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一、亞歷山大的東征之路

公元前334年,亞歷山大開始了他長達13年的東征之路。這次漫長的征戰,讓他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神一樣級別的軍事家。

這位馬其頓國王以較少的兵力,將腳步踏遍歐、亞、非三個大洲,建立起土地達數百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帝國,儘管這個帝國存在的時間非常短暫,但不得不說,它是世界史上一個空前絕有的奇蹟。

亞歷山大的父親腓力二世是馬其頓的國王。腓力二世一直以來的軍事策略和政治夢想,是能夠征服希臘,以及進攻波斯。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亞歷山大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示出了他堪比父親的軍事才能,16歲的時候,父親出兵希臘,亞歷山大憑藉自己的力量平息了國內的一場叛亂。18歲時,他便開始隨著父親出征他方。

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死於一場離奇的宮廷謀案,真相如何,我們已不得而知。但是,當時亞歷山大是唯一的皇位繼承人,但是他因為母親的原因,與父親腓力二世的關係曾一度鬧僵。很多人認為這場謀殺是亞歷山大所為。

此時的亞歷山大展現出他超強的政治才華,以及卓越的決策力,他將矛頭指向了波斯王國。他對外宣稱這是波斯人的陰謀。接著,他花了兩年的時間平息了國內戰亂的局面。然後,在334年春舉著“復仇”的旗號,向波斯進軍。

亞歷山大先由小亞細亞,渡過馬爾馬拉海,佔領了部分波斯王國的土地,接著又到達敘利亞,在著名的伊蘇斯戰役中打敗波斯,然後南下,到達埃及。這一部分戰爭的經過都非常順利。也給了亞歷山大和他的軍隊極大的信心。

公元前331年春,亞歷山大又從埃及東進,在底格里斯河岸的高加米拉決戰中消滅掉波斯最後的主力。之後,亞歷山大又帶領大軍攻佔蘇薩以及巴比倫。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波斯王國的大部分地區都被他收入囊中,只剩下中亞地區。

收服中亞地區是最為艱難的,因為這片土地上的居民是遊牧民族,他們擅長打游擊戰,亞歷山大一度被他們搞得十分崩潰,他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勉強佔領了一些根據地。

此時,他計程車兵們認為亞歷山大應該會收手回國,但是他們沒有想到,亞歷山大的野心絕不如此,他想要繼續東征,一直深入到印度的土地上。

他用慷慨激昂的說辭說服了他計程車兵們,使得他們重振軍勢,繼續向印度前行。

公元前327年,亞歷山大繼續南行東征印度,但是因為離家太遠,征戰之路的遙遙無期,許多士兵都出現了厭戰的情緒,這些矛盾堆積,終於在某一刻集中爆發。亞歷山大沒有辦法,只好帶著剩下的戰士們沿著興都庫什山脈,從另一個方向回到馬其頓王國。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二、亞歷山大的抱負和野心

公元前325年,亞歷山大回到了馬其頓王國。

此時,他所面對的局面絕不僅僅是一個馬其頓王國或者希臘城邦如此簡單而已,他更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治理那擁有400萬平方公里的波斯領土。

儘管他的老師亞里士多德將希臘文明教予亞歷山大,並予以自己希臘文明人自居,但是在長期的征戰,以及國外考察的過程中,亞歷山大發現東方文明並非完全比希臘文明落後,它自有它的精髓所在。

可是,如何處理這個複雜的政治局面,他的老師並沒有教給他。

後來,他從波斯人的居魯士大帝那裡獲得了啟發,在主權上認同一個國家,但是尊重各民族的利益與文化背景。

他為了東西方文化的融合,作出了非常大的努力。比如,他重用波斯降臣,尊重波斯的文化習俗,甚至舉行波斯宮廷禮儀,以獲取波斯人民的信任,另外,還鼓勵兩個地區的人民通婚,他自已帶頭娶了波斯的公主。同時,他還把東方的治理模式引入西方,實行行省制度。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但是,他的這些舉措又遭到了馬其頓的不解,很多士兵和他的人民認為,他們的“王”已經不再是從前的“王”,波斯在亞歷山大的心裡有了更重要的地位。

只是,這些民眾和士兵們卻不瞭解亞歷山大的這番苦心。看起來偏向于波斯的政策,使得亞歷山大逐漸失去了馬其頓人民的信任,以及軍隊後方的支援。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突發瘧疾,僅僅十天,便離開了人世。他離開後沒多久,馬其頓帝國迅速崩裂,趁著國亂,希臘人民向羅馬帝國請求支援,隨後,羅馬帝國的腳步又重新踏遍了這片土地。

亞歷山大帝國從此成為一個江湖傳說。

但是不管怎麼說,亞歷山大確實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他有著超人的勇氣和意志力。當初,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要東征,打下那片土地,以此來獲得內心的滿足感。

這一點,他和項羽非常相似。

項羽出生名門之後,志勇雙全,他很小的時候看到秦始皇巡遊,他跟著叔叔項梁在人群中觀望,項羽冷不丁地冒出來一句,秦始皇也不過如此,我以後比他還厲害,嚇得項梁趕緊捂住了項羽的嘴。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項羽也很能打,著名的鉅鹿之戰,也是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讓他揚名內外。他享受打仗的過程,享受居高臨下的感覺,或許,他們的目標都一樣,就是在戰爭中找到自我,獲得價值,體驗快感。

但是,亞歷山大和項羽一樣,他們打下了疆土,對於治理國家,卻難上加難。

那麼一大片土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利益糾紛,導致地區和地區之間戰亂不斷,亞歷山大一直在想方設法平衡兩個文明之間的關係。

而項羽,沒有把平定之後的局面處理好,就帶著士兵準備回到江東,結果一系列的問題都爆發了,他的後半場不得不在到處平定四方的煙火中度過,直到劉邦的軍隊殺過來,把項羽逼到絕路。

反過來想,假如不是亞歷山大的病逝,或許他早晚也得面對那糟糕的局面,早晚也得帶著軍隊再次出征,來平定東西方文明的戰火,或許,他還得再考慮境外羅馬的勢力。他的困境也許比項羽還要棘手。

亞歷山大東征的帝國野心,以及項羽的爭霸之路,輝煌不過曇花一現

帝國夢雖然美好,但也只能是曇花一現。因為人心、利益錯綜複雜,想要穩定的政權根本沒有那麼容易。

當然,亞歷山大對於文明傳播的作用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正是因為他的出征,帶動了亞、歐、非三大洲的人口流動,促進了互相之間的文化交流。

最典型的要數希臘雕塑與印度佛教的結合,催生了著名的犍陀羅藝術,使得印度佛教也有了具象化的表現,並且還傳到了東亞地區,從這一點上,功勞歸功於亞歷山大。

沒有他的開拓,也就沒有了後來東西文明相互融合的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