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莊子有言:“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年輕時,我們義無反顧,不斷地向外追求想要的一切。

經歷了歲月蹉跎,跨過了無數關考驗,方才明白:

唯有捨棄虛無縹緲的事物,才能換來踏實穩定的人生。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就在以下四點。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不拿健康換財富

44歲的蔡磊,先後在三星、萬科擔任高管,後來又當上了京東副總裁。

處於中年的他,擁有了旁人夢寐以求的財富、地位和事業。

然而,誰也沒想到,他卻在一次醫院檢查中,被查出患了絕症。

辛苦打拼出來的人生,還沒來得及享受,就突然進入了倒計時。

剛住院時,他還堅持在病床上辦公,把員工叫到病房來開會。

隨著病情加重,蔡磊才放慢了自己的腳步,不再加班加點地工作。

之後,他開始留意到身邊的病友:

有人是家裡的頂樑柱,有人剛上大學,有人新婚不久,有人剛做父親……

一位病友哭著對他說:“我才20歲出頭啊,我還有很多事沒做,我不想死。”

蔡磊幡然醒悟,開始動用一切資源,請了世界頂尖的醫生,自掏腰包建立實驗基地。

可是,即使用最貴的進口藥,打一針幾十萬,也只能讓他多活3個月。

前前後後花了高昂的治療費用,也沒能找到有效的治療辦法。

鍾南山曾說

“健康是一顆空心玻璃球,一旦掉下去就會粉碎;工作只是一個皮球,掉下去後還能再彈起來。”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縱觀當下,有多少中年人,為了碎銀幾兩,日夜顛倒地上班賺錢。

可是,前半輩子的奔波忙碌,都抵不過生一場病帶來的打擊。

中年人的肩頭揹負了家人的期待,心裡也有太多難以言說的無奈。

只有健康強壯的身體,能讓我們抵禦風雨,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

往後,別再用健康換取財富,也別再為了工作透支自己。

身體感到異常時,及時看病檢查;長時間工作後,適當去戶外運動放鬆。

人生下半場,擁有一副健康的身體,才是一個人最好的底氣。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不拿平臺當本事

西班牙有句諺語:“自知之明,是最難得的知識。”

生活中,不少人身處大平臺,內心的優越感也隨之高漲。

然而,一個人真正的能耐,並非在於他身處高位時的眾星捧月,而是在於他離開後能否繼續保持自己的高光。

曾在網上看過一個故事:

杜哥曾是某個單位的一名小領導。

他還在職時,手中握有實權,很多人都主動來巴結、討好他。

時不時便有人會給他送禮,三天兩頭地邀請他出席各種飯局。

那時候的杜哥,走到哪兒都有人給他幾分面子。

後來有一次,因為工作上的事,杜哥和上級領導鬧了矛盾,一氣之下便向單位遞交了離職申請。

辭職以後,他給那些曾經巴結他的人打電話,讓他們幫忙推薦工作。

結果,這些人一聽說他已經離職後,紛紛變臉,找各種理由來搪塞他。

這時的杜哥,才重新審視起自己來。

這些年來,他都是在單位上混吃混喝度過的,能力沒有絲毫的

長進。

他不由得發出感嘆,原以為自己有多牛,可離開平臺之後,才看清楚自己究竟幾斤幾兩。

我們的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人。

可是卻不曾想過,平臺的光芒,並非自身的光芒;若離開了平臺,是否還能延續現在的安穩。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有的人處於熟悉的崗位日復一日,逐漸有了一種運籌帷幄的優越感。

然而,當一個人太把自己當回事,最終難免會打臉。

在工作中渾水摸魚,在合作任務時濫竽充數,表面上看上去是輕鬆了一時。

而一旦崗位發生調整,被換掉的第一個人,可能便是自己。

真正的聰明人,無論何時,都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不低估平臺的優勢。

身處的平臺優越,就充分利用資源,多加學習提升自己;

擁有的機會繁多,便把握好每一次契機,增長見識與閱歷。

人生過半,

既有全身而退的底氣,又有無論身處何處,都能發光發熱的能力

,才是一個人最踏實穩定的資本。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不把人情太當真

落葉方知秋,落難才知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時候就像紙張一樣脆弱,經不起試探,也度不過考驗。

到了中年,不把人情太當真,也不對任何人賦予過高的期待,才是最好的活法。

劉德華曾在節目中談到一段不愉快的經歷。

他說自己在工作中墮馬受傷,當時傷得很重,不得已在醫院治療快2個月,才回到家中休養。

養病的這段時間,他逐漸看透了身邊的一些朋友。

這些人不關心他的病情,只擔心自己的投資,還問道:“這次會不會虧啊?”

甚至還有人嘲諷他“一輩子都沒想過投資劉德華也會虧錢”。

正是那一刻,劉德華對朋友這個概念有了新的感悟:原來在自己很看重的朋友眼裡,他們的交情,還比不上金錢與投資。

人到中年,常在外觥籌交錯,卻無三兩知己;在飯局推杯換盞,卻無真心幾許。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很多時候,傷害你的不是別人的無情,而是你對別人過高的期待。

畢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對方的一份真心;也不是有了交情,就能把希望寄託在別人身上。

對於自己在別人心裡的位置,不過分高估;對於不值得的關係,學會看淡看輕。

餘生,不必將太多人請進生命裡,不仰仗別人,才能散發自己的光。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不為面子逞英雄

有人說:“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用的東西。你越是在意它,它就會越沉重,越讓你寸步難行。”

當一個人把面子看得太重,便在無形中給自己增添了許多負擔。

追求表面的繁華光鮮,享受別人的豔羨眼光,可是久而久之,卻容易失去更重要的東西。

李小艾的現實主義小說《免俗》的男主角陸琛,是一個十分愛面子的人。

哪怕家裡入不敷出,他也會在外表現得大方闊氣。

參加朋友的生子宴,本來只是去吃席,卻被不熟的下屬拉到了禮金區,莫名其妙多給了400元;

辦酒席時,他本可以只邀請家人好友,卻把規格弄得極高,花了太多不該花的錢;

明明自己手上很拮据,可面對朋友開口借錢,為了彰顯義氣,他還是借出了5萬元。

後來有一次,陸琛的舅舅也來借錢,妻子委婉地跟舅舅推脫,想要拒絕。

可陸琛硬是把飯店結算的錢挪用給了舅舅,夫妻二人吵得不可開交。

陸琛死要面子活受罪,妻子時常因此和他鬥氣,二人甚至走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許多時候,為了面子上好看,我們難免委曲求全,甚至打腫臉充胖子。

儘管自己能力有限,面對別人的請求,硬是攬下活幫忙;

明明自己手上緊湊,卻不惜借錢也要擺出大的排面。

可是,要面子的背後,累的是自己的身心。

儘管保全了一時的臉面,可裡子卻還是一片荒蕪。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看淡了面子,專注向內探求,提升自己的內在。

放下面子,扛起責任,是每個中年人最好的體面。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周國平說過:“唯有內心富有充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

行至中年,飽經世事,我們逐漸變得沉穩而淡定。

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唯有刪繁就簡,向內生長,才是最智慧的活法。

愛惜身體,守護住自己的健康;

提升能力,不依附於任何平臺;

看淡人情,不再沉浮於世事喧囂;放下面子,踏實過好自己的日子。

往後,願你多一份平和與從容,放下包袱與雜念,在未來的路上輕裝前行。

人到中年,最好的生活觀(深刻)

作者:桃幾,寫作不是生活的點綴,而就是生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