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退秦師》

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即公元前630年。這一年的九月,秦國聯合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危在旦夕,國君鄭文公驚慌異常,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隻身前往秦營之中去遊說秦穆公。燭之武向秦穆公曉以利害,陳述了儲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於說服了秦穆公,放棄了攻打鄭國的打算,並派兵保護鄭國,拯救鄭國於危難之中。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題解】

這篇短文所記述的,是秦國和晉國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

秦國和晉國為什麼要聯合攻打鄭國?這事還得從魯僖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32年說起。這一年,晉國和楚國為了爭霸,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城濮之戰”,這一戰的結果是楚國戰敗,晉國成為新的霸主。

在晉楚爭霸的戰爭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過楚國,再加上晉文公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曾對他無禮,因而遭到晉國的怨恨。而此時的秦國,已經和晉文公重耳結成了

“秦晉之好”

,所以才聯合起來一起攻打鄭國。這也可以說是晉楚城濮之戰的餘波或者說是後續。

燭之武

並不是姓燭名之武,燭是一個地名,“燭之武”意思是燭地一個名字叫武的人。燭地,古地名,據考證春秋時屬於鄭國,在在今河南新鄭市東北。

馮夢龍的小說《東周列國志》稱燭之武為燭武,說他是考城人。考城原屬戴國,鄭滅戴後改名為谷城,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劃歸宋國所有,稱葵丘,齊桓公大會諸侯的“葵丘之盟”就發生在這裡。

《東周列國志》第四十三回這樣寫道:“考城人也,姓燭名武,年過七十,事鄭國為圉正,三世不遷官”。就是說,燭武在鄭國長期任“圉正”一職,負責養馬,年至七十沒有升遷做官。而此次被薦舉去秦國做說客時已經七十多了。

這段記述出現在小說中,因此它的真實性還有待商榷。司馬遷的《史記》在寫到秦晉圍鄭事件時,也沒有出現燭之武的名字。《秦本紀》中說“鄭使人言穆公”,《鄭世家》中也只是說“乃使人私於秦”,所以關於燭之武,我們所知道的也只有《左傳》這一段中“退秦師”的事蹟。

【原文】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

(fán)

南。

【註解】

晉侯、秦伯

:指晉文公重耳和秦穆公嬴任好。

以其無禮於晉:

指晉文公即位前流亡國外經過鄭國時,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這一個倒裝句,即

於晉無禮

,連詞,因為。

,代詞,指鄭國。

,對於。

對此,《史記·晉世家》中記載:“

過鄭,鄭文公弗禮。

”不僅如此,鄭大夫叔瞻還勸鄭文公殺了重耳,不過鄭文公並沒有聽他的。

且貳於楚:

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

,表遞進關係,並且。

,從屬二主。

,對,介詞。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汜南。

,名詞作動詞,駐軍。

函陵

,鄭國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氾南:氾水的南面,也屬鄭地。

【解析】

這是本文的第一段,開篇就點明“

晉侯、秦伯圍鄭

”,造成了一種緊張的氣氛。用

“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交代了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之所以交代的這樣細緻,是因為這兩個原因都和秦國沒有關係,這就增加了燭之武說服秦伯的可能性,從而促進了故事的發展。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二句,讀上去有大軍壓境的感覺,說明了事態的嚴峻,暗示鄭國已危在旦夕,戰爭一觸即發,為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然而晉、秦兩軍分而駐紮,也暗示了這將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秘密活動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譯文】

僖公三十年晉文公和秦穆公聯合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並且從屬於晉的同時又從屬於楚。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的南面。

【原文】

(yì)

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註解】

佚之狐

:鄭國大夫。史料記載不詳,其名字應該與燭之武的名字同樣理解。

公從之:公,

指鄭文公。

:聽從。

,代詞,指佚之狐的建議。

辭:

推辭。“

”前省略主語燭之武。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意思是我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也不能有什麼作為了。

:尚且。

,做。

也已

,句末語氣詞,

,同“矣”。

許之

:答應這件事。省略主語。

,答應。

【解析】

這一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接受鄭文公的請求說服秦國退師。

面對大軍壓境,文章雖然沒有寫鄭文公的惶恐和無可奈何,但他的這種情態卻能從他立刻聽從佚之狐推薦燭之武的態度上看得出來。他何以能聽從佚之狐的建議,讓一個養馬的小官擔任遊說秦國的重任?那是因為鄭國當前確實已經到了危難關頭,況且無人可用。他這樣做,未必不存有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

從佚之狐的推薦語“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上看,他對燭之武應該是非常瞭解的,由此可以推斷,他很可能是燭之武的同鄉或是好友。

而燭之武那兩句推辭的話,看上去說出的是實情,卻也不無抱怨之意。然而在鄭伯一番誠意和悔意麵前,在

“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的利害分析之下,燭之武深明大義,毅然“

許之

”,承擔起關係國生死存亡的重任。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譯文】

佚之狐對鄭文公說:“鄭國的處境已經很危險了,假如能派燭之武去見秦穆公,一定能說服他撤回軍隊。”鄭文公聽從了他的建議。燭之武推辭說:“臣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更沒有什麼作為了。”鄭文公(帶著歉意)說:“我沒能及早重用您,現在國家危難之時才求您幫助,這是寡人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對您也沒有好處啊!”燭之武就答應他的請求。

【原文】

夜縋

(zhuì)

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

(gōng)

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註解】

夜縋而出,見秦伯

:省略主語燭之武。

縋,

系在繩子上將人(或物)從上往下運。

鄭既知亡矣:既

:已經。

敢以煩執事

:怎敢冒昧地拿(亡鄭這件事)麻煩您。

,表謙敬的副詞,這是客氣的說法。

執事

,執行事務的人,對對方的敬稱。

越國以鄙遠

,越過。

,邊邑,邊境。對於此句,多數人的理解是,(秦國)越過別的國家而把遠地(鄭國)當做邊邑。

無白書生卻以為,這句話應該是一句倒裝句式,即

“以鄙遠越國”

,可以理解為“

(秦國)遠離自己的邊境越過別的國家

”。“

”在這裡用作動詞,遠離的意思。因為秦國助晉國攻打鄭國,其目的並不是為了佔領瓜分鄭國的領土,所以就不會有以鄭國的邊邑當作秦國邊境的說法。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焉用亡鄭以陪鄰

: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

焉,

疑問代詞,為何,為什麼。

:通“倍”,意為增加,擴大。

:鄰國,這裡指晉國。

鄰之厚,君之薄也

: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雄厚。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您在東方道路上用來招待過客的主人。

“東道主”

一詞便是由此文產生。

“東道主”屬於古今異義詞,古義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義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行李

:古今異義詞,古義為使者,出使的人。今義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等。此處取古義“使者”。

共其乏困

: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

,通“供”,供給。其:代指使者。

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

:曾經給予晉君恩惠,(晉惠公)許諾給您焦、瑕兩城。這裡指公元前651年,晉獻公死,秦穆公曾派兵護送晉惠公回國即位,作為回報,晉惠公許諾把晉國的焦、瑕二邑劃歸秦國。《史記·晉世家》記載為:

“即得入,請以晉河西之地與秦。”

朝濟而夕設版焉

:指晉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築防禦工事。修築工事的目的就是為了防禦秦國向他索要

焦、瑕

兩地,這說明晉惠公自食其言,反悔了。

,渡河。

設版

,修築防禦工事。

,同“板”,築土牆用的夾板。

,在早晨。

:通“饜”,滿足。

東封鄭

:把鄭國成為晉國東部的邊境。

,疆界。這裡作用動詞。

肆其西封

:任意擴張它西邊的疆界。指晉國滅鄭以後,必將圖謀秦國。

,延伸,擴張。

:疆界。

:侵損,削減。

:守衛。

:撤軍回國。

“說”

同“悅”,喜歡,高興。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解析】

這一段是全文的主體,主要記述燭之武說服秦穆公退秦師的過程。

首先,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提出了一個假設,“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那意思是如果鄭國滅亡了對秦國有好處,今天我就不會再來麻煩您了。這就引起了秦穆公的興趣,一個鄭國人,來到這裡之後並不急於請求秦國撤軍,而是從利益出發,引起對方好感,從而引導秦穆公把他後面所要說的話聽下去。

其次,以“

亡鄭以陪鄰

”和“

鄰之厚,君之薄

”說明滅亡鄭國只能增強晉國的勢力,如果晉國強大了對秦國則有害無益;

第三,以鄭作為秦的“

東道主

”的好處作為利誘,陳述儲存鄭國,對秦國有作用;

第四,也是最為刺痛秦穆公的一點,那就是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的出爾反爾、忘恩負義,並分析晉國的貪慾不會休止,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國強大後對秦國的危害。

燭之武的這一番話,說得秦穆公心服口服,況且秦穆公這個人也一直存有東進稱霸的雄心,如果有了鄭國,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秦國與鄭國訂立了盟約,乃至留下部分軍隊戍守鄭國,把其餘的軍隊了回去。

【譯文】

於是趁著黑夜,燭之武用繩子拴住身體從城樓吊下城去。進見了秦穆公,燭之武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要滅亡了。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然而越過別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為什麼要滅掉鄭國而給鄰國增加土地呢?鄰國的勢力雄厚了,您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當作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乏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麼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惠公曾經答應給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裡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晉國,怎麼會有滿足的時候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它到哪裡去奪取土地?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一下!”

秦伯非常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遣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自己撤軍回國了。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原文】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註解】

子犯:

即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晉文公重臣。曾與其兄長狐毛一起隨重耳流亡國外十九年。支援晉文公即位,幫助晉文公成為霸主,擔任上軍將,成為晉文公的首席謀士。

微夫

(fú)

人之力不及此

: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

,沒有。

夫人

,遠指代詞,那人,指秦穆公。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依靠別人的力量,又返回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

,依靠,藉助。

,損害,傷害。

失其所與,不知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

,結交,友好。

,通“智”。

以亂易整,不武

: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

,代替。

,指使用武力是所應遵守的道義準則。

不武

,不符合武德。

,指友好和睦,步調一致。

吾其還也

:我們還是回去吧。

,表商量或希望的語氣,還是。

去之

:離開鄭國。

,指代鄭國。

解析

本文最後一段,記述晉師撤離鄭國的情形。

秦國退兵後,晉國上將軍子犯卻建議晉文公轉而攻打秦軍,這樣秦國和晉國的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似乎又要將我們引入另一場戰爭中去。給人一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感覺。

然而晉文公的一番“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的說辭之後,我們才知道只是虛驚了一場。

這樣的結尾,不但體現了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而且使整篇文章曲折起伏,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譯文】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

《古文觀止》精讀系列之:燭之武退秦師

【結語】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鬥爭十分複雜性,大國吞併小國的戰爭屢屢發生,也往往會找一些藉口以阻人口舌。

這次的秦晉圍鄭,表面上的理由有兩個,一是鄭國與楚國和晉國同時交好,這在晉國看來是鄭國對自己抱有二心;二是晉文公在外流亡時路過鄭國沒有受到禮遇,大夫叔瞻還竟然慫恿鄭文公殺了重耳。因此,晉、秦聯合圍攻鄭國,第一個目的是要向叔瞻問罪,結果叔瞻以自殺謝罪。鄭國人拿叔瞻的人頭告訴晉國叔瞻已死,但晉國卻得寸進尺,非要得到鄭文公才甘心。在這種情形下,才發生了燭之武退秦師的事件。

《史記·晉世家》記載:

鄭恐,乃問令使謂秦穆公曰:“亡鄭厚晉,於晉得矣,而秦未為利。君何不解鄭,得為東道交?”秦伯說,罷兵。晉亦罷兵。

兩年之後,公元前628年冬,晉文公去世,晉國的霸業從此逐漸衰落。

同年,鄭文公崩。但兩國的恩怨卻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