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追風箏的人》:怎不為你,千千萬萬遍

《追風箏的人》:怎不為你,千千萬萬遍

好看的電影大抵有三種,一種是編劇導演騰空出世的創作,不管影片歸屬何種型別,總之獨領風騷,吸引無數觀眾;一種出自書籍或真實故事改編,情節細緻,貼近原作,讓人感覺置身於此,難以忘懷;還有一種也是出自書籍故事改編,功力卻沒第二種強盛,但因為原作太過經典,因而也提升了觀眾對該影片的審美及耐心。

提到《追風箏的人》,那句“為你,千千萬遍”,始終縈繞人們心頭,那是一個孩子對友情最原始的定義,也是一個成年人對童年玩伴愧疚的自我救贖,更是多年後這個滿懷愧疚的成年人彌補給另一個孩子的愛的治癒。

07年的這部《追風箏的人》就屬於第三種好看的電影,雖不及原作,卻依舊帶給我們諸多感動。

影片把我們帶入到了兩個身份懸殊的小男孩的友情中,也把我們帶入到了水深火熱的阿富汗戰爭中,人性種種,體現的淋漓盡致,最終響徹耳邊的,仍是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

01最初的友誼

影片開場就介紹了兩個年齡相仿的小男孩,一個叫阿米爾,一個叫哈桑。

阿米爾是富商家庭的少爺,他的父親聰明、勇敢、正直,就像一個魔術師,想做的事情總能做好,他的母親是一位教師,溫柔、賢淑,在他出生的時候就去世了。

阿米爾從小安靜、怯懦、喜歡讀書、喜歡自己寫故事,很不受他父親看好,而他也常懷有深深的自責,認為是他害死了他父親深愛的妻子,所以他的童年幾乎是和父親保持距離的,但又處處想方設法,想要贏得父親的認可。

哈桑是這個富商家庭僕人阿里的兒子,跟隨父親在這裡做事,他年齡雖小,做事卻認真,並且時時表現出勇敢、忠誠,十分受阿米爾父親喜歡。

《追風箏的人》:怎不為你,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和哈桑的友誼,最先我們是從阿米爾父親嘴裡聽來的,他在和好友拉希姆談論這兩個小男孩時,說阿米爾一點都不像他,老被欺負,每次還得是沒他壯的哈桑去保護他,甚至斷言

“一個不能保護自己的男孩,長大後什麼東西都保護不了。”

就是這麼兩個身份懸殊的男孩,整日一起玩彈弓,一起放風箏,一起坐下來聊天,阿米爾偶爾還會給哈桑讀故事,哈桑也十分樂意聽。

如此這般簡單純真的友誼,誰不羨慕呢?

02 卑劣的怯懦

第一次讓人心生對阿米爾人格的懷疑,是在他和哈桑遇到比他們年齡大的孩子的欺負時,對方反覆強調哈桑的種族卑劣,阿米爾不該和他玩在一起,後來又對哈桑說,阿米爾從來不把他當朋友,只有在沒有人陪的時候,才和他玩。

面對這樣的羞辱、挑撥離間,阿米爾保持沉默,他自己也開始反覆思考這樣的問題,但哈桑卻堅定的迴應,他和阿米爾少爺是朋友,並拿出彈弓來保護阿米爾,最終喝退了那三個壞孩子。

我們已然看出,一如阿米爾父親所說,阿米爾怯懦,他可以做任何讓步,而哈桑勇敢、忠誠,為了阿米爾他可以超越身份、身高、年齡、境況的去勇敢。

帶著這樣的怯懦,我們最終看到了阿米爾因怯懦產生的種種卑劣。

不久,阿米爾在風箏大賽中取得了好成績,他只需要取回那隻勝利的風箏就可以得到父親的讚賞,哈桑快速跑出,說“為你,千千萬萬遍”,他決心要幫阿米爾拿回來榮譽。

不料被上次那三個壞孩子再次盯上,遭到毆打、強暴,這全部經過,阿米爾都看在眼裡,他卻沒有站出來制止,反而自己跑開,假裝不知道。

阿米爾的怯懦在那一刻突然被放大,那不止是怯懦,更讓怯懦帶來了無數的卑劣蔓延。

《追風箏的人》:怎不為你,千千萬萬遍

在之後的一段日子,他們不再一起玩,不再講故事、聽故事,直到再次聚在一起,阿米爾用石榴打哈桑,把哈桑的衣服染的鮮紅,並指責哈桑為什麼不還手。

也許那一刻是阿米爾和自己碰撞最激烈的一次吧,他把對自己的憤怒、指責,全部扔到了哈桑身上,之後覺得沒辦法面對這樣對他好的朋友,就生出了一個更卑劣的想法,想辦法讓哈桑離開。

他深知父親憎恨偷盜的人,就把自己的一些錢和過生日別人送的手錶偷偷放到了阿里和哈桑的房間,最後和父親告狀,他的父親並沒有指責哈桑,但阿里最終還是帶著哈桑離開了。

人性本善論,究竟成不成立?有時好像是這樣,但有時人性是真的惡,一個孩童都足以顯示出惡魔想法,併為此付出行動。這在我們所接觸過的新聞中,也已早有耳聞。

03 尋愛的旅途

結交一個朋友不易,但失去一個朋友卻很容易。

幾年後,阿富汗陷入戰爭,阿米爾隨父親跑去了美國,他的父親時不時的提起哈桑,阿米爾也一刻沒停止過內心的煎熬。

多年後,他接到一通拉希姆的電話,讓他趕赴身邊,說“有一個重做好人的機會。

”他便踏上了尋愛的旅途。

原來哈桑也是阿米爾父親的兒子,他和阿米爾是親兄弟,只是因為身份、等級、名譽,沒辦法讓他的父親把事情真相說出來,於是這個秘密一直被阿米爾父親帶到了逝世。

拉希姆所說做好人的機會是讓阿米爾重返故土,救出哈桑的兒子。

多年來拉希姆一直替阿米爾父親保守著這個關於血緣的秘密,也知曉著哈桑並沒有偷阿米爾手錶的真相。

一番掙扎後,阿米爾踏上了返回故鄉的路,彼時的家鄉,早已不是他童年的樣子,戰爭不斷,人民生活困苦,種族主義盛行,到處瀰漫著血腥與殘暴。

阿米爾深知,他在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他的家中還有等他歸來的妻子,但他更知這是他必須要做的選擇。

《追風箏的人》:怎不為你,千千萬萬遍

他應該無數次想到他父親在逃離家園的路上,為救一個陌生的女人,對著拿槍計程車兵吼,要對方保持道德,否則就算打爆他的頭,也要管這個事。

他應該無數次在想哈桑為了保護童年長大的房子,是怎樣勇敢的面對威脅,最終被拖出去打死,連哈桑妻子也因為追哈桑一同丟了性命。

阿米爾無法面對自己的內心,再次成為好人的方式只有一個,去把他的侄子從惡魔手中救出。

04 為你千千萬萬遍

阿米爾救哈桑孩子的歷程並不輕鬆,這個本該像哈桑一樣勇敢活潑的小男孩,早已落入阿米爾和哈桑曾經的死對頭手裡,幾乎成了玩偶。

阿米爾在面對這個童年時就很害怕的壞人時,內心的恐懼足以讓他咒罵自己一千次為什麼要來這裡,但看到那個小男孩時,他逼迫自己和對手扭打到一起,雖然是他在捱揍,卻無緣無悔,他要帶著這個孩子跑出去。

阿米爾十分幸運,童年時,有一個總是保護他、陪伴他的朋友,成家後,有一個理解他、支援他的妻子,在得知他和哈桑的故事後,為之落淚,第一反應就是希望他們的侄子可以回到美國。

也許在阿米爾替男孩追風箏,說出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時,他終於完成了自己內心的救贖。

他終於可以真誠的告訴男孩,哈桑是個放風箏的好手,總是能清楚知道風箏的位置,他們兩個是要好的朋友。

阿米爾的人格也終於不是那樣的充滿瑕疵,就像我們定義好人壞人,我們無法說壞人做的就全是壞事,也無法說好人的念頭就全部是出於善心。

《追風箏的人》:怎不為你,千千萬萬遍

05 end

影片結束,留下了很多震撼與感動。其實書籍的內涵要更豐富,更讓人忍不住動容,除了主要人物,阿米爾的父親、妻子,都遠比想象中形象飽滿,影片有兩處省略蠻遺憾。

一處是哈桑天生有唇裂,所以阿米爾嫉妒哈桑能得到他父親更多關心,並不僅僅是因為哈桑勇敢,還因為他父親有愧疚吧,但在孩子的世界裡,他不會考慮原因,只會做感受,所以如果知曉這點,阿米爾體現的人性複雜,會更直觀。

最大的一處省略是阿米爾帶哈桑孩子回美國的過程,影片看起來一掠而過,而其實中間幾度波折,反覆催淚,因為哈桑和妻子都被打死了,孩子成了孤兒,阿米爾無法證明,美國便沒辦法接收,更無法提供領養條件。

小男孩感到絕望,在衛生間自殺,雖然被救了過來,但一整個過程幾乎摧毀阿米爾,最終在他妻子的不斷努力下,很久之後他們才終於創造出條件,讓小男孩來到了他們身邊。

也許影片為了故事完整性,跳過了一些細節,但我覺得這兩處省略能把阿米爾內心的碰撞更展示的直接。

故事完了,我們再看人物,發現哈桑從始至終都把阿米爾當作朋友,成年後試著學習認字,都是想要親自給阿米爾寫封信。

我想阿米爾卻是多年後,心懷愧疚,再也沒有遇到像哈桑那樣忠誠的朋友,才恍然驚覺,他扼殺了他一生中最寶貴的友誼。

正如他人所說,他在當時,並沒有把哈桑當作他的朋友,哈桑喜歡聽他讀故事,他甚至故意讀錯或讀很難的東西欺負哈桑,他們也一起調皮過,卻總是哈桑承擔後果和認錯。

如果說哈桑是很簡單淳樸的像是理想中的人,那阿米爾就是最真實的普羅大眾,他心裡一直有嫉妒,他父親在哈桑生日時,為哈桑找到了大夫醫治唇裂,他甚至希望自己是哈桑,在他父親希望有他和哈桑陪伴的場合,他故意推說哈桑有事不來,他因為自己的懦弱指責哈桑,因為自己無法面對的事情果斷拋棄哈桑。

也許哈桑和阿米爾性格的兩面,恰恰也是他們父親一生的兩面,他父親正直、勇敢,看不慣不公平的事情發生,自己認定、別人嘲諷的事,再難也要把它做到,這不就是哈桑,沒有阿米爾壯,卻處處保護阿米爾。

而阿米爾的懦弱,讓他父親很難拿正眼看他,甚至篤定他無能,這樣的憎惡,不也是他父親對自己的憎惡,他有名譽、有身份、有地位,所以他沒辦法認哈桑,也沒辦法對別人講,只會在開心的時候感慨“要是哈桑也在就好了”。

《追風箏的人》讓我們執著於默唸“為你,千千萬萬遍”,也讓我們無限感慨人性的善與惡,有時沒辦法做嚴格定義,它往往是複雜矛盾的共生著,也讓我們知曉,最好的友誼,需要勇敢,需要維護,認真善待遇到的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