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能與“三曹”比肩的父子文學家四蕭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長久分裂混亂,但中國燦爛的文化、繁榮的經濟、強盛的武力依然對周邊國家充滿著吸引力。他們紛紛派遣使者到南朝和北朝,或表示臣服,或期望商貿往來,使這一時期的海外交流頗為頻繁活躍,為日後隋唐時期更為繁榮的海外交流奠定了基礎。至今,我們仍能從一些作品中看到彼時周邊國家前來朝貢的記錄,映照著那個分裂的時代令人無法忽視的政治和文化實力。

宋武帝劉裕即位後,吸取東晉滅亡的教訓,整頓吏治,發展經濟和文化,開創了南朝疆域最為遼闊的時期。宋文帝劉義隆秉承劉裕的執政方略,休養生息,使社會經濟,文化達到劉宋最繁盛的局面,史稱“元鼎之治”。

梁武帝前期,國勢尚強,統治地域“南超萬里,西拓五千”,在南朝中以蕭梁的經濟文化最盛。故而許多少數民族政權及海外各國紛紛派遣使者至蕭梁 ,這一時期的中外交流頗為活躍,蕭繹的《職貢圖》即作於此時。梁武帝後期怠於政事,蕭梁開始走下坡路,梁太清二年的侯景之亂,給了蕭梁政權致命一擊。最後梁武帝被軟禁,餓死在文德殿,享年86歲。

南北朝是個分裂對峙的時代,但也是經濟文化持續發展、民族融合的時代,在對外交往方面同樣繁榮活躍。除了透過陸上絲綢之路進行聯絡和交流外,人們還透過海路進行對外交往。當時北朝的長安、洛陽,南朝的建康、廣州,都是對外交流十分活躍的地區。

承平盛世的見證者

北魏統一北方後,經孝文帝漢化改革,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長安、洛陽成為當時的經濟中心,西域、中亞、朝鮮、日本的商人也到北魏進行貿易。僅京師洛陽的胡商就有萬餘家。據記載,自孝文帝時期開始,前後就有七十餘個國家遣使至北魏多達百餘次。為此,北魏政府還在洛陽設立了專門負責接待外族商人和使者的四夷館等場所。來往的使團既有西城少數民族,也有遠至歐亞的波斯、拜占庭等國。

南方在東晉南朝時期迅速發展起來,經濟得到大規模開發,逐漸與北方持平。在文化方面,南渡的衣冠士族則將華夏文化的火種在江南延續下去,江南地區逐漸成為全國的文化中心。周邊的國家和地區紛紛到南朝朝貢,密切雙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能與“三曹”比肩的父子文學家四蕭

《職貢圖》 (南朝梁) 蕭繹 收藏地:中國國家博物館

《職貢圖》正是描繪南北朝時期海外交流繁盛局面的畫作,也是最早反映職貢主題的畫作,為梁武帝第七子蕭繹(即蕭元帝)所作。身為皇子的蕭繹,博學善畫,親眼見證了各國到蕭梁朝貢的場景,他在任荊州刺史時就開始創作《職貢圖》, 故而能夠將朝貢的情景描繪得生動具體。

能與“三曹”比肩的父子文學家四蕭

根據清初名士吳升《大關錄》記載,原作中前來朝貢的國家最少為二十六國。但蕭繹的原作已遺失,現存最早的《職貢圖》為北宋摹本,僅餘十二位使者朝貢時的立像,每位使者旁邊用小楷標明其所代表的國家和當地的風土人情、與蕭梁的關係、納貢物品等資訊。這十二國依次是滑國、波斯、百濟、龜茲、倭國、狼牙修、鄧至、周古柯、呵跋檀、胡密丹、白題、末國。

能與“三曹”比肩的父子文學家四蕭

這些使者都左向而立,站姿幾乎相同,但作者的點睛之處在於以細節將每國使臣的特徵描繪得生動形象。使者們身著本民族的服裝,神態都頗為端莊而欣喜,但也流露出或文靜、或豪爽、或機敏的性格特徵,都充滿著異域的風情,這才是畫家的非凡功力所在。蕭繹以高古遊絲描為主,用簡潔遒

(qiu)

勁的線條刻畫人物形象,間以蘭葉描進行細節裝點,使得人物的形象簡練而不失生動,色彩暈染古樸雅緻,各國使者的風采躍然紙上。而透過這一傳神的畫作,蕭繹將各國使臣對南朝梁的恭敬欽羨的心態體現得淋漓盡致。

才子皇帝以書殉葬

蕭繹作為才子皇帝,酷愛書籍。在他為皇子時期,就曾借閱名士的藏書

並派人抄寫,充實所藏。梁承聖元年(552),侯景之亂被平息,蕭繹在混亂中搶奪了皇位,在江陵稱帝,是為梁元帝。

對書籍的偏愛使梁元帝將宮廷內府藏書作為自己的私人藏書。他在《金樓子》中寫道:“自聚書以來四十年,得八萬卷。”但就是這樣一個滿腹才學的皇帝,卻不是一個在亂世紛爭中能妥善處理與別國關係的精明皇帝。他稱帝后不久就與北方強大的鄰國西魏產生糾紛,致使對方找到藉口出兵伐梁。

當時西魏軍隊已兵臨城下,但梁元帝不積極組織軍隊抵抗,反而聚叢集臣講解《老子),談經賦詩,直到前方傳來江陵城破的訊息。為防止府庫所藏典籍落入敵軍之手,梁元帝忍痛將宮中收藏的渾天儀等寶貴器物破壞殆盡,又下令將宮中二十四萬卷典籍、畫冊、發帖等全部焚燬,釀成了中國文化史上一場無法彌補的慘痛損失。

當他目睹那燃起的熊熊巨火,心中悲痛萬分,痛呼: “讀書萬卷,猶有今日!”當即要投身火海,與一生所藏的圖書典籍一同赴死,但被宮人阻止,最終梁元帝死於魏軍刀下。幸而殺進城內的西魏土兵從灰燼中搶救出了四千餘殘卷,其中就包括這幅《職貢圖》。

經過世代流傳,《職貢圖》原作已遺失,而眾多摹本多有缺損,雖進行過多次裱糊,最終僅餘十二國使者像。

但我們透過這斑駁的殘卷,依舊能看到魏晉南北朝時南朝政權與外國進行的友好往來,他們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為隋唐時期的繁榮打開了局面。《職貢圖》作為中國古代外交史上的重要資料,成了南北朝時期中外交流往來密切的見證。

“獨眼”皇帝

梁元帝蕭繹生在帝王家,從小錦衣玉食,但年少時所生一場大病卻致他一隻眼睛失明。這樣的生理缺陷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陰影。但即便只有一隻眼睛能視物,也無法阻止他讀書的熱情。蕭繹讓書童讀書給他聽,還一生筆耕不輟,希望能夠著書立說。論起文學成就,“四蕭”(蕭衍與其子蕭統、蕭綱、蕭繹)是能與“三曹”比肩的父子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