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人類從青銅時代迅速轉變為鐵器時代,竟然是因為一次氣候災難?

從公元前11世紀開始:比青銅堅硬,還比青銅柔韌的鐵器逐漸大規模應用於軍事和農業,導致單個政權的征服能力大大提高;此後,全球誕生了一系列的超級大帝國:在東亞,是秦漢帝國;在歐洲和中東,是波斯帝國和羅馬帝國。

同時,鐵器普及,飆升了農業效率,讓以家庭為單位的少數人即可耕種土地,這在某種程度上瓦解了奴隸制度下,只能集中人力耕作土地的農業制度。

可以說,從使用青銅到製造鐵器,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生產力大躍升,是奴隸時代的科技革命。

但,可能你不會相信,這次改變人類程序的科技革命,既不是奴隸政府有意規劃的結果,也不是冶金工匠追求技術進步的結晶,而是一次偶然的氣候災難,引發中東和北非地區社會危機,人類被迫轉型,得到的意外之喜。

那麼,事情到底如何發生的呢?

事情要從中東曾經的霸主-赫梯帝國說起。

人類從青銅時代迅速轉變為鐵器時代,竟然是因為一次氣候災難?

01

赫梯帝國於公元前19世紀在今天中東區域的土耳其一帶,建立起了農業為主的奴隸制帝國,到公元前14世紀(相當於中國商代時期),達到鼎盛,其兵鋒直達兩河流域,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王國,壓得抬不起頭來;接著又去欺負另一個文明古國-埃及,奪走了埃及位於亞洲部分的全部土地。

如同商朝在東亞地區的天朝地位,在14世紀前後,赫梯帝國就是中東、北非和南歐的宗主國,赫梯帝國成為這個區域的商業樞紐和技術中心:

赫梯帝國都城的市民,吃著埃及產的糧食,穿著黑海長的麻布,還可以盡享希臘&兩河流域的肥羊肉。

赫梯帝國以及其輻射中東區域的冶金工匠,則接過從阿富汗或者義大利撒丁島產的錫,加入到本地產的銅礦石中,一起高溫冶煉和鑄造,成就了一件件造型精美,兼具藝術和實用價值的青銅器。

事實上,赫梯帝國以及其輻射的中東,和中國商朝雙星並耀,在亞洲的兩邊,分別創造了那個時代全球最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同時,赫梯也是已知最早使用冶鐵技術的民族,早在公元前26世紀(中國三皇五帝時代),赫梯先民就開始經使用冶鐵鍛造的武器。到赫梯帝國鼎盛的14世紀前後,冶鐵在中東地區已經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儘管如此,相對於青銅器的廣泛普及,鐵器還只能算是鳳毛麟角,是赫梯高階軍事將領和大貴族的裝飾品。

人類從青銅時代迅速轉變為鐵器時代,竟然是因為一次氣候災難?

02

為什麼有了強度和柔韌度均優於青銅的鐵,赫梯帝國還要繼續使用青銅器呢?最大的原因在於人類對溫度控制技術的稚嫩。

在當時,人們用來冶金的爐子,溫度最高只能達到1000℃多一點,而鐵的熔點高達1535℃,工匠們很難把鐵礦石熔化成鐵水,然後隨心所欲的澆鑄成各種精美的食器或武器。

工匠們只能把鐵礦石燒成具備一定柔韌性,類似海綿的多孔鐵塊,然後工匠們再用極重的錘子敲打鐵塊,以消除空隙,並使之儘量變成自己想要的形狀。

由於上述情況,鐵器鑄造變得很費時間和精力,還常常無法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所以一直不被重視。

而純銅的熔點只有1083℃,如果再加入10%的錫,不但熔點可以降低到700-900℃,很容易被燒成銅水,然後澆入人們設計的各種精巧模具中,變成人們想要的模樣;還能極大的提高硬度,讓加入錫的青銅硬度,可以達到比肩鐵器的水平。

硬度高,又能隨心鑄造,唯一的缺點就是青銅器比鐵器要易碎,但在那個溫度控制落後的時代,使用青銅是最優的選擇了。

人類從青銅時代迅速轉變為鐵器時代,竟然是因為一次氣候災難?

03

但到了公元前12世紀前後,事情突然起了變化。

先是中東和南歐頻繁的地震,極大的破壞了土地,提高了耕作難度。

接著冰島和非洲火山高烈度爆發,帶來了更為慘烈的災難:由於火山噴發的大量灰塵&硫氣體,和大氣發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生成大量反光的氣溶膠,氣溶膠反射了大量太陽光,使之不能到達地面,造成歐洲和埃及氣溫比平時都低。

相對的低氣溫容易產生相對的高氣壓(參加西伯利亞高寒地帶容易有高氣壓),相對的高氣壓就阻礙了平時正常的非洲季風和大西洋暖溼氣流,到達埃及和西歐。

沒有足夠的季風和暖溼氣流,尼羅河流域和西歐的降雨量暴跌,給西歐和埃及的農業造成了連年的乾旱和不可避免的大饑荒。

埃及爆發農業危機,不再能夠給赫梯供應糧食,再加上赫梯本土農業也受到了波及,糧食資源變的十分稀缺,這時候熟悉的歷史劇本上演了:帝國末期,土地兼併和貧富分化引發的極端階級矛盾,遇上大饑荒的導火索,剎那間便暴動遍地,烽火沿著鮮血,燒盡了整個中東和北非。

更為糟糕的是,西歐農民和海盜,也因為農業危機,大規模向赫梯帝國以及周邊國家遷徙,搶劫富裕帝國是他們最樸素的想法,一時間,又是流血漂櫓,赤地千里。

內亂+外侵,徹底瓦解了赫梯帝國的統治力,她分裂為數十個小王國,自我攻伐。赫梯帝國周圍的希臘、埃及、兩河流域王國也陷入一片混亂。

帝國的崩潰和西亞區域陷入動亂,把地中海商路和波斯商路破壞殆盡,這時候來自義大利撒丁島(經由地中海商路)和阿富汗(經由波斯商路)的錫供應中斷。

人類從青銅時代迅速轉變為鐵器時代,竟然是因為一次氣候災難?

04

正如前文所述,錫是降低銅熔點和增強青銅硬度的核心材料,外來錫的斷供,讓中東地區的青銅冶煉產業一時陷入停滯,而本地錫產量有限,極大的增加了青銅冶煉的成本,青銅器變得昂貴起來。

這時候,中東冶金工匠們只能把原來不重視的冶鐵技藝撿起來。

由於鐵是地殼中第四大元素,分佈廣泛,挖掘成本比較廉價;鐵也不需要從阿富汗或者撒丁島運來的錫來增強硬度,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提升人類控制溫度的技巧和鑄造工藝。

當然,提升人類控制溫度的技巧和鑄造工藝很難,但中東冶金工匠只有這一條可走。

於是,在大環境逼迫下,中東冶金工匠們透過設計複雜爐子的形式,提高控制溫度的技巧;透過脫碳、熱處理等發明,提升鑄造技巧;一點點,一滴滴的讓鐵器,朝著可以被人類所心所欲控制的方向進取。

到公元前11世紀,中東地區已經掌握了全球最先進的冶鐵技術,鐵器慢慢的在兼具實用性和成本考量的綜合競爭力上,賽過了青銅器,鐵器開始逐漸取代青銅,成為人類主要使用的金屬。

而中東地區的機密冶鐵技術,也隨著多個超級帝國征服中東地區,傳播到歐洲和東亞,帶來了全球範圍內的鐵器革命。

讓人感慨的是:人類的鐵器革命,是從飢餓、殺戮和災難中孕育而生;不知是該怒罵,還是該坦然受之。

歷史車輪和科技進步滾滾向前,從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呀。

人類從青銅時代迅速轉變為鐵器時代,竟然是因為一次氣候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