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當年血戰染長平,功過至今不厭評。豎子無情殺降卒,趙王有恨愧書生。兩千餘載一詞訓, 四十萬魂同日坑……——王東滿

何為“戰爭”,戰爭是一場殺戮,戰爭是一種慾望,戰爭更是一條條鮮活生命堆積起來的屍山血海,每一位君王登上權利巔峰的背後,都有數以萬計的人倒在了漫天黃沙、瘡痍滿目的戰場上。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歷史上大大小小的戰爭數不勝數,可要說起那些最令人惋惜的戰爭,那長平之戰必定位列其中,它發生於英雄輩出的戰國時期,戰爭的雙方是赫赫有名的秦國與趙國。

在這場戰爭之中,趙國派出了四十餘萬大軍與秦國爭奪上黨,令人遺憾的是趙國的四十萬大軍最後被困在了狹小的山區內,最終四十萬大軍只有寥寥數人活了下來。

常言道:“兔子急了還會咬人”,趙國四十萬大軍為何面對死亡時卻毫不抵抗的呢?後世對於這一謎題也十分困惑,直到在一次考古活動中,這塵封已久的真相才得以重見天日。

原來一切都是秦國主將白起的陰謀,那麼白起又是使了什麼招數將趙國人耍得團團轉,最終親手屠殺了四十萬將士?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這其中的故事。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臨敵易將,紙上談兵

說起趙國,大家可能不會想起它的君主“趙烈侯”,但一定會想起趙國名將“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不僅被收錄進了語文書,也深深的刻在了每一箇中國人的腦海裡。

印象裡的廉頗驍勇善戰、深明大義,是戰國時期一代出色的武將,可就是這樣一位聲名鵲起的大將軍也會遭遇“失業危機”,這一切都源於秦國主將白起的一個謠傳。

作為戰國時期同樣有名的軍事家,白起曾經在著名的伊闕之戰中先後擊敗了韓國、魏國和東周聯軍,不僅殲滅敵方24萬大軍,還打得魏國和韓國只能割地求和。

後來,他又讓楚國割地上庸、漢水以北的土地,甚至將楚國打得差點亡國。總的來說,相較於有勇無謀的廉頗來說,白起要陰險狡詐得多。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長平之戰初期,廉頗是趙國主帥,秦國大軍勢如破竹連戰連捷,以至於趙國損失慘重,一時之間趙國上下對廉頗都頗有微詞。直至後來,廉頗在長平一帶修築了百里防線,就好似法國的馬奇諾防線一線。

白起深知廉頗雖沒有什麼雄韜大略,但卻是一個穩重的將領,與其硬碰硬無疑是兩敗俱傷,百里防線更是牢不可破,雙方一直在此地對峙了3年之久。

當時,秦趙的軍事實力雖然相當,但農業經濟實力卻相差甚大,趙國的後勤糧草難以維持下去,朝堂出現了“主攻”的聲音,這與廉頗“主守”的戰略相違背。

白起看上了這一契機,利用這人性中的猜忌與黑暗使出一招離間計。他派出一些間諜前往趙國,在民間大肆宣揚廉頗之所以屢戰屢敗,是因為早已悄悄地降了秦國,每次大戰放任自流不在乎輸贏。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在如此謠言的攻勢下,趙國人民很快便對廉頗起了疑心,白起再次推波助瀾散佈“秦國不怕廉頗,但畏懼趙括”的謠言。趙括是昔日大敗秦國的趙奢之子,他雖熟讀兵書卻沒有上過戰場。

相較於久經沙場的廉頗來說,趙括就要稚嫩得多,“紙上談兵”這四個字是對他最好的詮釋。心中本就對廉頗不滿的趙王,一聽這個謠言居然相信了,直接撤了廉頗大將軍的職,將趙括推上了主帥之位。

俗話說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趙括登上主帥之位後開始了一整個變革的大動作,不僅將廉頗原本的心腹手下調離原崗,還更換了軍事佈防圖,就差把急於求勝這四個大字刻在臉上了。

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如此大張旗鼓地換主帥、換佈防,直接影響到了趙國大軍的軍心,更何況趙括此人並沒有實力,不論私底下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上了戰場都只能是一敗塗地。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事實證明,趙王臨敵易將的這一舉措是錯誤的,他把四十萬大軍往火坑裡推,在這個決定下達的那一刻,就註定了趙國要在這場戰爭中輸得一塌糊塗。

困獸之鬥,彈盡糧絕

白起的第一招離間計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與此同時秦國又悄悄地使出了一招“李代桃僵掉包計”。在此之前,秦國在長平之戰與廉頗對戰的主帥是王齕,白起只能算是幕後的軍師。

趙括登上主帥之位後,秦國的主帥也悄悄地從王齕便成了白起,這一點趙軍的探子沒有探查到,很快40萬趙軍出了壁壘,想要與秦軍一戰定乾坤。

白起雖然身處暗中,但他也知道四十萬大軍不可小覷,硬拼即使勝利了也是慘勝。於是乎,他便充分利用長平的地勢條件,先假裝失敗撤退,而後再將趙軍圈地絞殺。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當時,兩軍所爭奪的上黨地區地勢高聳,秦軍佔據了地勢高低,趙軍則陷入窪地之中。再加上趙括倉促進軍,導致40萬趙軍最後被秦軍團團圍住,如此局勢對於趙軍來說是十分不利的。

此時白起又派出一支僅有2萬5千人,組成的精銳突擊部隊突襲趙軍部隊的後方,將趙軍的後路堵死。

然後又派出一支僅有5千人的騎兵部隊橫,空插入插入趙軍與營壘之間,將趙軍主力一分為二無法彼此馳援。

正所謂殺人誅心,面對如此龐大的軍隊白起並未有一絲一毫的容忍之心,最後他又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同步切斷了趙軍的糧道,讓趙軍徹底的與外界切斷聯絡。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為了擺脫困境趙軍殊死一搏,但秦軍使出了他們最擅長的弩,從高處射出一支支利羽直取趙軍性命。

趙軍同樣擅長使用弓弩,但他們的地理位置註定無法與秦軍抗衡,再加上早已彈盡糧絕,只能吊著一口氣硬撐。

曾經志得意滿的趙國主帥趙括,也在一次次無謂的掙扎中被亂箭射死,秦趙近百萬大軍苦苦對峙了四十六天之後,長平之戰一秦軍的勝利結束。

雖然趙軍已有部分士兵被秦軍殺害,但投降時趙軍依然有幾十萬,相比較之下秦軍的人數處於劣勢,所以說秦軍雖然表面上接受了趙軍的投降,但內心也懼怕這些人再度拿起武器。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與此同時,面對如此人數龐大的趙國俘虜白起很是頭疼,一方面他擔心改日這二十餘萬大軍會捲土重來,重新成為秦國的威脅,另一方面若是一直扣留也是一個巨大的消耗。

“殺俘虜”在古代是一件不詳的事情,而且還會遭到世人的譴責,但為了大秦的統一大業白起還是起了殺心。不過二十餘萬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怎麼殺、如何殺,都需要採用一定的戰略與謀劃。

一些史書中記載,白起將這幾十萬趙軍活埋了,只放走了200多個小孩子。然而,幾十萬趙軍手裡雖然沒有兵器,但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直接活埋何其難,那麼白起是如何殺這些人的呢?

土崩瓦解,逐個擊破

時間來到1995年,高平市永錄鄉將軍嶺下發現了一個令人震撼的大坑,專家將這座由無數大大小小屍坑組成的屍坑群命名為“一號屍骨坑”。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眾多考古人員考察總結後發現,這些屍骨便是當年死於“長平之戰”的趙軍,最重要的是這些屍骨坑中的趙軍屍體大多雜亂無章,隨處堆疊。

趙軍的致命傷大多是在頭骨上,並且大多數屍體都出現了頭骨與屍體分離的慘狀,可見生前遭遇了多大的痛苦,學術界開始再一次掀起對於白起最終是如何絞殺趙軍的討論。

有人說白起苦思冥想後最終決定逐個擊破,畢竟二十餘萬人放在一起殺很難,若是將他們瓦解成一個一個僅有五六萬人的小團體就簡單很多。

對於精疲力盡的趙軍白起使用懷柔政策,派出秦軍安撫趙軍,並提出一人帶一小隊前往秦軍駐地包紮傷口休養生息,已經投降的趙軍毫不猶疑的跟著秦軍走了。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等待他們的並不是熱粥小菜、細心救治,而是一場慘絕人寰的虐殺,待秦軍將趙軍分別引到各處,然後就開始對這些精疲力盡的趙軍進行暴虐的殘殺。

這項猜測最終在2020年得以證實,《山西晚報》報道了一篇關於長平之戰屍骨坑的文章,文章中再次提到趙軍屍體眾多但分佈不均,武器精良卻數量較少,因此確定了白起使詐的真相。

簡單來說,白起先是把趙軍化整為零,隨後又在他們不備的情況下全部殺害,而後才進行埋葬,這才是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的真相,並不是直接活埋。

長平之戰中白起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開始的離間計讓趙國換將並走進他事先佈置好的圈套之中,再到後來的“暗中換將”殺了趙國一個措手不及,提前鎖定了秦國的勝局。

長平之戰中,40萬被坑殺的趙軍為何沒反抗?考古發現白起使詐真相

最令人敬佩的是白起的狠心,面對趙國的投降他沒有婦人之仁,而是當斷則斷將趙軍趕盡殺絕,雖然這樣的舉動會遭到世人的詬病,但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

如果今日白起不殺趙軍,那麼來日就是趙軍殺秦軍,從這一點來說白起是一個非常合格的軍事家,慈不掌兵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作為一位三軍統帥任何都不應該被仁義所限制,最合理的決策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對於這一場殘暴的戰爭,歷史上有很多人褒貶不一,有人認為長平之戰的存在加速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進度,是歷史的進步,有人認為長平之戰的存在讓曾經的輝煌的趙國就此落寞,是人性的泯滅。

從戰爭上來說,白起的做法沒有任何的問題,無愧於國家、無愧於子民。從大勢上來說,長平之戰落敗的趙國成為了喪家之犬,從此再也沒有了與秦國抗衡的資本。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