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原始社會時期戰爭,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新石器時代的工具,由於石器磨製技術的出現和提高,已開始按生產需要分工專用。於是人們在使用工具進行戰鬥的時候,就有了選擇的必要與可能。符合力學斜面原理磨製面成的有刃的斧、錛(斤)和有尖的矛,以及遠射的弓箭等,便成為部落間武力鬥爭的常用工具。據史書記載,在黃帝征服中原各部族的戰爭中,運用於戰鬥的兵器,已從生產工具中分化出來,有了石矛、石鉞、石戈、石殳及弓箭等。

原始社會時期戰爭,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頻繁和激烈的戰爭需求,使中國先民普遍注意工具適用於殺死敵人的條件,並根據這些條件,有針對性地對工具加以改造,使之更適於與人爭鬥的需要,於是便出現了專用於戰鬥的兵器。

史書上在描繪蚩尤武器精良時寫到“蚩尤……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蚩尤作冶”“以金作兵”。而蚩尤的發祥地在今山東曲阜,這一地區史前時代屬於大汶口文化分佈區。龍山文化分佈區從距今6000多年開始獲得迅速發展,到距今5000年前後的大汶口文化晚期,不僅作為社會經濟基礎的原始農業、家畜飼養都有了長足的迸步。

各種手工業部門,無論是石器還是骨角牙器製作,其工藝水平都日漸超過了同期的中原地區。製陶業更是逐步走向中華史前製陶的頂峰。隨著社會經濟、文化、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多,一支支大汶口文化的先民相繼向西發展,進入華夏集團居住地去拓展新的生存空間。東夷集團氏族居民的西遷進入豫中,影響直達豫西、陝南、蘇南等地。這種經濟發展的侵入和佔領,便是涿鹿之戰發生的歷史背景。

原始社會時期戰爭,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原始社會末期部落戰爭中使用的兵器,主要有石鉞、石戈、石矛、帶有石棒頭的木棒和弓箭等。人們習慣上統稱之為石兵器。

石鉞,由寬刃石斧轉化而來。石斧主要用於砍劈樹木。雖有長、方寬、窄等形狀的不同,但一般都有較厚的斧體和兩面磨成的刃。後來刃部尖角逐漸減小,演變為體薄而刃呈弧圓形的形狀,由於它中閭上部開有一個圓孔,所以有不少入稱之為“穿孔石斧”。但實際上它已不適於砍劈樹木,成為只適於以劈砍殺傷敵人的兵器石鉞。

石戈,由窄刃石斧及石錛轉化而來。有的石斧體窄而略呈尖形;一般石錛都較石斧為小,單面斜刃,主要用於掘地或錛削木材,它的用力方式與斧不同。後來人們將石斧的安裝方法與石錛的使用方法相結合,演變為“本粗而末尖”,以啄擊殺傷敵人的新兵器石戈。

原始社會時期戰爭,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石矛,木來就是刺殺野獸的狩獵工具,它的效能完全可以承擔殺傷敵入的職能,所以它的形體變化很少。最初是將木棒的頭部刮尖,後來是在頭部綁上獸角,再後來則發展為以堅硬的石、骨加工成矛頭,裝在木棒頂端,以增大刺殺的能力。

帶石棒頭的木棒,由一般木棒轉化而來。本來是入類與野獸鬥爭的最普遍的工具。後來為提高木棒的砸擊功能,在頭部安裝了石塊。當使用於與人爭鬥的戰鬥中時,石塊的形狀已趨於規整:中間鑽孔,以便安裝牢固,四周磨出凸齒,以加大殺傷能力。這種石棒頭在北方出土很多,有入名之為“多頭石斧”。

弓箭,是將物的彈力與人的體力結合起來的複合工具。相對而言,它具有射速快、射程遠和殺傷力較強的特點,而且使用方便。

原始社會時期戰爭,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從當今北京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人的洞穴中發現的人類頭骨、體骨等化石和器具中可以看出:弓箭已是原始先民們狩獵的重要工具。它既可以在較遠的距離上有效地殺傷動物,又可減少被猛獸撲襲的威脅。不加任何改動,即為良好的戰鬥兵器。最初為簡單的木、竹質單體弓,發射刮尖頭部的竹、木箭。後來,箭上裝了骨、石箭鏃,而箭鏃則由簡單的扁平三角形改進為圓錐形。用於戰鬥時,進而發展為雙翼、三稜、圓柱等多種形狀,為增強箭鏃與箭桿的結合牢度,還大多有了箭梃。

此外,用繩子拋擲石球的飛石索,在戰鬥中仍然使用。它的結構是:一條繩子的正中裝一皮窩,一端打成結,一端成環。使用時將環套在拇指上,握住繩結,石球放入皮窩中,用力轉動手臂,帶動繩索迅速旋轉,對準敵人急放繩結,石球在離心力作用下,沿切線飛向目標。

原始社會時期戰爭,使用的武器是什麼?

透過新石器文化遺址的實物考察,我們可以得知:最初的兵器,均由生產工具轉化而來。它的基本要素,早就孕育在生產工具之中,是隨著戰爭的出現而產生的。此後,它仍將隨著戰爭的發展而發展;與此同時,武器的發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戰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