兒童已經掌握了上面這些其實非常不容易的語言能力。在任何一種語言中,大家都會注意到,大概是在一兩歲之後的某一個階段,小朋友突然就像超能力附體一樣,開始出現了一個語言的爆發期。

我的孩子也是這樣。他在一歲半時還很讓人著急,說不了幾個詞。在一歲七個月的時候去了託班,第一週禮拜結束時就變成了一個話癆,可以用各種複雜的話沒完沒了說上非常久。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其實在語言爆發之前,嬰兒的小腦子裡面已經做好了幾個準備。

首先是剛才我們說的,在那個時期,他已經至少懂得了一兩百個甚至更多的詞彙;在不停地聽大人講話的過程中,他已經知道了一些基本的詞跟詞之間的順序以及關係;再有,他每天看著爸爸媽媽對他說話的時候,也在學習怎麼樣來運用他的發音系統,並且透過自己的調整和大人的糾正,能夠比較準確地把這些音發出來。

但除此之外更加重要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社會需求。

他本來在家天天跟爸爸媽媽待在一起,覺得我頭一動,他們就知道我要那個了。頭一動,就問寶寶你是要喝水?寶寶你是要玩具車吧?

然後有一天去了託班或者去了外面,他就發現太奇怪了,動了半天頭,其他人都不知道我想要什麼,我只能跟他們說話了……所以,社會需求其實是語言爆發的一個非常直接的誘因。

但是每一個小孩語言爆發期的早晚會非常的不一樣,從一兩歲到三四歲都有可能。研究者注意到的一點就是,生活在二語或者是多語家庭中的小孩,通常開口會比較晚一點。

大家可能說,沒關係,我們家都是中國人。但是想一想,比如在上海的家庭,可能媽媽跟寶寶說的是上海話,爸爸跟他說的是普通話,爺爺奶奶跟他說的是方言。從語音輸入的角度來說,他同樣也是一個多語者,或者準確地說是一個多言者。

這個時候需要什麼?他的小腦袋裡面就是不停地統計,做了好幾套系統放在那個地方。現在轉向媽媽了,要說上海話,要把其他的系統抑制住,單單啟用上海話的系統。等一會兒看見爺爺了,他得切到方言系統。

這個過程中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

認知控制

。這種能力通常是要到一歲多到兩歲才能較好地發展起來,所以如果是一個在雙語家庭長大的小孩,他開口晚其實是有道理的,因為語言和認知在發展上是一個相互制約的一個過程。所以爸爸媽媽可以不用著急。

而且有研究發現,橘黃色的部分是雙語者在成年之後,比單語者有一些更強的腦網路連線。這可能表明:

雙語者從小到成年到老年,都有更好的認知控制能力和認知靈活性。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接下來,在講英語的社會中,我們團隊做了一個關於華語家庭的研究,發現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這些華語家庭中,父母跟小孩說英文的比例,直接決定了孩子長大後的英語能力以及認知控制的能力,但父母的英語水平對孩子成年後的英語水平並無影響。

很多爸爸媽媽想跟小孩講英文的時候,都擔心我的英文太爛了。這個研究也許可以告訴我們,其實不用擔心,放心去跟你的小孩講你不太完美的英語。

童言童語

我剛才講的語言發展過程看起來很輕鬆,但是我們都會注意到,小孩在習得語言的過程中會有很多有意思的錯誤。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比如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學會了一個詞,“狗狗”。然後他會指著一隻貓,“狗狗”。大家都哈哈地笑說,你連狗跟貓都分不清楚。

但是你仔細去想一想,在概念最先形成的時候,這是挺不容易的事。小孩是怎麼認知狗狗的?所有身上有毛的、有四條腿的、會跑的動物,都是狗狗。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我父母到現在有時還會嘲笑我幼年時的一件事情。他們拿了什麼東西,我很想吃,就對他們大喊,“給你吃,給你吃”。然後他們的朋友來了都說,你們家小孩真好,這麼小就懂得孔融讓梨。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我開口比較早。你們想想,要知道是“給你吃”還是“給我吃”,首先得知道“我”是我吧。

我怎麼知道這是我呢?需要對自我的認知。

對自我的認知,最典型的研究就是鏡子研究,你能不能知道鏡子裡的人就是你自己。研究發現嬰兒大約在十到十二個月的時候才知道鏡子裡的人就是我。除了人以外,剛才說的靈長類、鳥類、還有聰明的大象和海豚,都能發展出這個能力。

人類差不多一歲的時候才能知道這個就是我,然後才知道,喔,語言的那個“我”指的就是鏡子裡的那個我。所以如果嬰兒講話開始得非常早,那時他的自我認知還沒有發展好,也就沒法正確的使用代詞。

家長常常擔心小朋友開口晚,但反過來說,開口晚的孩子在開口時很多認知和社會能力已經發展成熟了,就會犯更少的錯誤。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我兒子小時候常常過度“創造性”的使用詞彙,他爸生氣了,他會說“你怎麼老生老氣”。小孩在剛剛學詞彙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些詞彙的誤用。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到兩三歲左右,剛剛過了“terrible two”的時候,常常是剛去幼兒園時,很多孩子身上就會發生這樣一件事情:他學了很多髒話,特別愛罵人,回來說“你這個笨蛋”“你這坨便便”。爸媽就很生氣,說你怎麼一去幼兒園就學壞了,誰教你的,跟哪個小朋友學的。

但不管你怎麼講他,孩子就不停的給你重複這幾個字。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是因為他講了這話以後,一看,爸媽反應很強烈,然後他就覺得繼“no no no”以後,第一次感受到語言這麼有魔力。

小孩第一次發現最有魔力的詞就是“不”。你跟他說什麼,他說“不要,不要”,發現他可以拒絕你們了。接下來他發現一說“笨蛋”的時候你們就這麼起勁,所以這種情況下父母當時可以置若罔聞,不管他怎麼說,都不要睬他,事後再去糾正他就可以了。

為什麼人工智慧難以達到兒童語言水平?

講了幼兒語言發展的這些事,大家可能會感興趣的另一件,為什麼從70年代開始,這麼多年以來,人工智慧學“講話”到現在都難以達到一個兒童的語言水平?

從心理學和發展科學的角度,我們會注意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點:

人類是多感官的進行語言學習,而不僅僅是侷限於語言本身。

我站在這講話的時候,大家會藉助視覺的資訊、聽覺的資訊,把我說的話整合,再借助已有的經驗和當下的情境,試圖明白我的意圖。這些是人工智慧自然語言加工還不能做到的。目前人工智慧的自然語言處理主要還是基於對大量的文字透過不同的演算法/解析器進行大量訓練實現的。

測試人工智慧的語言溝通能不能夠達到像真人一樣的時候,一個經典的方法是圖靈測驗。這是一個黑匣子測驗:在看不見對方的情況下,測試者透過隨意提問,判斷對方是否是人類。雖然也許不存在最合理的測試方法,可以確定的是,至少到目前為止,人工智慧還不能夠真正的理解語義本身。

最近幾年人工智慧的一些研究者們不約而同地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去年,幾篇人工智慧方面的重要論文都用到一種新的方法,讓機器像小孩一樣的去學習語言。

這些研究者做了一些小影片,比如一個人喝水的影片,字幕是“我很渴”。他們同時做了一個視覺的解析器和一個語義的解析器,透過同時訓練視覺資訊和語言資訊,達到多感官的整合。

也許心理和發展科學、神經科學的前進,可以給人工智慧帶來一些更好的啟示,也許有朝一日機器人真的有辦法跟我們進行更好的溝通。

閱讀障礙

我們剛才講的都是“聽、說、讀、寫”裡面的聽、說部分,讀、寫的部分其實是要到五歲的時候才會。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這三位著名的人物大家都認識吧?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有閱讀障礙。他們的一般認知都沒有什麼問題,而且在某一個領域中都特別有才能,但是他們閱讀的時候看得特別慢,容易讀漏、讀錯、或者讀成相似的詞。

研究者發現這可能來自於語音編碼、語音-視覺聯結或者視覺詞彙加工方面的一些不同的問題。有爸爸媽媽可能會覺得,我孩子剛剛開始學讀寫字,好像也有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這個研究,它讓一個五歲的小孩跟一個六歲的小孩分別在一個點旁邊寫他們的名字。

讓海淀媽媽為之瘋狂的孩子語言關鍵期,真的存在嗎?

Lissle五歲,Meggie六歲,點右邊有足夠位置時,他們都寫的很好。而當點右邊沒位置時, Lissle就自發把名字反過來寫了。Meggie六歲,她就不會這樣做。

為什麼呢?很多小孩剛開始學閱讀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事實上它跟人類的

視覺恆常性

有關係。所謂視覺恆常性,就是你看到一樣東西,比如一輛車,不管你從哪個方向看它,你都會一眼就說這是輛車。

這種能力不光是人類所特有的,大部分生物都有,而且這樣一種能力對於生存非常重要,老虎衝你跑過來的時候,你哪裡還管它是左還是右。

這個能力在閱讀習得中,是所謂有得就有失。我們看b或者d的時候,想成一個物體的話,就是同一個物體的翻轉。還有p和q也是。所以事實上,我們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克服掉這些視覺恆常性,才可以更好地學習到閱讀的能力。

語言是不是真的存在關鍵期?

講到這麼漫長的語言發展過程,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個詞叫做“

語言關鍵期

”,這個詞最早出現於上世紀70年代,是萊納伯格他們提出來的。

他基於早期的一些動物研究,把這些動物研究的結果進一步應用到兒童身上,然後結合他們當時的一個發現:青春期之後再發生腦損傷的人比較不容易語言恢復而有某一種失語症,提出了人的語言學習是有關鍵期的。

可能在座的每一位都聽到過學校的老師、教育機構,反覆地說“語言關鍵期”。身為家長,有時候就會很焦慮,生怕小朋友在什麼時候錯過了語言發展的某一個關鍵期。

我覺得語言關鍵期在最近一些年被過度地演繹了。其實它是叫“語言關鍵期假說”,所謂假說,就還不是一個非常確定的事情,事實上語言關鍵期在研究界是非常有爭議的。語言是不是真的存在關鍵期呢?

我們比較肯定的是語音是有關鍵期的,所以會建議可以在小朋友一歲之前給他聽外文、聽音樂,能起到磨耳朵的效果,這個作用確實是有的。

但是對於更加高階的語言功能,比如語義、句法,其實有很多科學家,包括我在內,認為並沒有足夠堅實的客觀證據支援這件個假說。也就是說在座的每一位,你要是現在決定要學俄羅斯語或者是希伯來語,都不太晚。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值得一提的,就是我們在講關鍵期的時候,常常在乎的是在什麼時間點以前,事實上還需要注意它應該在什麼時間以後。比如剛才說詞彙習得的時候,如果小朋友共同注意的社會能力還沒有形成,而過早地去推進後面語言能力的發展,可能就會適得其反。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位朋友講的一句話,他說早教機構最大的競爭者就是高知識水平的全職媽媽。這句話不全然對,但是我覺得在早期教育中,一個是瞭解大腦本身發育的規律,另一個是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給他們充分的社會交往,這對他們的語言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是最最重要的。

好,謝謝大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一席”,作者蔡清。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