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伊米

“獨行”導演金基德:喜歡他的人不能自拔,不喜歡的人不屑一顧

金基德:一位不易理解的“獨行”導演

作為觀者,我不能說我完全理解,金基德半抽象電影,所塑造和向觀眾展示的,他認為的世界,在大眾看來,一些異常和不易於展現的事物,金基德卻可以嘗試,用很多新的方法去突破它,甚至將它用電影的方式展現出來。

但是同樣金基德的半抽象電影,所要展現的主題是相對比較極端的、隱晦的,很長一段時間,難被大眾接受的,甚至在觀看影片時,能感受到金基德對社會的攻擊,血淋淋的鏡頭、毫不避諱的暴力展現,也會給觀者在觀影時,帶來一定的衝擊和排斥,也因此一直在國內受到批評指責和怠慢。

“獨行”導演金基德:喜歡他的人不能自拔,不喜歡的人不屑一顧

金基德的矛盾、怪異又自閉性格,被許多人認為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怪人,更甚者覺得他是藝術片導演的一種悲哀,質疑怎麼會有這樣一個導演,如此暴力、殘忍、毫不避諱地,展現一些讓人難以接受的鏡頭畫面?這些都是令人感到無法忍受和不可理喻的。

而金基德一直以來就遵循著自己認定的原則:“我的電影,都是我在某處強烈地感受到,存在其中的某種趣味,即使脫離電影的軀殼也依然存在,別具韻味,它們是有生活,有人性,有人生的,也許多少都會有些可怕,但我的興趣就是了解人,希望更加接近那些,有著不同生活的各式各樣的人們。”

金基德執著於自己的內心,卻也為外在影響作出改變

或許是一直堅持著他的原則,從未有過半點遊移,所以也因為這樣的原因,金基德的半抽象電影才會讓其他導演,或是觀者覺得截然不同,獨特異類,褒貶不一,這樣直接致使了理解他電影的受眾人群較少,商業價值也隨之減少。

“獨行”導演金基德:喜歡他的人不能自拔,不喜歡的人不屑一顧

相比一些幹練、華麗的電影作品,因為資金的問題,或是一些客觀的因素,金基德半抽象電影中,就會存在一些粗糙、不精細的地方。

技術的表現上,也相對來說較為單調和匱乏,同時,也因為金基德的個人慾望,總想讓作品儘早的與觀眾見面,甚至有些獨斷專行,並且在拍攝時金基德一直堅持,不追求也不關心攝影機的角度,所以他的影片會讓人感覺到粗糙和困惑感。

雖然金基德導演執著於自己的表達方式,但他同時也清楚地明白,目前他的半抽象影片市場,還是相對狹小,他也在試圖透過一些其他的方式,或是做一些應對市場的改變,來接近大眾。

金基德用自己獨到的“半抽象”理論,演繹出完美的電影作品

現狀來看,目前的半抽象電影還不是很成熟,也存在許多不能被認同,或是理解的聲音,希望金基德在發展和轉型半抽象電影的路上越走越好。

“獨行”導演金基德:喜歡他的人不能自拔,不喜歡的人不屑一顧

金基德將半抽象繪畫的概念,借鑑到他的半抽象影片中,並提出了半抽象電影理論,在金基德半抽象的影片中,向世人展示他所理解的世界。

透過獨特的主題、角色、空間的設定,以及視聽語言方面的半抽象電影風格,來研究展現人性的迴歸,碎片化邊緣人群生活的真實環境,並對底層邊緣人物,表現了獨特的人性關懷,並透過影片中對人性慾望的展現,表達了他對這個世界,對電影的獨特見解。

他自己獨自提出的“半抽象”電影理論,新穎並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這個想法可以開拓一個,新的電影表現方式,金基德充分利用自己的繪畫基礎,把繪畫領域的理念與電影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獨行”導演金基德:喜歡他的人不能自拔,不喜歡的人不屑一顧

無畏外界評價與質疑,這就是金基德

縱觀他的半抽象電影,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敏感與細膩的導演,在其影片中講述和探討著,他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與苦悶壓抑的心情。

他毫不在乎世人的眼光,而運用自己認為,最能表達的方式來講故事,在電影中講述他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來與觀眾共勉。

同時,半抽象電影理論應用於電影,以一種新穎的形式,讓我們更加看到,金基德導演的才華與能力,他的信念,他對生命的理解,他對人性的描繪,以及對人類自身的救贖,金基德正是以這種方式講述著他的故事。

“獨行”導演金基德:喜歡他的人不能自拔,不喜歡的人不屑一顧

如果用一種水果形容他,那就一定是榴蓮,只有榴蓮才能夠配得上他,愛他這種味道,這種風格的觀眾會愛的至死不渝,即便他和他的作品備受否認和質疑。

而不喜歡他的觀眾,永遠都不可能對他抱有任何一絲好感,對他只有更多低賤的辱罵,和徹頭徹尾的否定,金基德同樣沒有因否定和質疑而改變,更沒有退縮,因為他是金基德。