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近代哲學之父笛卡爾是法國哲學家,他提出來“我思故我在”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新的出發點。“我思故我在”的意思是說:我思等於我在,我等於思。這樣一來就把思想當作人的本質所在,那麼身體怎麼辦呢?如此一來就變成我的心跟我的身分裂的二元論,我的身連到外面的世界,這裡面帶來各種複雜的問題。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笛卡爾

馬塞爾作為法國哲學家,他認為這樣的思想有嚴重的後果。所以,他首先分析笛卡爾的方法上有三個步驟:第一,我懷疑;第二,我思想;第三,我存在。但笛卡爾說過一句話,他說要懷疑所有能夠被懷疑的東西,然後後面再推出來,你不能懷疑正在思想的自己,然後才說我思故我在。但是這樣的存在是什麼樣的存在呢?可能是完全封閉在我的思想裡面,完全失去溝通的能力;而馬塞爾最重視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所以我們接著就要說明馬塞爾如何批評笛卡爾的這三點:我懷疑、我思想、我存在。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馬塞爾

首先馬塞爾批評笛卡爾的“我懷疑”。他認為“我懷疑”是一種不信任的心態,而你把存在放在第三步,事實上,存在才是第一個步驟,是先於理性的任何限定。換句話說,一個人從事理性思考的時候,在思考什麼是存在的時候,他早就先存在了;如果沒有存在,也沒有任何思想的可能性:所以存在必須在一切之前。存在是任何思想之能思想的必要條件,而笛卡爾把存在放在最後,由於我思才到存在,這是一種顛倒的情況。馬塞爾認為存在不是名詞,而是具體的事實,它不是一個有待證明的東西,而是思想的出發點。

那麼笛卡爾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呢?有三個問題:第一,先把人與外在世界隔離;第二,再把人與自己的身體分開;第三,最後人對自己也變成了陌生人,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了。所以,笛卡爾用方法的懷疑取代了傳統以來哲學家所認為的驚訝,哲學應該起源於驚訝,但他用方法的懷疑取代了。這種做法有助於科學以及認識論的發展,但是對存在並不公平。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馬塞爾認為對存在應該如何呢?應該從驚訝到喜悅,到信任,也就是先肯定存在,而不要以為存在是為了思想的主體而存在的。所以他把笛卡爾的思考當作第一反省,而馬塞爾本人提出來的是第二反省,也就是理性的光明應該在存在的光明之前退卻,先存在然後才有理性運作的空間。

接著,馬塞爾批評笛卡爾的“我思想”,他說:如果由我懷疑推到不可懷疑之物,就是我思想,但這個我思只是一個守門人,就好像集中營裡面的牢頭一樣。於是,這個我思所證明的存在是很貧乏的,因為它只能掌握到認識的主體,這個主體只是作為把握客觀知識的工具而已。我思不但不是一個泉源,反而成了一個阻隔器。由我思出發的哲學,由於沒有參與及投入,就有危險成為永遠接不上存在本身的哲學。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接著,馬塞爾批判笛卡爾的第三個肯定“我存在”,馬塞爾認為康德的“先驗自我”就是把“我思”實體化,這個先驗自我獨立存在,卻不等於存在於世界上。換句話說,這種獨立存在並沒有“臨在”——不是親臨在現場,於是每個人都是自我中心,封閉在自己內心,成為第一反省的犧牲品。

馬塞爾指出,第一反省會造成每一個主體都像單子一樣,表面上我是一個我,事實上,這個我也是一個他,所謂的“他”就是沒有臨在於現場的。由此不難想象,為什麼在笛卡爾之後,會有萊布尼茲提出單子論,還強調單子沒有窗戶,彼此之間不能溝通。

那麼第二個後患是什麼呢?就是抽象的人際關係——你聽到我說的話,但沒有聽到我,用意象來取代具體的人。在政治領域中的抽象主義更麻煩,把人民當作抽象的客體。馬塞爾指出,沒有比法國大革命的時候用的口號更為動聽、更為騙人、更為不真實,當時人們天真地相信自由、平等、博愛這三者可以相提並論。事實上,平等根本就不可能,只是說抽象的人是平等的。這個世界上你如何肯定人人平等呢?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所以馬塞爾強調,第一反省就是先把我從存在裡面抽離出來,再去面對存在,把它當客體;但是存在不是一個數據而已,它也是提供資料的主體。存在不只是被給的資料、被提出來的資料,它不只是一個客體,它也是一個主體。換句話說,第一反省的結論是有很大的效率,合乎科學的要求,但不適合建立人與人的關係,因為你不可能再信任任何東西了,除非你先證實它存在。你可以談在主體意識裡面的認識論,但是你談不上意向性,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封閉的主體。馬塞爾後來也批評薩特,因為薩特有本代表作,書名就是《沒有出路》,在書裡面最後還把別人當地獄來看。

第二反省所強調的是存在,要尊重每一個存在的物件,不能把他當作一個不在場的他,不能再有批判心態或者意識心態。不能忽略了人是一個自立體,但自立體不等於自足體,好像自己就足夠了,任何一個主體,它的本質都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相互的關係。

馬塞爾所謂的“第二反省”是什麼?“第一反省”有什麼缺點?

所以第二反省要怎麼做呢?要設法超越及修復第一反省所失去的存在。第一反省強調客體,肯定抽象性,這些都要加以超越,這樣才能夠回到存在本身的完整性。第二反省也是一種覺悟,由這種覺悟可以找到真正的存在。

同時,第二反省還要回到第一反省之前的經驗,就是尚未分裂的我們,找到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係。馬塞爾也提出一個術語叫做“主體際性”,就是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係這種性質。我們之間是主體與主體的關係,而不是各自分離的像單子一樣擺在一起而已。總之,第二反省是要由愛出發的生命經驗與存在反省,由此使人重新回到存在本身的奧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