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婚前協議會給婚姻帶來傷害嗎?

如今的年輕人並不把愛情當成人生唯一的大事,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也更加開放、自由。法律專家指出,如果要依靠婚前協議有效保護自己的權益,除了協議本身是雙方自願簽署外,還必須滿足不違法的強制性要求,不違反公序良俗,不包含任何對人身權利的限制。

婚前協議會給婚姻帶來傷害嗎?

最近,在社交平臺是,不時的就會有年輕人曬出婚前協議。其中就有媒體對此進行了調查,近60%的受訪者表示可以接受婚前協議。而在2010年的一項類似調查中,這一數字僅為10。3%。這個在傳統概念中被視為“計算”的約定,在新興人類的眼中已經有了不同的意義。

其實,一提到婚前協議,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鄧文迪、王力宏、李亮等名人,但其實它離我們的現實生活並不遙遠。那麼為什麼婚前協議越來越受歡迎呢?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因素不可避免地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果舊的倫理觀念認為愛情和金錢應該分開考慮,互不干涉,那麼當風險社會來臨時,用契約精神為婚姻提供保障已是理所當然的。

事實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婚姻觀念。如今的年輕人並不把愛情當成人生唯一的大事,對愛情和婚姻的態度也更加開放、自由。正如有網友們所說,之所以簽訂婚前協議,是因為“不相信愛情能有保質期,即使有也不會讓我遇見”。在這種情況下,簽訂婚前協議至少可以讓他們安心。

不過,婚前協議並不像一些網友想象的那麼萬能。多位法律專家指出,如果要依靠婚前協議有效保護自己的權益,除了協議本身是雙方自願簽署外,還必須滿足不違法的強制性要求,不違反公序良俗,不包含任何對人身權利的限制。例如,很多人寫進婚前協議的“出軌者淨身出戶”等條款,很難在法律上得到認可。

可見,即使有了婚前協議,並不能保證婚姻生活一帆風順。更何況,在簽訂婚前協議的過程中,如何判斷條款是否公平、平等,也是一項艱鉅的任務。而在社交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的,很多婚前協議引發衝突的故事,甚至有些感情破裂。

這給予我們警醒,無論訂婚前協議是否訂立,婚姻雙方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經濟協議應符合實際情況,並得到雙方的認可。在情感上,更需要協商、換位思考、相互理解。從這個角度來看,婚前協議可能真的會考驗一段關係的“含金量”。

當然,我們不能輕易的對婚前協議下定論,究竟是“好”還是“壞”,恐怕要因人而異,因時而變。關鍵在於雙方能否在情感、家庭、經濟等方面的認知上達成一致。如果分歧無法彌合,即使產生了看似完美的婚前協議,終究是也無法保證婚姻的前景。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把婚前協議擺在桌面上,這也意味著“後浪”可以更加坦誠、公開地討論婚姻問題。無論是雙方的家庭情況,還是對家庭生活的看法,都比一無所知的去結婚要明智得多。更何況,如果對各種問題視而不見,直到步入婚姻殿堂才爆發,只會對雙方造成更大的傷害。所以,開誠佈公的暢所欲言,不僅體現了年輕人對婚姻觀念的轉變,也是給大家的一個重要啟示——婚前不妨靜下心來梳理一下自己的婚後訴求。

總的來說,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個人需要不斷適應各種變化,也會產生各種焦慮。從某種意義上說,婚前協議的興起,也可能是對一些年輕人日益增長的不安全感的一種自然反應。因此,如何為年輕人創造一個更適合婚戀的社會環境,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空間,也是全社會應該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