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尋跡宣南文化

宣南文化,沒有高高在上的威嚴,不拘於廟堂之高;沒有曲高和寡的氛圍,不疏與江湖之遠。有的只是衚衕裡的悲歡離合、天橋的吃食“窮漢市”、牛街回族民眾,以及儲存著各地習俗的宣南會館人……作家肖復興在《宣南文化三論》一文中曾說:“談北京的文化,繞不開宣南文化,它是北京文化的根。”今天咱們就走進宣南,尋找宣南地區的歷史印跡。

1

中國戲樓的活化石

尋跡宣南文化

修繕後的正乙祠戲樓

會館是供同鄉或同業人士在京城及各大城市聚會、寄寓的場所。宣南是會館比較集中的地方,包括紹興會館、湖廣會館、安徽會館等。其中比較有特色的是正乙祠戲樓。

正乙祠戲樓也稱“銀號會館”,明代曾是一座寺院,清康熙初年由浙江在京的銀號商人集資,建立祠堂館舍,供奉財神趙公明,因此又被稱為“銀號會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浙商對正乙祠進行擴建並加蓋了戲樓。

這座全木結構的戲樓到了今天依然可以用“氣派”來形容:三層高,戲臺三面開放,兩層舞臺之間開有方形孔道,設吊鉤,用來在演出神怪戲時製造特效。上世紀30年代,譚鑫培、梅蘭芳、王瑤卿等名角兒,都曾在這裡登臺,見證了正乙祠最輝煌的歲月。

此後半個多世紀,正乙祠先後做過倉庫、兵營,有人在這裡開過煤鋪,也有人在此建過學校。1954年戲樓改為招待所,廳堂變成食堂,戲臺被砌起來,開了幾個賣飯視窗,後臺成了炒菜做飯的廚房。後來經歷不少坎坷才修繕恢復,重放光彩,京劇、崑曲、越劇、話劇的精彩劇目都在此演出。

2018年12月31日,結束最後一場演出後,正乙祠關門謝客。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經過深入調研後決定,將正乙祠戲樓交由北方崑曲劇院修繕、運營及使用。

修繕工作按照古建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要求,進行了彩畫補彩和重新粉飾。小院裡,青磚灰瓦透著古樸、幽靜,遊廊間的紅色立柱經過粉飾後更顯喜慶。在一些立柱的中間,套著一個個“箍”,原來,這就是古建修復中常用的墩接技術,即截去腐朽部分,接上新的木材,保證其構件功能。

小院西側,一塊三米多高的石碑被安上了一層玻璃罩,這塊碑上篆刻了正乙祠修建的過程,是這座百年戲樓的“身份證”,透過玻璃罩,“清康熙六年”字樣清晰可見。不僅如此,此次修繕還恢復了遊廊內裝飾牆的功能。原來,曾經的會館院落中都會留出白色的裝飾牆,畫師在上面繪出吉祥圖案,彰顯會館地位。現在,“柿柿如意”“花開富貴”“松鶴延年”等裝飾畫也已重繪完畢,穿過院落走進戲樓,百年餘音恰似昨日。

2 宣南士人文化的代表

尋跡宣南文化

琉璃廠大街古色古香

琉璃廠最初是為修建宮殿燒製琉璃瓦的地方,遼金時期這裡名為海王村。元代這裡開設了窯廠專燒琉璃瓦。到了明永樂初年,為營建北京城,在元代琉璃窯的基礎上設立“琉璃廠衙”,明代為工部五大窯廠之一,專為宮廷燒造琉璃瓦件。

琉璃瓦是什麼?這裡先科普一下。琉璃瓦是以優質礦石為原料,經過高溫燒製而成的一種建築材料,因表面帶有釉色,頗似中國古代用青銅脫蠟鑄造技術製造出來的琉璃,因而得名。琉璃瓦是富麗堂皇的代名詞,因材料堅固、色彩鮮豔、釉色光潤,一直是古代建築中的高階材料,過去一般老百姓是用不起的,也不讓用,特別是金黃色,乃皇家專享。

後來,琉璃窯廠交窯戶自辦,除燒造琉璃瓦件外,還燒造玩具,在廠門外設攤出售,逐漸形成小街市。康熙後期,京師春節集市移此。一些臨時性的書攤逐步發展為坐商書肆。宣武門外至前門一帶,當時各省的會館多建於此,來往的官員、應考的舉子和商人都離不開書,從而促進了琉璃廠書業的發展。清初各地來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大多集中住在這一帶,因此在琉璃廠賣書籍和筆墨紙硯的店鋪越來越多,逐漸形成文化氣候。

尋跡宣南文化

筆墨紙硯類店鋪雲集

舊時琉璃廠書店、書攤古籍舊書數量多、種類雜,是一個識貨者淘寶的樂園。劉半農、朱自清、沈從文等人的文章中也多次講到赴琉璃廠淘舊書的軼事。魯迅更評價這裡是“開架的圖書館”。

走在琉璃廠的衚衕中,可以尋找到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店鋪。如今最有名的如中國書店、一得閣、榮寶齋和戴月軒等。中國書店是全國最大的古舊書店,1952年在國子監成立,由全市111家古舊書店合併而成;一得閣創建於同治年間;戴月軒在琉璃廠古文化街裡也是唯一一家以店主名字命名的店鋪,作為毛筆店的鼻祖,在古文化街的地位是高高在上的,需要文房四寶無需東奔西跑,在這家老店可以全部搞定。

3 北京報業以宣南為中心

自清末開始,北京的報業以宣南為中心,有了相當的發展,看報逐漸成為京城的時尚風氣之一。《京華百二竹枝詞》中稱:“報紙於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漸開通。眼前報館如林立,不見‘中央’有‘大同’。”

清末民初,宣南一帶頗有北京地方特色,且影響很大的報紙中,以彭翼仲的《京話日報》為最。除此報外,他還辦有《啟蒙畫報》和《中華報》。梁漱溟後來在回憶中談到,《京話日報》開辦之初,便是委託鐵老鸛廟的報房代為發行,後來才逐漸發展成為自辦印刷,自辦發行,在晚清的社會啟蒙運動中曾經起過相當大的作用。

到了民國時期,隨著新聞自由度的開放,北京的報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高峰。1935年馬芷庠的《北平旅行指南》中,曾列出當時北平的42種報紙,其中報社位於宣南的23家,內城19家。在內城的19家中,東城3家,西城16家。報社分佈最集中的主要有兩個地區,一是琉璃廠周圍,二是靠近宣南的六部口周圍。

鄧雲鄉在《文化古城舊事》曾列舉:“北京當時著名大報《晨報》,社址在宣外大街路東,椿樹衚衕口上,是老式大四合院,很不起眼。邵飄萍的《京報》館,在魏染衚衕,在衚衕裡面。小《實報》在宣外大街路西,也是老式房子。”後來更有李大釗的《晨鐘報》、章士釗的《甲寅》,包括陳獨秀主編的《每週評論》等,均設址於宣南地區,可以想見當時此地報業之盛。報社密集於此,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琉璃廠周邊的印刷業繁榮,為報刊的印刷提供了便利。

尋跡宣南文化

京報館成黨史教育基地

2021年6月1日,京報館舊址修繕提升後首次對公眾開放。這是一座坐東朝西的灰磚二層小樓,推門而入,“鐵肩辣手”四個大字嵌於影壁牆上,這是邵飄萍一生的信念和實踐。穿過大門可直接來到樓後的四合院,正房、兩廂房和倒坐房均為三間五檁,都是京報編輯部的一部分。在報館時期,小樓一層是傳達室和負責報紙銷售及刊登廣告的經營所,二層則是編輯部和經理室,編輯部裡擺著兩張黑色的長桌供編輯們工作。當年,報紙編好後,報樣就被送到窗外的四合院內排版、校對,然後在自設的昭明印刷局印刷。出報後,報差將報紙送到北柳巷的報房裡,再從報房發給賣報的小販們。

京報館舊址已經成為生動的黨史教育基地,提供豐富的紅色文化素材。自2021年6月開始,在京報館中的魏染書屋內長期開辦“聆聽四點鐘”紅色初心課堂,數千名黨員、居民在這裡體驗報紙印製、製作信仰書籤,在紅色課堂中,感悟百年黨史蘊含的智慧與力量。

內容來源:北京西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