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從印度人到周朝人,再到二十四孝的主角——說說鹿乳奉親的郯子

略知中國傳統文化的人,對“二十四孝”這個典故都不陌生,雖然不一定知曉其中每一個故事和它們的主人公,至少知道它是記錄古代著名孝子孝女事蹟的一部合集。這些事蹟流傳已久、至少在兩宋時已經完全成型,元代文人郭居敬將它們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合為一集,用於學童啟蒙,從此這《二十四孝圖》在中國民間可謂做到了婦孺皆知。在傳播以“孝道”為核心的儒家倫理思想方面,“二十四孝”的確發揮了極大作用,但其中有很多故事,在現代人看起來未免過於荒誕,更有些完全就是以訛傳訛。

從印度人到周朝人,再到二十四孝的主角——說說鹿乳奉親的郯子

而本文要說到的“鹿乳奉親”故事就是一例,它最荒誕之處就在故事的主人公“郯子”那裡。各大網路百科中,都將此人說成是春秋時郯國的國君,是少昊氏後裔,以博學之名聞於之舉連孔子也曾向他求教。這位“郯子”倒是確有其人,在先秦經典《左傳》的《昭公十七年》篇中,曾提到他曾朝拜過魯昭公,還簡要地回答了昭公關於少昊的疑問,得到了孔子的讚歎。關於他的確切史料就這麼一點,完全和什麼鹿乳奉親的孝行扯不上關係。

從印度人到周朝人,再到二十四孝的主角——說說鹿乳奉親的郯子

其實這個故事的源頭應該是在古代印度,隨著佛教東傳才來到了中國。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提到“十車王”回想自己的生平罪孽時,曾說他射殺過一位河邊取水的苦行者,而此人冒險取水是為了給雙目失明的年邁父母喝,最後這個苦行者因孝心而成神。後來佛教的“佛本生故事”也借用了它:佛祖釋迦摩尼向門徒講述他前生經歷時,說自己見迦夷國一對年邁失明的夫妻無子,便轉世成為他們的兒子,被取名為“晱”。一日見父母口渴難忍,就身穿鹿皮衣服去河邊取水,被來狩獵的國王誤認為花鹿,一箭將其射殺,晱子臨終前請求國王照顧父母並轉告此事。後來釋梵四天王感其至孝,用神藥把晱子救活。

從印度人到周朝人,再到二十四孝的主角——說說鹿乳奉親的郯子

這個“晱子”故事的圖畫在中國幾乎所有知名佛教石窟中,都有過體現。到了唐朝時,僧侶們面對儒生攻擊佛教剃度出家、有違孝道的言論,開始有意識地選取佛經中有關孝道的故事,在講經說法時大肆宣講,晱子就是他們重點推出的孝子代表人物。“二十四孝”故事最早的合集,恰恰是和尚們編成的,至少在晚唐五代就有了雛形。

從印度人到周朝人,再到二十四孝的主角——說說鹿乳奉親的郯子

而兩宋以來,三教合一的傾向越發明顯,晱子的傳說也逐漸脫離了佛教,有了“剡子”、“炎子”等五花八門的名字。故事的情節也越變越離奇:從取水到取鹿乳、從國王射殺他到獵人射殺他、、再改成他穿鹿皮衣是模仿鹿來取乳奉親……最後的結局也從主人公孝感天神變成了鹿乳讓瞎眼父母復明。這些演變到南宋後期才完全定型,並在元朝被編入了《二十四孝圖》。就這樣,一位印度人的傳說徹底完成了中國化的轉變,併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在真正學問精深的大儒們眼裡,春秋大賢郯子和二十四孝裡的郯子根本是兩回事,把他們混淆起來只是民間無知之徒們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