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何為養生,如何養生?

何為養生,如何養生?

針對養生,每一個人由於見識和經驗的不一樣,對其瞭解也各不相同。究竟什麼是養生?怎樣養生才算是最合適自身的方法呢?

“養生”一詞源於《莊子》內篇《養生主》一文,在《養生主》這篇文章裡,他並沒有說什麼叫養生或者怎樣養生,反而是講了四個短故事,第一個便是“庖丁解牛”。

《庖丁解牛》是莊子藝術創作的一則童話故事:庖丁用刀順著肌肉組織的紋路與骨縫為文惠君宰羊,好似舞蹈一般就將牛宰好啦。別的主廚用割的方式宰羊必須一年換一把刀,好一點的主廚用砍的方式可以一個月換一把刀,而庖丁的刀用了十九年依然像新的一樣。

莊子借庖丁之口,用其宰牛的大道理講出了究竟什麼叫合理的養生,“吾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這樣的話是說,庖丁往往宰牛能做到這般人生境界,是由於他遵循了“道”,這兒的“道”就是指自然規律。

這句話的意思是,若將養生形容成庖丁解牛,那樣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保健食品、各種藥品就好似庖者手上的刀。不遵循當然的規律性,則只有是“歲更刀、月更刀”,不斷轉換專用工具。看起來技術性在不斷創新、方式更為優秀,而事實上卻事半功倍。僅有遵循自然規律,依“道”而行,才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養生。

所以說養生依靠的並不是新科技,並不是珍貴藥品,更並不是優秀的機器裝置,反而是對自然規律的把握與切合,僅有那樣才可以真真正正保證養生上的隨意情況。好似中醫養生學一般,幾千年來專用工具從來沒有大的升級,卻仍然可以除病免災,恰好是因為它自始至終在遵“道”而行。

醫聖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強調,令人得病的緣故,無外乎三個:“萬般災禍,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五臟六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氣血流傳,壅塞堵塞,為外面板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為此詳之,病由者盡”,即內生、侵擾、他犯而成。

張仲景也提供了實際養生方式:“若人能養慎,不令風邪幹忤經絡;適度經絡,未廣為流傳五臟六腑,即治療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向、吐納、中醫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阻塞;更能無犯王法、野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泡服節其熱冷苦酸辛甘,不遺型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肺主皮毛。”

就是,若平常可以慎重自我約束,保持穩定的生活方式,使六邪沒法入侵人體;病症尚在前期便能立即發現,並就診調理;飲食搭配竹貴、飲食搭配張弛有度,不無所顧忌,做受傷天宇之事,當然無病無災。(據《大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