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最近一直在讀古典老師的《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這本書的書名可能讓人覺得是成功學心靈雞湯之類的,但是當我開啟讀了幾節內容才發現我誤會它了,

首先作者並不鼓勵我們每個人都要做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賺很多錢做很大的事業。其次是作者也明確的說了,成功是不能學的,靠模仿和堅持等這些成功學方法是不一定能讓人成功的。這本書講的就是跟我們每一個人息息相關的求職擇業婚姻家庭等內容,從如何透過改變思維方式而讓自己過得更好為出發點。生動有趣。讀完感觸頗多,所以今天想寫一篇文章來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成長感悟。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今天是第二遍讀這本書,我一天都在想這樣一個問題,就是過去為什麼自己做事彷彿行動力不行。原來是因為我做一件事情,總是首先去想做這件事到底結果會怎樣,能給我帶來哪些好處,有多少成功的把握,失敗了別人會怎麼看等一系列的問題,

這種把事情想得周到一點當然也不是不好,在重大的事情上能這樣想確實有必要。但如果在很多小事情上也這樣瞻前顧後,那勢必會影響一個人的行動力和熱情。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很不幸的,我就是屬於這種小事情上也要琢磨半天拿不定主義的人,我今天仔細想了一下,確實是這樣。有三本書放在面前,就不知道要先讀哪一本,有三種水果放在面前也常常糾結到底要吃哪一個而不肯動嘴。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就是我太在乎一件事情的意義了,我的所有心思都用去衡量這件事情的意義,而沒有去發現這件事情的樂趣。

因為過度在乎意義,所以我特別害怕出現不好的結果。 於是就要做好周全的準備和計劃才敢行動。

意義想不清楚,結果成敗權衡不了,準備不充分,我寧願不行動。這就是我,不知道有沒有像我一樣的。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在《拆掉思維裡的牆》這本書裡。有兩句話對我感觸挺大的一句就是有意思比有意義更重要。另一句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壞的開始也是成功的三分之一。

這兩句話今天琢磨了半天,一件事情假如我們去做好,可能會得80分,做的還可以勉強及格的60分,但是做得差,做失敗了可能值得二三十分,但是如果不做,那麼就是0分。如果糾結在做與不做之間最終還是沒有做,那麼這個分數就不是零分,而是負好多分,因為在糾結的過程中消耗了時間,浪費了精力,這些也是成本。

比如我這篇文章寫得好,大家很喜歡,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寫得不好呢,就沒有價值了嗎?不是的,至少自己也鍛鍊了,也親自證明了這樣子寫不行,需要改,自己有了一次成長的機會,這就是價值。如果不寫呢,當然啥也沒有,而如果糾結寫還是不寫。糾結了一晚上最後沒寫,這就是消耗自己,價值就是負的,

想到這裡,我恍然大悟。

原來一個人如果凡事都瞻前顧後,糾結在那裡不敢行動,那是一件很“要命”的事情。浪費自己的時間精力,那就是對自己的“犯罪”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成功有意義,難道失敗就沒有意義了嗎?最終的成功難道不是有成成敗敗的過程疊加出來的嗎?成功證明了可以這樣做,失敗的證明要避開這樣做。其實都有意義,這個世界也並不是完全由成功者推動,很多失敗的人他們也推動了世界的進步,這個必須得客觀來看。

所以總是盯著最終結果的人,往往很難出發,也很難堅持。

能夠爬到山頂,不斷挑戰高峰的,往往都不是隻衝著山頂去的能人,而是他本來就喜歡爬山,喜歡大山,每往上一步,他心中都有樂趣和成就感,哪怕累了走不動了,他也能停下來欣賞山的風景,蓄勢待發。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只衝著山頂去的,那麼爬山的每一步困難,都會打擊他對山頂的嚮往和登頂的慾望,直到耗盡所有的熱情而停下腳步。喜歡大山的,可能爬得比較慢,但熱情不減,最終達到頂峰。

所以,

人與人之間比的除了能力和努力,但更重要的還是價值觀和熱情。就像古典老師說的,這個時代的成功方式,早已經從天道酬勤走向天道酬情。從有意思的事開始,逐漸找到自己的天賦和熱情,投入全部,是這個時代成功的方式,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學會找點有意思的事情先做著。哪怕一時半會想不出做這件事情的意義也沒關係,先做著,說不定做著做著就發現這件事情的意義了。

當然,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和幫助還有很多,後面有機會跟大家繼續分享,如果你也像我一樣有拖延,常常糾結不敢行動的習慣,那麼我強烈推薦你也讀一讀古典老師的《拆掉思維裡的牆》,本書

詳情可點選下方卡片檢視或者直接購買。

為什麼你總是不敢行動、無法堅持?讀完《拆掉思維裡的牆》就明白

正版_躍遷+拆掉思維裡的牆 成為高手的技術揭秘各行業_木瓜書店

¥

48

精選

購買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自強不息先生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或“全景視覺”,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版權方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