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濱線女兒》:臺灣作家講述媽媽時代的故事,悲慘歲月,值得記憶

我們北方人對於臺灣有著嚴重的刻板印象,能接觸的臺灣資訊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其一,來自臺商,雖然他們飽受詬病,但在那個年代確實是富裕的代表,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給中國經濟帶來了一波利好;其二,來自瓊瑤等的影視劇,都是為了情愛而不食人間煙火的人物,嗲嗲的略帶口音的國語,就是他們的代表。

但臺灣也有著過去,也有落於實處的鄉土生活,在戰爭結束的那段艱難歲月,人們在貧窮中苦苦掙扎。臺灣小說家王聰威這本小說《濱線女兒》透過極為細膩的筆觸,極為寫真的手法,把我們帶回他母親小時候的那個時代,那段歲月。讓我們重新見識他媽媽家鄉哈馬星故事,瞭解她們的愛與恨,瞭解她們的無知,彷徨,痛苦,掙扎。

《濱線女兒》:臺灣作家講述媽媽時代的故事,悲慘歲月,值得記憶

《濱線女兒》是王聰威2008年的作品。一出版就被評為“開卷十大好書獎”,可見其作品的價值,也是對於這個作家的承認。當時三十幾歲的王聰威可以有著如此深的見識,如此深沉的敘事風格,寫出如此有深度的作品,真的難能可貴。當然,他用的閩南語詞彙,雖然讓小說更具有特色,但確是給我們北方人閱讀帶來了障礙。

讀這本小說心情是沉重的,生活原本就如此複雜,當貧窮成為一種生活的主色調的時候,人生命運都成了不得不犧牲的,更談不上什麼理想、夢想。在這部小說中,有著那麼多讓人無奈而又傷心的情節,特別這些主人公還都是女性,整個故事也就有了悲涼的色彩。無論是作為最重要敘事角度的主人公的小阿玉,還是作為厝主的婆姨,還是生活在大院中的其他女性,生存都有著深深的無奈。

《濱線女兒》:臺灣作家講述媽媽時代的故事,悲慘歲月,值得記憶

阿玉,僅僅因為偷偷的吃了一口弟仔的西洋奶粉而被打,也許現代人讀到這裡,認為這是不能接受的,但這就是刻在我們父母那一代人中骨子裡的記憶。重男輕女的思想是一個重要因素的,但更重要的還是物質的極度貧乏,生存是人的最起碼需要,弟仔的生就是靠著這一口西洋奶粉而維持著。當然還有阿玉的校服事件,阿玉姐姐的死,這中間有著人性的冷漠,有著對於死亡的驚恐。但死亡已經來臨的時候,活人能做到的就是讓一切都過去,該生活還是繼續生活,生活還要靠著活著的人繼續。阿玉的父母並不是不愛他們的這個女兒,雖然他們更愛自己的兒子。女兒經常捱打,但她也畢竟是父母的女兒啊,她上學的需求還是被滿足了的,她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也是滿足了的,生存的困難也無法滿足更多了。

我們再看一下另外一個在小說中出現最多的女人吧,大院的厝主姨婆,曾經的千金小姐,但在小說中成了獨守大院的一個寡居老人。沒有著任何生活技能,只能靠著大家幫襯生活。就這樣一個沒有獨立意識的女人,她的生活已經成了一種空虛,她已經成為大家心中的活死人。在空襲中被人遺忘的情節,真的讓人記憶深刻。她就是不被需要的人。在小說的最後,他的死亡,也為這本小說拉上了帷幕,大院換了主人,生活仍然繼續。而她的死亡,就這樣默默地結束了。

《濱線女兒》:臺灣作家講述媽媽時代的故事,悲慘歲月,值得記憶

大院的女人就生活在這樣的背景下,戰後的臺灣,貧窮,冷漠,有著太多的悲涼和無奈。但生活仍在繼續,人就在掙扎中生活著。

過去的都會過去,美好的未來已經到來。《濱線女兒》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但這也是曾經的記憶,曾經的事實,值得記錄,值得追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